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致命发射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07955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2 23: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发射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非致命发射器,包括枪托,枪托底部左侧固定连接有握把,枪托底部在握把左侧设置有扳机,枪托左侧固定连接有装弹座,装弹座底部左侧铰链铰接有装弹头,装弹座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块,安装块顶部滑动连接有瞄准镜,装弹头左侧中部固定连接有枪头,枪头顶部固定连接有散热盖,枪头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枪头左侧固定连接有散热管。该非致命发射器,当需要进行换弹时,向右拉动拉板,此时拉板带动移动块向右移动,在定位块移动时,定位块顶部的卡块向中部进行转动,使卡块与卡槽分离,从而可以将装弹座和装弹头分离,使装弹更为快速,可以节约了上弹的时间,从而使该装置在使用时实用性更强。从而使该装置在使用时实用性更强。从而使该装置在使用时实用性更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非致命发射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射器
,具体为非致命发射器。

技术介绍

[0002]非致命性武器是属于新概念武器一类,通常是相对传统武器而言,不会直接产生致命性人员死亡、装备毁灭和生态环境的破坏,而是通过特定的技术手段“软杀伤、软破坏”,使敌方作战能力丧失和削弱的“人道性”武器。通过打击人的易损部位和破坏装备而达到迫使敌方就范或阻止其行动的目的,同时又将人员的死亡及装备设施的破坏降到最低限度的手段,非致命武器的产生和发展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自然产物,尤其是军事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和现代军事战略理论相结合的必然结果,按用途,分为反装备和反人员两大类。用于反装备非致命武器主要有超级润滑剂、材料脆化剂、超级腐蚀剂、超级黏胶以及动力系统熄火弹等。反人员非致命武器主要有化学失能剂、刺激剂、黏性泡沫等。非致命武器技术的发展将为未来军事行动提供更多的选择。
[0003]现有的非致命发射器在进行换弹时较为繁杂,无法进行快速进行换弹,在使用时非常不方便,同时在进行射击时,由于未设置有支撑机构,导致在射击时支撑不够稳定,容易使射击出现失误,同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非致命发射器,包括枪托(1),其特征在于:所述枪托(1)底部左侧固定连接有握把(2),所述枪托(1)底部在握把(2)左侧设置有扳机(3),所述枪托(1)左侧固定连接有装弹座(4),所述装弹座(4)底部左侧铰链铰接有装弹头(5),所述装弹座(4)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块(8),所述安装块(8)顶部滑动连接有瞄准镜(9),所述装弹头(5)左侧中部固定连接有枪头(6),所述枪头(6)顶部固定连接有散热盖(7),所述枪头(6)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12),所述枪头(6)左侧固定连接有散热管(10),所述散热管(10)左端螺纹连接有消音管(11),所述安装块(8)右侧中部设置有换弹机构(13),所述支撑架(12)内设置有调整机构(15),所述调整机构(15)内设置有支撑机构(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致命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弹机构(13)包括有拉板(131)、移动块(132)、固定块(133)、固定板(134)、伸缩弹簧(135)、固定盘(136)、固定销(137)、卡块(138)、卡槽(139)和定位块(140),所述拉板(131)滑动连接于安装块(8)内右侧,所述固定块(133)固定连接于安装块(8)内背面内壁靠近左侧,所述伸缩弹簧(135)固定连接于固定块(133)右侧中部,所述固定板(134)固定连接于伸缩弹簧(135)右端,所述移动块(132)固定连接于固定板(134)底部,所述定位块(140)固定连接于移动块(132)左侧,所述固定盘(136)固定连接于定位块(140)顶部中间,所述固定销(137)固定连接于安装块(8)内在定位块(140)后方,所述卡块(138)前端铰链铰接于固定盘(136)顶部,所述卡槽(139)开设于装弹头(5)顶部右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致命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机构(15)包括有滑轮(151)、移动杆(152)、调节腔(153)、调节弹簧(154)、按钮(155)和调节座(141),所述滑轮(151)滑动连接于支撑架(12)右侧内壁,所述移动杆(152)转动连接于滑轮(151)左侧中部,所述调节腔(153)开设于移动杆(152)内正面顶部,所述调节弹簧(154)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錡骆祖元莫建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新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