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高层混凝土浇筑的可周转的泵管固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14014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3 00:02
一种用于高层混凝土浇筑的可周转的泵管固定结构,安装在楼板上;楼板上设有预留洞口;泵管固定结构包括管箍和对拉螺栓;管箍包括两个管箍单元;管箍单元呈半圆弧形,在管箍单元的一侧、靠近端部位置处连接第一纵杆,在管箍单元的另一侧、靠近端部位置处连接有第二纵杆;第一纵杆和第二纵杆分别搭接在预留洞口对侧的楼板上;在两个管箍单元的第一纵杆之间连接有连接板;其中一个管箍单元上的第二纵杆通过第二紧固件与楼板固定连接;对拉螺栓将两个第二纵杆拉结;所述管箍单元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弹性垫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的高层楼栋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泵管固定效率低、泵管固定稳定性差和固定方式美观性差的技术问题。性差和固定方式美观性差的技术问题。性差和固定方式美观性差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高层混凝土浇筑的可周转的泵管固定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工程施工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高层混凝土浇筑的可周转的泵管固定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高层楼栋在浇筑混凝土,当层高较高时通常采用固定泵输送混凝土,固定泵通过水平泵管及竖向泵管将混凝土泵送至所需浇筑的楼层,竖向泵管通常安装固定在楼板的预留洞口内。因预留洞口大于泵管直径,竖向泵管安装完成后稳定性差,泵送混凝土时的惯性会导致泵管脱落造成混凝土浪费、耗费工时维修等不便因素。为解决此问题,现有解决方案为每隔三层左右在泵管四周搭设脚手架将泵管加固,或将泵管与预留洞口之间的缝隙采用废旧木枋填塞,现有方案中采用搭设脚手架加固耗费工时及材料,采用木枋填塞则稳定性、美观性差,木枋耗费量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高层混凝土浇筑的可周转的泵管固定结构,要解决传统的高层楼栋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泵管固定效率低、泵管固定稳定性差和固定方式美观性差的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用于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高层混凝土浇筑的可周转的泵管固定结构,安装在楼板(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楼板(1)上、对应泵管(2)的穿过位置处设有预留洞口(3),并且预留洞口(3)的尺寸大于泵管(2)的直径;所述泵管固定结构包括有管箍(4)和对拉螺栓(15);所述管箍(4)的直径与泵管(2)的直径相适应,且该管箍(4)包括有两个管箍单元(4.1);所述管箍单元(4.1)呈半圆弧形,在管箍单元(4.1)的一侧、靠近端部位置处连接有第一纵杆(4.2),在管箍单元(4.1)的另一侧、靠近端部位置处连接有第二纵杆(4.3);所述第一纵杆(4.2)和第二纵杆(4.3)分别搭接在预留洞口(3)对侧的楼板(1)上;所述第一纵杆(4.2)通过第一紧固件(5)与楼板(1)固定连接,并且在两个管箍单元(4.1)的第一纵杆(4.2)之间连接有连接板(6);其中一个管箍单元(4.1)上的第二纵杆(4.3)通过第二紧固件(7)与楼板(1)固定连接;在两个管箍单元(4.1)的第二纵杆(4.3)的侧壁上开设有横向的孔道(8),并且两个第二纵杆(4.3)上的孔道(8)相对应;所述对拉螺栓(15)穿设在两个第二纵杆(4.3)的孔道(8)中,将两个第二纵杆(4.3)拉结;所述管箍单元(4.1)的内侧壁上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群文陈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