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削与高速电火花原位复合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916328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3 00:05
一种磨削与高速电火花原位复合加工装置,包括:复合运动机构以及设置于其上的带有工具电极的空心磨头,其中:设置于无刷空心微电机上的空心磨头通过导向器固定设置于复合运动机构的末端,工具电极穿过空心磨头与工具电极伺服进给装置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工具电极和空心磨头之间的相对进给,实现一次定位,两次加工,能够实现在同一工序中先进行微磨削去除工件表面非导电涂层,再通过高速电火花放电实现小孔加工,通过检测电极相对于磨头端面的位置调节,实现两种加工工艺的切换,实现先磨削后打孔的复合工艺。孔的复合工艺。孔的复合工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磨削与高速电火花原位复合加工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航空发动机制造领域的技术,具体是一种磨削与高速电火花原位复合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民用航空发动机的发动机涡轮叶片上分布300多个直径小于0.3

0.5毫米的气膜孔,通常先采用高速电火花加工,再进行高温表面涂层的加工工序顺序,但是小孔加工后再进行高温涂层会造成气膜孔的堵塞。因此,近年来,业界开始探索先进行高温涂层,再加工小孔的工艺。然而,由于高温涂层为非导电材料,而高速电火花加工技术只能加工导电材料,这限制了高速电火花加工带涂层的叶片气膜冷却孔。采用短脉冲激光加工带涂层的气膜冷却孔是目前比较常用的加工工艺,然而激光加工会带来的孔型精度,再铸层难控制等问题,因此带非导电涂层的叶片气膜孔加工是目前工业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为此,本发面提出了一种磨削和高速电火花原位复合加工装置,首先利用磨削方法去除叶片表面的非导电高温涂层,再运用高速电火花小孔加工叶片基体材料,从而解决了高速电火花加工带非导电高温涂层气膜冷却孔的问题。
专利技术内容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磨削与电火花原位复合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复合运动机构以及设置于其上的带有工具电极的空心磨头,其中:设置于无刷空心微电机上的空心磨头通过导向器固定设置于复合运动机构的末端,工具电极穿过空心磨头与工具电极伺服进给装置相连;所述的复合运动机构包括:依次相连的加工角度调节单元、磨头进给单元、电极进给单元和电极旋转单元,其中:导向器固定设置于电极进给单元的滑轨底座上,工具电极的一端设置于电极旋转单元上,电极旋转单元设置于电极进给单元的滑块上,电极进给单元的滑轨底座设置于磨头进给单元的滑块上,磨头进给单元的滑轨底座设置于加工角度调节单元的转动平台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削与电火花原位复合加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加工角度调节单元实现复合运动机构绕Y坐标轴的旋转,该单元包括:B轴旋转电机和与之相连的B轴转动平台;所述的电极旋转单元实现工具电极在加工过程中绕自身轴线的R轴旋转,该单元包括:与工具电极相连的R轴直流电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削与电火花原位复合加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电极进给单元包括:带有S轴电机的S轴导轨以及滑动设置于其上的S轴移动滑块、S轴移动平台,其中:设置于S轴导轨上的S轴电机驱动S轴移动滑块在S轴导轨上滑动,从而实现设置于S轴移动平台上的电极旋转单元进给,实现工具电极进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削与电火花原位复合加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磨头进给单元包括:带有W轴电机的W轴导轨以及滑动设置于其上的W轴移动滑块和W轴移动平台,其中:W轴导轨的电机驱动W轴移动滑块在W轴导轨上滑动。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磨削与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亚欧卢军成赵万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