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排放淤泥回用草皮种植槽及淤泥回用草皮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91594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3 00: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零排放淤泥回用草皮种植槽,包括淤泥晾晒槽和储水槽,所述储水槽套在所述淤泥晾晒槽外,二者的侧壁之间留有间距,构成储水空间,所述储水空间的顶端敞口设有盖板,所述淤泥晾晒槽与所述储水槽的底壁之间留有间距,所述储水槽内的底部设有净水填料层,所述淤泥晾晒槽的底壁和至少一个侧壁上密布有内外贯穿的透水孔,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应用所述零排放淤泥回用草皮种植槽的淤泥回用草皮种植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集淤泥晾晒、回用种植和余水收集功能于一体,可将淤泥直接回用草皮种植,淤泥回用过程中全封闭、不落地,减少了淤泥处理工艺,不产生余水等污染排放,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尤其适用于对小型河道、湖泊的淤泥处理。理。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零排放淤泥回用草皮种植槽及淤泥回用草皮种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零排放淤泥回用草皮种植槽及淤泥回用草皮种植方法,属于淤泥回用处理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水十条”的推行,全国各地开展了多项流域水环境治理项目,尤其是黑臭水体治理工程,其中,为消除水体中常年积累的底泥内源污染,需开展环保清淤工程。考虑到淤泥的高含水率和高有机污染物含量(COD、氮、磷),需对清除出水体的淤泥进行干化处理,并最终转运处置。
[0003]常用的干化处理方法有晾晒和机械脱水等,晾晒法有着成本低、易操作等优点,但同时存在占地面积大、耗时长、临时占地恢复成本高、余水收集难及排放受限等缺点。晾晒后的淤泥常常面临缺少最终处置去处的困境,对于重金属等不超标的淤泥,常见的去处是填埋和绿化回用,在晾晒后绿化回用的过程中,又常常因晾晒操作不规范而带来含水量过高或过低、熟化程度不足等实际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零排放(或称近零排放)淤泥回用草皮种植槽及淤泥回用草皮种植方法,集淤泥晾晒、回用种植和余水收集于一体,淤泥回用处理过程中基本上不产生余水等污染排放。
[0005]本专利技术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零排放淤泥回用草皮种植槽,包括淤泥晾晒槽和储水槽,所述储水槽套在所述淤泥晾晒槽外,二者的侧壁之间留有间距,构成储水空间,所述储水空间的顶端敞口设有盖板,所述淤泥晾晒槽与所述储水槽的底壁之间留有间距,所述储水槽内的底部设有净水填料层,所述淤泥晾晒槽的底壁和至少一个侧壁上密布有内外贯穿的透水孔。
[0006]优选的,所述净水填料层的顶面不高于所述淤泥晾晒槽的底壁。
[0007]进一步的,所述净水填料层的顶面与所述淤泥晾晒槽的底壁处于同一水平面内。
[0008]优选的,所述净水填料层为砾石填料层,由砾石铺设成。
[0009]优选的,所述砾石的粒径为2

4cm。
[0010]优选的,所述透水孔的孔径小于所述砾石的粒径。
[0011]优选的,所述淤泥晾晒槽为梯形槽或方锥形槽,所述储水槽为矩形槽。
[0012]进一步的,所述淤泥晾晒槽为梯形槽,所述淤泥晾晒槽与所述储水槽的长度相同,所述淤泥晾晒槽的沿长度方向的两端与所述储水槽的相对应的侧壁之间固定密封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淤泥晾晒槽的沿宽度方向的两个侧壁上均密布有所述透水孔。
[0014]优选的,所述盖板与所述储水槽或所述淤泥晾晒槽的侧壁(通常为侧壁的顶端)铰接。
[0015]优选的,所述储水槽与所述淤泥晾晒槽之间设有支撑筋。
[0016]优选的,所述储水槽和所述淤泥晾晒槽的材质为塑质、瓦质或金属材质。
[0017]淤泥回用草皮种植方法,采用本专利技术的任一种所述零排放淤泥回用草皮种植槽,包括以下步骤:(1)在所述淤泥晾晒槽内铺设透水土工布,将淤泥摊铺在所述透水土工布上晾晒;(2)在充分晾晒后的淤泥上摊铺种植土,搅拌种植土与淤泥至混合均匀;(3)在种植土与淤泥的混合土中均匀播种草种;(4)草种出芽成坪后,将所述透水土工布及其上方的混合土和草皮一起卷起,移出所述淤泥晾晒槽。
[0018]优选的,所述透水土工布覆盖所述淤泥晾晒槽的底壁和各侧壁。
[0019]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淤泥的摊铺厚度为30

40cm。
[0020]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种植土与淤泥的混合体积比为1:5

1:3。
[002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集淤泥晾晒、回用种植和余水收集功能于一体,可将淤泥直接回用草皮种植,淤泥回用过程中全封闭、不落地,减少了淤泥处理工艺,不产生余水等污染排放,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尤其适用于对小型河道、湖泊的淤泥处理;(2)本专利技术的草皮种植槽结构简单、体积小、可移动,减少额外占地的同时,淤泥处理过程受天气影响小(雨天可快速移动至避雨场所),可根据淤泥处理量和晾晒效率,灵活调整需要使用的草皮种植槽的数量,使用方便,适于不同淤泥处理量的应用;(3)本专利技术的草皮种植槽既可用于淤泥回用草皮种植,又可单纯用于淤泥干化或草皮培育,适用范围广,草皮培育阶段,草皮种植槽可上下叠放,节省占地空间,草皮成坪后可直接移出草皮种植槽,作为草皮成品应用,转运及运输方便;(4)所述储水槽内的净水填料层的设置,可对淤泥渗滤的余水进行吸附净化,提高水质,草皮种植槽用于草皮培育时,净化后的余水可通过透水孔反渗回淤泥晾晒槽内,和/或可以从储水空间内将净化后的余水抽出再从淤泥晾晒槽的上方进行浇洒,为植被出芽、生长提供水份和营养物,实现淤泥余水的有效再利用,进而实现淤泥余水的零排放。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草皮种植槽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草皮种植槽的图1实施方式的俯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淤泥回用草皮种植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参见图1和图2,本专利技术公开了零排放淤泥回用草皮种植槽,包括淤泥晾晒槽1和储水槽2,所述储水槽套在所述淤泥晾晒槽外,二者的侧壁之间留有间距,构成储水空间3,所述淤泥晾晒槽与所述储水槽的底壁之间留有间距,所述储水槽内的底部设有净水填料层4,所述淤泥晾晒槽的底壁和至少一个侧壁上密布有内外贯穿的透水孔5,所述透水孔在槽壁上优选规则排列均匀分布。所述淤泥晾晒槽内的空间为淤泥晾晒区,淤泥回用处理时,将淤泥铺设在所述淤泥晾晒槽内晾晒,淤泥余水(即淤泥中挟带的水份)可通过所述淤泥晾晒槽的底壁和侧壁上的所述透水孔流入所述储水空间,所述储水空间的顶端敞口设有盖板6,防
止水份挥发,所述盖板优选与所述储水槽或所述淤泥晾晒槽的侧壁(通常为侧壁的顶端)铰接,通常采用合页连接,便于开启和关闭。充分晾晒所要达到的脱水程度可以依据后续处理方式确定,在晾晒过程中淤泥通过蒸发和渗出等方式脱除水分,充分晾晒(符合相应的晾晒脱水要求)后,可以将淤泥取出移往他处填埋或用于绿化,也可以在充分晾晒后的淤泥中添加种植土,搅拌均匀后播种草种,直接在所述淤泥晾晒槽内培育草皮,草皮培育过程中,所述储水空间内收集的余水通过所述透水孔反渗回所述淤泥晾晒槽内,和/或从所述储水空间内将收集的余水抽出再从所述淤泥晾晒槽的上方进行浇洒,为植被出芽、生长提供水份和营养物,实现淤泥余水的再利用,进而实现淤泥余水的零排放。草皮培育过程中,可以打开所述盖板,向所述储水空间内收集的淤泥余水中添加营养液等有助于草皮生长的营养物质,调节种植基底条件。所述净水填料层的设置,可对所述储水空间内收集的淤泥余水进行吸附净化,提高水质,有助于草皮培育,也方便余水他用。
[0024]所述净水填料层的顶面通常不高于所述淤泥晾晒槽的底壁,即所述净水填料层的高度(或称厚度)不大于所述淤泥晾晒槽的底壁与所述储水槽的底壁之间的间距,所述净水填料层的高度优选为30

40cm(例如30cm、35cm或40cm),以保证净水效果。优选的,所述净水填料层的顶面与所述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零排放淤泥回用草皮种植槽,其特征在于包括淤泥晾晒槽和储水槽,所述储水槽套在所述淤泥晾晒槽外,二者的侧壁之间留有间距,构成储水空间,所述储水空间的顶端敞口设有盖板,所述淤泥晾晒槽与所述储水槽的底壁之间留有间距,所述储水槽内的底部设有净水填料层,所述淤泥晾晒槽的底壁和至少一个侧壁上密布有内外贯穿的透水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排放淤泥回用草皮种植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填料层的顶面不高于所述淤泥晾晒槽的底壁。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排放淤泥回用草皮种植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填料层为砾石填料层,由砾石铺设成。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排放淤泥回用草皮种植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淤泥晾晒槽为梯形槽或方锥形槽,所述储水槽为矩形槽。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零排放淤泥回用草皮种植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淤泥晾晒槽为梯形槽,所述淤泥晾晒槽与所述储水槽的长度相同,所述淤泥晾晒槽的沿长度方向的两端与所述储水槽的相对应的侧壁之间固定密封连接。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零排放淤泥回用草皮种植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冰王笑徐金锁延晨王雪松胡广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邦山水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