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0996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2 23:56
本申请公开的微通道换热器包括换热管和翅片,所述换热管和/或所述翅片的至少部分表面覆设有吸湿性胶体,所述吸湿性胶体pH处于6~8且对金属表面具有粘附性,其可直接覆设与所述换热器的至少部分表面,所述吸湿性胶体包括氧化锌凝胶。括氧化锌凝胶。括氧化锌凝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换热器


[0001]本申请涉及换热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换热器。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换热器在换热系统运行中由于表面温度低,当低于露点温度时其表面可能产生冷凝水,甚至于可能结霜,进而影响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因此相关换热器需要除湿处理,相关技术中对换热器表面吸湿处理采用锂盐类干燥剂或硅胶吸湿材料,但是锂盐类干燥剂对金属表面不友好,硅胶类吸湿材料不具有粘性,因此需要额外添加粘接剂使其粘接于换热器表面,综上,相关技术中的换热器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换热器,其包括第一集流管、第二集流管、多个换热管以及翅片,所述换热管的一端连接于第一集流管,所述换热管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集流管,所述翅片连接于相邻换热管之间,所述第一集流管的内腔、第二集流管的内腔以及多个换热管的内腔相连通;
[0004]其中,所述换热器的至少部分表面覆设有吸湿性胶体。
[0005]本申请的换热器的至少部分表面覆设有吸湿性胶体材料,所述吸湿性胶体材料由于自身对金属表面具有粘性可以直接覆设于金属表面。...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器,其包括第一集流管、第二集流管、多个换热管以及翅片,所述换热管的一端连接于第一集流管,所述换热管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集流管,所述翅片连接于相邻换热管之间,所述第一集流管的内腔、第二集流管的内腔以及多个换热管的内腔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的至少部分表面覆设有吸湿性胶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的至少部分表面覆设有吸湿性胶体,和/或,所述翅片的至少部分表面覆设有吸湿性胶体。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湿性胶体为硅溶胶或氧化锌凝胶。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硅溶胶的溶质为纳米级的二氧化硅,所述纳米级的二氧化硅的孔径为8nm~15nm;或,所述氧化锌凝胶的溶质为纳米级的氧化锌。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湿性胶体的pH介于6~8之间,所述吸湿性胶体的覆设厚度为0.07mm~1mm。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湿性胶体的覆设厚度为0.075mm~0.1mm。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流管和所述第二集流管相平行,所述第一集流管和所述第二集流管均具有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静黄海黄宁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