一种液化气脱硫醇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091641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3 00: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液化气脱硫醇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胶溶剂的水溶液中加入干胶、田菁粉和扩孔剂,混合均匀后挤出成型,干燥后焙烧,得到催化剂载体;所述扩孔剂为聚乙二醇、硬脂酸钠、磷酸、羧甲基纤维素、可溶性淀粉和C5树脂细粉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分;B)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将浸渍液浸渍在所述催化剂载体上,浸渍完成后进行干燥和焙烧,得到液化气脱硫醇催化剂;所述浸渍液是由钴源、钼源、助剂和水配制成的溶液。本发明专利技术合成的催化剂应用于固定床评价液化气脱硫工艺,硫醇转化率高,烯烃损失率低,表现出良好的催化选择性及反应活性。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化气脱硫醇催化剂及其应用。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化气脱硫醇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加氢精制催化剂
,尤其涉及一种液化气脱硫醇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精制液化气可广泛应用于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目前,液化气精制一般采用“胺洗法”脱硫化氢和“碱洗法”脱硫醇相结合,其中“胺洗法”脱硫化氢的工艺较为成熟,而“碱洗法”脱硫醇则是实现液化气深度脱硫的关键。碱洗脱硫醇工段包括液化气预碱洗、抽提脱硫醇、剂碱再生及返抽提油水洗三部分,主要作用是脱除液化气中活性硫化物,避免其对下游深加工设备腐蚀影响,保证产品铜腐及博士试验合格。碱洗脱硫醇,主要脱除液化气中的硫化氢、甲硫醇、乙硫醇,部分羰基硫等,脱后液化气总硫含量15

20ppm,硫醇含量≤2ppm。
[0003]目前报道的液化气脱硫醇工艺,主要包括美国UOP公司开发的Merox工艺是经典的液化气或轻石脑油碱洗脱硫醇技术,已工业应用近60年,被称为第一代碱洗脱硫醇技术。美国MeriChem公司于1974年推出的纤维膜脱硫醇工艺采用纤维膜接触器取代Merox工艺中的抽提塔,并且使用溶剂油反抽提替代二硫化物的重力沉降分离,提高了硫醇脱除效率,被称为第二代碱洗脱硫醇技术。缺点:投资高、对各种介质纯净度要求很高、需为每一种介质设置精密的过滤设施、清洗困难等问题;需间断排放碱液;纤维膜接触器容易堵塞。这两种工艺是世界上主要的液化气脱硫醇工艺,占90%以上,但共同的缺点是对液化气深度脱硫的同时无法避免碱渣的大量排放。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化气脱硫醇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本专利技术中的催化剂硫醇转化率高,烯烃损失率低,具有良好的催化选择性及反应活性。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化气脱硫醇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A)在胶溶剂的水溶液中加入干胶、田菁粉和扩孔剂,混合均匀后挤出成型,干燥后焙烧,得到催化剂载体;
[0007]所述扩孔剂为聚乙二醇、硬脂酸钠、磷酸、羧甲基纤维素、可溶性淀粉和C5树脂细粉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分;
[0008]B)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将浸渍液浸渍在所述催化剂载体上,浸渍完成后进行干燥和焙烧,得到液化气脱硫醇催化剂;
[0009]所述浸渍液是由钴源、钼源、助剂和水配制成的溶液。
[0010]优选的,所述胶溶剂为无机酸;所述胶溶剂的质量为所述干胶质量的2~5%;
[0011]所述田菁粉的质量为所述干胶质量的0.5~8%,所述扩孔剂的质量为所述干胶质量的5~15%。
[0012]优选的,所述步骤A)中干燥的温度为50~130℃;干燥的时间为5~9小时;
[0013]所述步骤A)中焙烧的温度为500~560℃;所述焙烧的时间为3~6小时。
[0014]优选的,所述钴源与催化剂载体的质量比为(0.002~2.0):1,所述钼源与催化剂载体的质量比为(0.01~6.0):1;
[0015]所述助剂中含有Ce、La、Si、P中的一种或多种成分,所述助剂与催化剂载体的质量比为(0.001~1.0):1。
[0016]优选的,所述步骤B)中浸渍的温度为30~70℃。
[0017]优选的,所述干燥的温度为50~130℃,所述干燥的时间为6~10小时;
[0018]所述步骤B)中焙烧的温度为400~600℃,所述焙烧的时间为4~8小时。
[0019]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上文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液化气脱硫醇催化剂,所述液化气脱硫醇催化剂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成分:
[0020]1~10wt%的CoO,5~30wt%的MOO3,0.5~5wt%的助剂和55~70wt%的氧化铝。
[0021]优选的,所述液化气脱硫醇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为160~340m2/g,孔容为0.30~0.80mL/g。
[0022]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上文所述的液化气脱硫醇催化剂在液化气脱硫醇工艺中的应用,所述液化气原料为炼厂胺脱后液化气。
[0023]优选的,将所述液化气脱硫醇催化剂在固定床反应器上进行原位硫化,然后在80~300℃,反应压力1.0MPa~5.0MPa,氢/油体积比1~20:1,体积空速1.0h
‑1~10h
‑1的条件下进行脱硫醇。
[002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液化气脱硫醇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胶溶剂的水溶液中加入干胶、田菁粉和扩孔剂,混合均匀后挤出成型,干燥后焙烧,得到催化剂载体;所述扩孔剂为聚乙二醇、硬脂酸钠、磷酸、羧甲基纤维素、可溶性淀粉和C5树脂细粉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分;B)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将浸渍液浸渍在所述催化剂载体上,浸渍完成后进行干燥和焙烧,得到液化气脱硫醇催化剂;所述浸渍液是由钴源、钼源、助剂和水配制成的溶液。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25](1)本专利技术打破传统的液化气碱洗脱硫醇工艺,从源头上彻底解决了废碱排放及恶臭含硫VOCs排放等环境问题;
[0026](2)载体加入扩孔剂,一方面可以调节分子筛的孔道结构,改善反应物产物的扩散性能,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另一方面可以改善催化剂的成型难度,提高催化剂载体的强度;
[0027](3)催化剂制备过程中加入稀土或磷助剂,催化剂的脱硫醇性能显著提高;
[0028](4)本专利技术合成的催化剂应用于固定床评价液化气脱硫工艺,硫醇转化率高,烯烃损失率低,表现出良好的催化选择性及反应活性。
具体实施方式
[0029]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液化气脱硫醇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0]A)在胶溶剂的水溶液中加入干胶、田菁粉和扩孔剂,混合均匀后挤出成型,干燥后焙烧,得到催化剂载体;
[0031]所述扩孔剂为聚乙二醇、硬脂酸钠、磷酸、羧甲基纤维素、可溶性淀粉和C5树脂细粉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分;
[0032]B)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将浸渍液浸渍在所述催化剂载体上,浸渍完成后进行干燥
和焙烧,得到液化气脱硫醇催化剂;
[0033]所述浸渍液是由钴源、钼源、助剂和水配制成的溶液。
[0034]本专利技术优选先将胶溶剂与水配制成胶溶剂的水溶液,然后再加入干胶、田菁粉、扩孔剂,混合均匀,采用挤条机挤条成型,依次进行干燥和焙烧,得到催化剂载体。
[0035]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胶溶剂优选为无机酸,如硝酸,所述胶溶剂的质量优选为所述干胶质量的2~5%,更优选为3~4%,如2%、2.5%、3%、3.5%、4%、4.5%、5%,优选为以上述任意数值为上限或下限的范围值;
[0036]所述田菁粉的质量优选为所述干胶质量的0.5~8%,更优选为1~7%,如,0.5%、1%、1.5%、2%、2.5%、3%、3.5%、4%、4.5%、5%、5.5%、6%、6.5%、7%,优选为以上述任意数值为上限或下限的范围值;
[0037]所述扩孔剂为聚乙二醇、硬脂酸钠、磷酸、羧甲基纤维素、可溶性淀粉和C5树脂细粉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分;所述扩孔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化气脱硫醇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胶溶剂的水溶液中加入干胶、田菁粉和扩孔剂,混合均匀后挤出成型,干燥后焙烧,得到催化剂载体;所述扩孔剂为聚乙二醇、硬脂酸钠、磷酸、羧甲基纤维素、可溶性淀粉和C5树脂细粉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分;B)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将浸渍液浸渍在所述催化剂载体上,浸渍完成后进行干燥和焙烧,得到液化气脱硫醇催化剂;所述浸渍液是由钴源、钼源、助剂和水配制成的溶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溶剂为无机酸;所述胶溶剂的质量为所述干胶质量的2~5%;所述田菁粉的质量为所述干胶质量的0.5~8%,所述扩孔剂的质量为所述干胶质量的5~1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干燥的温度为50~130℃;干燥的时间为5~9小时;所述步骤A)中焙烧的温度为500~560℃;所述焙烧的时间为3~6小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钴源与催化剂载体的质量比为(0.002~2.0):1,所述钼源与催化剂载体的质量比为(0.01~6.0):1;所述助剂中含有Ce、La、Si、P中的一种或多种成分,所述助剂与催化剂载体的质量比为(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海英张凤岐赵德明陈春雨高天宇王耀伟栾波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京博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