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息影像成像方法、全息投影设备、观测设备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91526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3 00: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全息影像成像方法、全息投影设备、观测设备及系统,所述全息影像成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根据主用户以及预设区域内其他用户的位置信息确定全息投影成像的成像位置;根据所述成像位置进行全息影像成像,并在所述全息影像成像的外围区域增加具有空白口以及栅栏的虚拟光栅,其中,所述空白口对准所述主用户,所述栅栏的部分或全部对准所述其他用户;向观测设备同步所述成像位置。该方法、全息投影设备、观测设备及系统通过针对主用户和预设区域内的其他用户设置虚拟光栅,并且将虚拟光栅的空白口对准主用户,栅栏对准其他用户,使得只有主用户能看到360度全景,从而保护了主用户在使用全息视频时的隐私安全。了主用户在使用全息视频时的隐私安全。了主用户在使用全息视频时的隐私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息影像成像方法、全息投影设备、观测设备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全息影像
,尤其涉及一种全息影像成像方法、全息投影设备、观测设备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与现有180
°
二维视频显示不同,全息影像在空间内呈360
[0003]°
显示,具有3D立体感和真实感,提高了用户体验,同时用户可以从各个角度观测到全息影像。
[0004]然而,对于需要隐私保护的全息影像,例如对用户手机视频通讯的全息投影,360
°
显示的全息影像的隐私性会受到影响。
[0005]现有技术对全息影像实现隐私保护的手段中,如果直接用硬件围栏阻隔,那么360
°
全景体验会很差;通过软件图像处理,将部分隐私点遮挡或者打码的方法,仍然无法确保整个影像的隐私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全息影像成像方法、全息投影设备、观测设备及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实现呈现全息影像立体投影的同时不能保护全息影像的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息影像成像方法,应用于全息投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根据主用户以及预设区域内其他用户的位置信息确定全息投影成像的成像位置;根据所述成像位置进行全息影像成像,并在所述全息影像成像的外围区域增加具有空白口以及栅栏的虚拟光栅,其中,所述空白口对准所述主用户,所述栅栏的部分或全部对准所述其他用户;向观测设备同步所述成像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息影像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观测设备同步所述成像位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生成一组随机动态数据,向所述观测设备发送所述随机动态数据;在所述成像位置的基础上,加入所述随机动态数据形成动态的新成像位置;根据所述动态的新成像位置调节全息影像,且使所述虚拟光栅包围所述全息影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息影像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主用户以及预设区域内其他用户的位置信息确定全息投影成像的成像位置,具体包括:确定所述主用户身份,并获取所述主用户和所述其他用户的位置信息;确定全息影像成像大小,并获取所述成像位置的初始值D1,所述初始值D1与所述全息影像成像大小成正相关关系;根据所述主用户和所述其他用户的位置信息获取所述其他用户与所述主用户的最远距离D2;将所述主用户前方距离为D1+D2的位置确定为所述成像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息影像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成像位置的基础上,加入所述随机动态数据形成动态的新成像位置,具体包括:在D1+D2的数值基础上,逐个加入所述随机动态数据形成动态的当前距离L,以所述主用户前方距离为L的位置作为动态的新成像位置,所述动态的新成像位置位于所述虚拟光栅内。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意一项所述的全息影像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光栅具有多个空白口和多个栅栏,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检测到所述主用户移动方向时,与所述主用户移动方向最近的一个空白口对准所述主用户。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息影像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栏的数量根据所述其他用户的数量N确定;单个栅栏的宽度根据所述其他用户与所述主用户的最远距离D2确定;所述虚拟光栅的高度根据全息影像成像高度H确定、半径根据全息影像成像宽度W确定。7.根据权利要求1

4任意一项所述的全息影像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光栅具有一个空白口和一个栅栏;所述空白口的大小根据所述其他用户的数量以及其与所述主用户的距离确定,所述虚拟光栅的高度根据全息影像成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鑫魏进武杨子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