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建筑入口防洪方法及其装置、车辆防洪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91498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3 00: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地下建筑入口防洪方法及其装置、车辆防洪方法。上述方法及装置为利用洪水中的水与化学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气体;并由该气体释放产生的气压带动预设结构执行运动形成防水结构,或者由该气体的释放将预设结构启动形成防水结构。所述化学物质为电石,所述电石为碳化钙。当洪水与电石接触后,发生剧烈反应,释放出乙炔;乙炔的生成启动或者带动预设结构形成防水结构。不需要人为控制,而且比单纯的利用水的浮力所获得的动力更足。比单纯的利用水的浮力所获得的动力更足。比单纯的利用水的浮力所获得的动力更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下建筑入口防洪方法及其装置、车辆防洪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地下建筑防洪
,尤其是涉及一种地下建筑入口防洪装置,以及地下建筑入口处防洪方法。
[0002]本专利技术还涉及车辆防洪
,尤其是涉及车辆防洪方法。

技术介绍

[0003]地铁、地下车库等地下建筑在遭受洪水时;容易被洪水倒灌,危及生命财产健康。目前的地下建筑防洪水装置一般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在地下建筑入口处设置挡洪装置;第二部分是在地下建筑最低处设置抽水装置或者储水装置。对于挡洪装置,例如地铁,会在入口处设置30

60cm的台阶,避免洪水进入;但如果遇上特大洪水依旧有被灌水的可能。所以部分地下建筑入口还设置了活动挡洪装置,在遭遇洪水时自动启动、电动启动或者人工安装。
[0004]其中自动启动的活动挡洪装置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在入口处开两个容纳槽,两个容纳槽底部连通,内侧的容纳槽内放置有同体积情况下,质量轻于水的挡板,当洪水涌入外侧槽后会将挡板飘起形成挡水板。但其因为质量较轻,材料性能要求高;而且洪水中泥沙较多,挡水板本就浮力太小,容易受到洪水中泥沙影响造成挡水板无法漂浮起来。
[0005]电动启动的活动挡洪装置需要人工控制,并且为了避免将电路短路,需要将电动器件设置在较高位置;传动距离较长;而且如果遇到断电则无法使用。
[0006]人工安装的挡洪装置过于费时,紧急情况下可能来不及安装。
[0007]另外,在遭受洪水时,常有车辆被水冲走。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自动启动,并且对挡水板材料要求不高,启动时挡板上升力较大的地下建筑入口防洪装置;一种可以自动启动的地下建筑入口防洪方法;一种车辆防洪方法。
[0009]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地下建筑入口防洪方法,所述方法为利用洪水中的水与化学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气体;并由该气体释放产生的气压带动预设结构执行运动形成防水结构,或者由该气体的释放将预设结构启动形成防水结构。
[0010]进一步,所述化学物质为电石,所述电石为碳化钙。
[0011]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当洪水与电石接触后,发生剧烈反应,释放出乙炔;乙炔的生成启动或者带动预设结构形成防水结构。不需要人为控制,而且比单纯的利用水的浮力所获得的动力更足。
[001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地下建筑入口防洪装置,包括位于地下建筑入口处的容纳槽一;所述容纳槽一内放置有挡水板,所述挡水板与所述容纳槽一底部之间以气缸或者气囊支撑,所述气缸或者气囊的进气口与气体发生器连通;所述气体发生器利用洪水中的水与化学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气体;并由该气体释放产生的气压带动预设结构执行运动形成
防水结构;所述预设结构包括所述容纳槽一、所述挡水板和所述气缸与气囊其中之一,所述防水结构为所述预设结构中气囊膨胀或气缸伸长时的整体结构。
[0013]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当气体发生器被水淹没时,产生的气体将挡水板顶起,形成挡水结构,不需要外接动力源,也不需要人工主动操作。整体结构简单合理。
[0014]进一步,所述化学物质为电石,所述电石为碳化钙。
[0015]进一步,还包括容纳槽二,所述容纳槽二位于所述容纳槽一的前侧,所述容纳槽二的底部与所述容纳槽一连通;所述容纳槽二顶部盖有栅板;所述气体发生器位于所述容纳槽二内。
[0016]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洪水到达入口附近后,先将容纳槽二灌满,气体发生器会被启动,整体结构简单合理。
[0017]进一步,所述气体发生器包括上壳体、下壳体、电石和空心铝板;
[0018]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相互以螺丝固定形成容纳空间,所述电石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
[0019]所述下壳体上沿处向外凸起有凸起块一,所述凸起块一上表面向下凹陷有圆孔一,所述圆孔一内部侧壁上分布一圈纵向凸起条,所述圆孔一底部设置一个贯通到所述凸起块一底部的圆孔二;所述空心铝板呈圆形,且所述空心铝板放置在所述圆孔一内;所述空心铝板的直径大于所述圆孔二的直径,所述空心铝板的直径小于所述圆孔一的直径;所述空心铝板浮盖在所述圆孔二上;将空心铝板设置为可以漂浮在水面上,但不能漂浮在乙炔表面,空心铝板内部填充气体并密封;其整体质量低于同体积的水。
[0020]所述上壳体下沿处向外凸起有与所述凸起块一对应的凸起块二,所述凸起块二下表面开有与所述一圈纵向凸起条对应的环形槽,所述环形槽与所述容纳空间连通;
[0021]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组成的容纳空间还设置有出气孔,所述出气孔与所述气缸或者气囊的进气口以导管连通。
[0022]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当洪水淹没气体发生器时,水压将空心铝板顶起,进而水流依次从圆孔二、圆孔一、纵向凸起条间隙、环形槽通过并到达容纳空间,与电石发生剧烈反应,释放乙炔,使得容纳空间气压升高,将圆孔一中的水向圆孔二压出,此时圆孔一内压强高于水压,圆孔一中的水或乙炔的流向都是从上到下,故而空心铝板落下,在圆孔一内部气压的作用下,紧紧压在圆孔二上,实现封堵。进入到容纳空间的水继续与电石反应,容纳空间的气压继续升高,从出气孔输出高压气体。整体结构简单合理。在未发生水罐时,空心铝板可阻挡空气流通,避免较多的水蒸气进入使得电石被消耗。如果需要更换电石时,只需将上壳体从下壳体卸下,即可更换,整体结构简单合理。
[0023]进一步,所述下壳体上沿处还向外凸起有凸起块三,所述凸起块三上表面凹陷有半圆槽一和半圆槽二,所述半圆槽一外侧为封堵状,所述半圆槽二一端与所述半圆槽一连通,另一端连通到所述凸起块三外侧;所述上壳体下沿设置有与所述凸起块三对应的凸起块四,所述凸起块四上设置有与半圆槽一和半圆槽二对应的半圆槽三和半圆槽四,所述半圆槽二和半圆槽四组成所述出气孔。体发生器与气囊或者气缸连通的管道在气体发生器一端设置为硬质,并直接将其夹于半圆槽二和半圆槽四之间。
[0024]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整体结构简答合理。
[0025]进一步,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之间夹装有橡胶圈用于密封。
[002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车辆防洪方法,所述方法为利用洪水中的水与化学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气体;并由该气体释放产生的气压带动预设结构执行运动形成防水结构,或者由该气体的释放将预设结构启动形成防水结构。
[0027]进一步,所述化学物质为电石,所述电石为碳化钙。
[0028]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当洪水与电石接触后,发生剧烈反应,释放出乙炔;乙炔的生成启动或者带动预设结构形成防水结构。不需要人为控制,而且比单纯的利用水的浮力所获得的动力更足。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实施例一的正视图。
[0030]图2为实施例一的侧视图。
[0031]图3为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中的气体发生器结构示意图。
[0032]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图。
[0033]图5为图3中下壳体的俯视图。
[0034]图6为实施例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建筑入口防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为利用洪水中的水与化学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气体;并由该气体释放产生的气压带动预设结构执行运动形成防水结构,或者由该气体的释放将预设结构启动形成防水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建筑入口防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学物质为电石。3.一种地下建筑入口防洪装置,包括位于地下建筑入口处的容纳槽一;所述容纳槽一内放置有挡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板与所述容纳槽一底部之间以气缸或者气囊支撑,所述气缸或者气囊的进气口与气体发生器连通;所述气体发生器利用洪水中的水与化学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气体;并由该气体释放产生的气压带动预设结构执行运动形成防水结构;所述预设结构包括所述容纳槽一、所述挡水板和所述气缸与气囊其中之一,所述防水结构为所述预设结构中气囊膨胀或气缸伸长时的整体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下建筑入口防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学物质为电石。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下建筑入口防洪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容纳槽二,所述容纳槽二位于所述容纳槽一的前侧,所述容纳槽二的底部与所述容纳槽一连通;所述容纳槽二顶部盖有栅板;所述气体发生器位于所述容纳槽二内。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地下建筑入口防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发生器包括上壳体、下壳体、电石和空心铝板;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相互以螺丝固定形成容纳空间,所述电石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下壳体上沿处向外凸起有凸起块一,所述凸起块一上表面向下凹陷有圆孔一,所述圆孔一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昊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