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密度光储逆变一体化基站电源及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新型5G基站电源
,特别涉及一种高密度光储逆变一体化基站电源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5G基站的部署主要通过新增5G基站站点以及改造原有基站两种方式完成,5G通信设备对电源提出了大容量、高可靠性、高能效性的要求,特别是5G基站耗电量是传统基站的两倍以上,节能降费是行业对电源的迫切需求,传统的基站电源主要以市电为单一供应,全天实时从电网取电,储能电池主要采用纯备电的工作模式,无法进行削峰错峰,无法利用峰谷差价及新能源供电实现节能降费。部分针对原基站的电源改造由于不具备统一的控制方式和设备,多采用搭积木式的方法扩展能源系统,各个附加系统单独运行,安全性差且实际能效难以保障。
[0003]本专利技术提出新型基站电源的一种切实有效解决方案,同时对其核心模块进行重构和高密度设计,统一设计具备完善硬件模块功能的高密度基站电源,并提出了针对市电光储逆变协同一体的控制方法,包含全新的智能化能效运行策略,最大程度解决了当前节能降费的迫切需求,更进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密度光储逆变一体化基站电源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对一体化基站电源进行功率转换模块的通信自检、管控模块自检及严重告警自检这三个维度的自检,分别输出判断结果并对判断结果进行逻辑与(&)计算,结果为0则进入步骤S2,结果为1则进行步骤S3;S2:系统进入保护停止并对告警输出显示;S3:读取站点配置表,根据站点情况通过管控模块进行初始配置,系统启动;S4:进入标准模式、削峰模式、错峰模式的三种模式自动选择,三种模式在实际运行中自动根据站点工况切换运行;S5:判断直流母排的直流电压是否达到一次或二次直流下电电压值,若达到则进入步骤S6,若未达到则进入步骤S7;S6:关闭对应的一次或二次下电接触器,返回当前模式控制逻辑;S7:判断是否出现停机型告警,若否则进入步骤S8,若是则进入步骤S9;S8:判断是否存在停机命令,若否则返回当前模式控制逻辑,若是则进入步骤S9;S9:关闭光伏和整流模块,断开一二次接触器并显示停机型告警,返回主控制方法起点,等待重新启动命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密度光储逆变一体化基站电源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读取站点配置表的关键配置包括峰谷时间段时间值、电池高限SOC电压、一次二次直流下电电压、电池低限SOC电压、单体电池高低限电压值、初始工作模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密度光储逆变一体化基站电源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以标准模式为基础,预选模式包括削峰模式或者错峰模式,在未设置初始工作模式时,自动进入标准模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密度光储逆变一体化基站电源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的三种模式也可根据站点情况在实际运行中自动切换运行。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密度光储逆变一体化基站电源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的智能模式包括标准模式、削峰模式及错峰模式,分别对应有标准模式控制逻辑、削峰模式控制逻辑及错峰模式控制逻辑。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密度光储逆变一体化基站电源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模式控制逻辑包含以下步骤:S6
‑
1:设置光伏模块输出电压为电池高限SOC电压,设置光伏模块工作模式为全功率模式,设置整流模块输出电压为电池高限SOC电压,开启均流,设置输出电流限值设为最大工作电流;S6
‑
2:启动光伏模块;S6
‑
3:启动整流模块;S6
‑
4:闭合一次及二次直流下电接触器;S6
‑
5:根据配置表判断当前是否处于峰时段,若是则进入S6
‑
6,若否则进入S6
‑
9;S6
‑
6:判断最小需求电流P
MIN
是否大于0,若是则进入S6
‑
7,若否则进入S6
‑
8;S6
‑
7:转化进入削峰模式;S6
‑
8:转化进入错峰模式;S6
‑
9:进入循环监测,接步骤S5。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密度光储逆变一体化基站电源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削峰模式控制逻辑包含以下步骤:S7
‑
1:设置光伏模块输出电压为电池高限SOC电压,设置光伏模块工作模式为全功率模式,设置整流模块输出电压为电池高限SOC电压,关闭均流,设置峰值时间段;S7
‑
2:设置整流输出电流设为最小需求电流P
MIN
;S7
‑
3:启动光伏模块;S7
‑
4:启动整流模块;S7
‑
5:闭合一次及二次下电接触器;S7
‑
6:根据配置表判断当前是否处于峰时段,若是则进入步骤S7
‑
7,若否则进入S7
‑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世能,朱海洋,钱吉红,曹宇,
申请(专利权)人:威胜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