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战峰专利>正文

一种空气节流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1331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3 0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空气节流阀,其启闭针在滑移块、螺杆以及旋钮的协同作用进行轴向位移运动,以进入或脱出节流通道。滑移块用来嵌入启闭针,其内置于滑移腔中,且可沿着上下方向自由地进行滑动。旋钮布置于阀盖的正上方,用来驱动螺杆进行周向旋转运动。当旋动旋钮时,螺杆绕其中心轴线进行周向旋动,且其相对高度位置始终保持于定值,螺杆借由螺纹副以实现对滑移块的轴向位移驱动。如此一来,一方面,在执行流量调节进程中,旋钮和阀体之间的间距值始终保持不变,从而有效地降低了对阀体上方操作空间高度值的要求;另一方面,随着调节流量进程的推进,螺杆的外露长度始终保持不变,利于进行观瞻,且降低了操作人员收到磕碰或扯挂风险出现的几率。出现的几率。出现的几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气节流阀


[0001]本技术涉及阀门制造
,特别是涉及一种空气节流阀。

技术介绍

[0002]空气节流阀被广泛的应用在石油炼制、长输管线、化工、造纸、制药、水利、电力、市政、钢铁等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空气节流阀一般均采用圆锥流线型启闭针进行流量控制,实际应用中通过其改变通道截面积而达到调节流量或压力的目的。
[0003]中国技术专利CN205446731 U公开了一种高压空气节流阀,如图1中所示,其包括有阀体、O形密封圈以及调节螺钉和锁紧螺母。阀体上设有进气孔和出气孔以及与进气孔相通的节流孔。节流孔与出气孔相通,调节螺钉旋接在阀体上并由O形密封圈与阀体密封。调节螺钉一端的锥面与节流孔相对用以调节流量大小。锁紧螺母旋接在调节螺钉上对调节后的调节螺钉限位。当需要调节流量大小时,周向旋动调节螺钉使其沿轴向进行位移运动,且借由其上的锥形面以改变通道截面积的大小。由上叙述可知,在执行流量调节时,调节螺钉须进行轴向位移运动,即意味着随着对空气节流阀调节流量大小的不同,调节螺钉和阀体之间的间距值亦跟随变化,最终增加了对阀体上方操作空间高度值的要求。另外,随着调节螺钉外露于阀体长度值的增加,不但有碍观瞻,而且还会增加操作人员因意外磕碰或扯挂而致使人身受到严重损伤的风险。因而,亟待技术人员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故,本技术设计人员鉴于上述现有的问题以及缺陷,乃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的评估及考量,并经过从事于此行业的多年研发经验技术人员的不断实验以及修改,最终导致该空气节流阀的出现。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涉及了一种空气节流阀,其包括有阀体、启闭针、滑移块、螺杆以及旋钮。阀体为分体式结构,其包括有对接为一体的阀座和阀盖。在阀座内设有进气口、过渡腔、出气口、插配通道、节流通道以及滑移腔。过渡腔成型于阀座内部。进气口由阀座的外侧壁向内延伸而成,且直至与过渡腔相贯通。出气口由阀座的底壁向上延伸而成,且经由节流通道以实现与过渡腔的贯通。滑移腔位于过渡腔的正上方,且由阀座的顶壁向下延伸而成。插配通道由滑移腔的底壁继续向下延伸而成,且直至与过渡腔相贯通。启闭针被装配于插配通道内,且在滑移块、螺杆以及旋钮的协同作用进行轴向位移运动,以进入或脱出节流通道。滑移块用来嵌入启闭针,其内置于滑移腔中,且可沿着上下方向自由地进行滑动。旋钮布置于阀盖的正上方,且与螺杆铆固为一体。当旋动旋钮时,螺杆绕其中心轴线进行周向旋动,且其相对高度位置始终保持于定值,螺杆借由螺纹副以实现对滑移块的轴向位移驱动。
[0006]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节流通道优选由出气口的顶壁继续向上延伸而成,且直至与过渡腔相贯通
[0007]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空气节流阀还包括有限位销。由螺杆的
周侧壁向外延伸出有一环形限位凸缘,相对应地,由阀盖的顶壁向下延伸出有用来沉放限位凸缘的容纳凹槽。当螺杆相对于阀盖被插配到位后,环形限位凸缘正顶触于容纳凹槽的底壁上,限位销插设、固定于容纳凹槽内,且横置于环形限位凸缘的正上方。
[0008]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假定限位销中心轴线和环形限位凸缘之间的距离为d,则d<0.5mm。
[0009]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阀体还包括有螺栓组件。当阀座和阀盖对配完成后,借由螺栓组件进行联接固定。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另一种改型设计,空气节流阀还包括有抗磨套。抗磨套嵌设于阀座内,且布置于过渡腔和出气口之间。节流通道直接开设于抗磨套内。
[0011]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空气节流阀还包括有弹性件。弹性件内置于滑移腔中,且始终施加一弹性力至滑移块的底壁上。
[0012]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弹性件优选为柱状弹簧。
[0013]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空气节流阀还包括有密封圈。由滑移腔的底壁向下继续延伸出有一用来置入密封圈的容纳腔。当启闭针相对于插配通道被插配到位后,密封圈内置于容纳腔中,且同时套设于启闭针上。密封圈被弹性地挤压于弹性件和容纳腔的底壁之间,其发生自适应性弹性形变以实现对启闭针外侧壁的密封。
[0014]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空气节流阀还包括有锁紧螺母。锁紧螺母布置于旋钮和阀盖之间,且借由螺纹副旋合于阀盖上。当空气节流阀被调节到位后,持续地旋动锁紧螺母直至其完全与旋钮相顶触,旋钮的周向旋转自由度即得到限制。
[0015]相较于传统设计结构的空气节流阀,在本技术所公开的技术方案中,当执行对节流通道流通截面的调整时,仅启闭针进行轴向位移运动,而用来驱动启闭针的螺杆在滑移块的配合作用下仅执行周向旋转运动即可,其始终保持其轴向相对高度位置不变。如此一来,一方面,在执行流量调节进程中,旋钮和阀体之间的间距值始终保持不变,从而有效地降低了对阀体上方操作空间高度值的要求;另一方面,鉴于在驱动启闭针的进程中螺杆仅执行周向旋转运动,从而必然不会出现随着调节流量进程的推进其外露长度增加现象的发生,进而利于进行观瞻,且尽可能地降低了操作人员收到磕碰或扯挂风险出现的几率。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是现有技术中高压空气节流阀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中空气节流阀第一种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0019]图3是图2的A

A剖视图。
[0020]图4是本技术空气节流阀第一种实施方式中阀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本技术空气节流阀第一种实施方式中阀盖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6是本技术中空气节流阀第二种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0023]图7是本技术中空气节流阀第三种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0024]图8是本技术空气节流阀第三种实施方式中阀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9是本技术中空气节流阀第四种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0026]图10是图9的B

B剖视图。
[0027]1‑
阀体;11

阀座;111

进气口;112

过渡腔;113

出气口;114

插配通道;115

节流通道;116

滑移腔;1161

容纳腔;12

阀盖;121

容纳凹槽;13

螺栓组件;2

启闭针;3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节流阀,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阀体、启闭针、滑移块、螺杆以及旋钮;所述阀体为分体式结构,其包括有对接为一体的阀座和阀盖;在所述阀座内设有进气口、过渡腔、出气口、插配通道、节流通道以及滑移腔;所述过渡腔成型于所述阀座内部;所述进气口由所述阀座的外侧壁向内延伸而成,且直至与所述过渡腔相贯通;所述出气口由所述阀座的底壁向上延伸而成,且经由所述节流通道以实现与所述过渡腔的贯通;所述滑移腔位于所述过渡腔的正上方,且由所述阀座的顶壁向下延伸而成;所述插配通道由所述滑移腔的底壁继续向下延伸而成,且直至与所述过渡腔相贯通;所述启闭针被装配于所述插配通道内,且在所述滑移块、所述螺杆以及所述旋钮的协同作用进行轴向位移运动,以进入或脱出所述节流通道;所述滑移块用来嵌入所述启闭针,且内置于所述滑移腔中,且可沿着上下方向自由地进行滑动;所述旋钮布置于所述阀盖的正上方,且与所述螺杆铆固为一体;当旋动所述旋钮时,所述螺杆绕其中心轴线进行周向旋动,且其相对高度位置始终保持于定值,所述螺杆借由螺纹副以实现对所述滑移块的轴向位移驱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节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通道由所述出气口的顶壁继续向上延伸而成,且直至与所述过渡腔相贯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节流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限位销;由所述螺杆的周侧壁向外延伸出有一环形限位凸缘,相对应地,由所述阀盖的顶壁向下延伸出有用来沉放所述限位凸缘的容纳凹槽;当所述螺杆相对于所述阀盖被插配到位后,所述环形限位凸缘正顶触于所述容纳凹槽的底壁上,所述限位销插设、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战峰
申请(专利权)人:李战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