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沈文霞专利>正文

一种包缠纱的生产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90581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2 23: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包缠纱的生产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选取绢丝绵球,绢丝绵球拉直后经拉断、开松、梳理、精梳后进行染色,其中,绢丝绵球的纤维长度为8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包缠纱的生产加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领域,具体讲是一种包缠纱的生产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羊毛作为一种高档原料,有天然的特性,全羊毛衣服有保暖,抗菌,穿着舒适等很多优点,但是也有很多缺点例如抗起球效果差,纱线不光洁,毛羽多,纱线强力低。近年来羊毛的需求不断上升,羊毛的价格居高不下,有的加工厂为了降低成本,采用羊毛混纺的产品来代替全羊毛的产品,这样纱线既能充分发挥化纤原料的性能,又能发挥羊毛的性能,纱线的强力也大大提高了,化纤的比例一般很高,失去了羊毛蓬松等一些特点,无形中降低了最终成品的品质,同时组合纤维长度离散大,容易起毛起球,毛羽多的问题还是没有实质性的解决,衣服穿着不久,表面就发毛,羊毛纠缠在一起后,就容易形成毛粒,降低了羊毛衫的服用性能;另外毛羽多也不利于后道的织造。有的厂家虽然采用紧密纺工艺,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抗起球效果,降低了纱线中的毛羽,但是紧密纺作为高档设备生产羊毛化纤混纺产品,生产成本没有降低反而上升,没有达到降低成本的最基本要求。所以对于羊毛混纺产品,要生产一种纱线,一方面纱线表面光洁,毛羽少,抗起球效果好,另一方面还要有羊毛的基本特性等要求的纱线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既满足纱线表面光洁、毛羽少,抗起球效果好又具有羊毛基本特性的包缠纱的生产加工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包缠纱的生产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5]第一步,原料选择,羊毛尽量选择长度长的,化纤使用长丝,而且为了降低纱线中化纤的比例,在能适应纺纱的前提下,化纤的旦数越小越好;
[0006]第二步,毛条经过混条、头道针梳、二道针梳、三道针梳、四道针梳工序,将羊毛纤维并合再经过牵伸形成羊毛条,梳理羊毛条,使羊毛条尽量顺直,并将羊毛条逐渐拉细到所需要的克重形成粗纱,其中,混条和头道针梳的并合根数不少于8根,牵伸倍数不高于9倍。二道针梳、三道针梳、四道针梳等各道的并合根数不少于4根,牵伸倍数不高于7倍,四道针梳机生产出来的四针条单根喂入粗纱机,粗纱机的牵伸倍数不高于12倍,粗纱的回潮率不超过23%,含油率不超过1.2%,粗纱生产后放在回潮间里回潮不低于5小时,粗纱在细纱机上的牵伸倍数为15~30倍;
[0007]第三步,细纱采用两根长丝和一根粗纱喂入,两根长丝分别从长丝管中退绕下来后,经过导纱钩和张力架,再经过导纱钩和张力压辊,由张力压辊控制长丝的伸长率,两根长丝经过前后两组两个槽的导轮,再沿着前皮辊与后中罗拉牵伸后的粗纱一起到达前罗拉处,再长丝与粗纱纤维并合,通过导纱钩和钢丝钩的回转加捻成细纱并卷绕在细纱管上;
[0008]第四步,蒸纱定型处理,蒸纱温度要不低于70℃,蒸纱后的细纱放在车间里平衡回潮至少6小时;
[0009]第五步,对于单纱交货的纱线进行上蜡处理后卷绕在筒管上;对于股线交货的纱线,再进行并线,并线后放在回潮间放置5小时以上,并线后的纱线加上合适的捻度并且上蜡后卷绕在筒管上。
[0010]本专利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采用长度较长的原料,长度长的原料,一根纱线中纤维两头露在外面的要少,纱线就不容易起毛起球,降低纱线中的毛羽;另外一方面,采用紧密纺、赛罗纺等纺纱工艺,它分别是通过负压或两根纱线将毛羽裹在纱线中,纱线的强力有提高,满足羊毛的基本特性。
[0011]作为优选,第一步中羊毛的豪特长度不低于65mm,化纤的旦数越小越好,要求在10D~100D之间。长度短的羊毛不利于降低纱线的毛羽,化纤使用长丝而不使用短纤维,为了降低纱线中化纤的比例,化纤的旦数越小越好。
[0012]作为优选,第三步中上机前需要调节导轮的位置,使两根分开长丝成赛络纺形式出条纺纱,羊毛在两根长丝的中间位置,纱的捻度可以在相同的全羊毛纱支的基础上降低5~20%。一方面保证手感,同时这样两根长丝就将羊毛纤维包裹在中间,理论上是只有两根长丝加了捻度,而纱线中的羊毛纤维没有捻度,呈完全平行的状态,由于长丝没有毛羽,所以这样生产出来的纱线同样很毛羽少,光洁而且圆润,由于长丝的强力很高,生头后,细纱基本上没有断头。
[0013]进一步的,细纱络筒在正常同纱支的基础上收紧5%范围的棉结和长粗节细节通道,同时络筒时的张力适当放松。使筒子成形良好,便于退绕。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5]实施例
[0016]一种包缠纱的生产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7]第一步,原料选择,羊毛尽量选择长度长的,化纤使用长丝,羊毛的豪特长度不低于65mm,化纤的旦数越小越好,控制在在10D~100D之间;
[0018]第二步,毛条经过混条、头道针梳、二道针梳、三道针梳、四道针梳工序,将羊毛纤维并合再经过牵伸形成羊毛条,梳理羊毛条,使羊毛条尽量顺直,并将羊毛条逐渐拉细到所需要的克重形成粗纱,其中,混条和头道针梳的并合根数不少于8根,牵伸倍数不高于9倍。二道针梳、三道针梳、四道针梳等各道的并合根数不少于4根,牵伸倍数不高于7倍,四道针梳机生产出来的四针条单根喂入粗纱机,粗纱机的牵伸倍数不高于12倍,为了整过工序的正常生产,在混条和头道针梳上喷入适量的和毛油,抗静电剂等油水混合物,粗纱的回潮率不超过23%,含油率不超过1.2%,粗纱生产后放在回潮间里回潮6小时,粗纱在细纱机上的牵伸倍数为15~30倍,粗纱重量太重的话,在生产细的纱线时,牵伸倍数太大,浮游纤维不容易控制,纱线的条干不匀;粗纱重量轻,牵伸倍数太小的话,粗纱退绕速度快,加上纤维抱合力差,在退绕时容易有意外伸长,甚至断头,同样会造成条干不匀;
[0019]第三步,细纱采用两根长丝和一根粗纱喂入,两根长丝分别从长丝管中退绕下来后,经过导纱钩和张力架,再经过导纱钩和张力压辊,由张力压辊控制长丝的伸长率,两根长丝经过前后两组两个槽的导轮,再沿着前皮辊与后中罗拉牵伸后的粗纱一起到达前罗拉处,再长丝与粗纱纤维并合,通过导纱钩和钢丝钩的回转加捻成细纱并卷绕在细纱管上;上
机前调节导轮的位置,使两根分开长丝成赛络纺形式出条纺纱,羊毛在两根长丝的中间位置,纱的捻度可以在相同的全羊毛纱支的基础上降低5~20%。一方面保证手感,同时这样两根长丝就将羊毛纤维包裹在中间,理论上是只有两根长丝加了捻度,而纱线中的羊毛纤维没有捻度,呈完全平行的状态,由于长丝没有毛羽,所以这样生产出来的纱线同样很毛羽少,光洁而且圆润,由于长丝的强力很高,生头后,细纱基本上没有断头;。
[0020]第四步,蒸纱定型处理,蒸纱温度为80℃,蒸纱后的细纱放在车间里平衡回潮8小时;
[0021]第五步,对于单纱交货的纱线进行上蜡处理后卷绕在筒管上;对于股线交货的纱线,再进行并线,并线后放在回潮间放置5小时以上,并线后的纱线加上合适的捻度并且上蜡后卷绕在筒管上。由于长丝的存在,细纱的条干也较正常的纱线均匀,纱疵很少,所以细纱络筒在正常同纱支的基础上收紧5%范围的棉结和长粗节细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缠纱的生产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选取绢丝绵球,绢丝绵球拉直后经拉断、开松、梳理、精梳后进行染色,其中,绢丝绵球的纤维长度为80

120mm,然后将染色后的绢丝纤维经梳理、并条、粗纱、细纱工序形成绢丝纤维细纱;第二步,选取羊毛的长度为55

70mm,毛条经过混条后,经头道针梳、二道针梳、三道针梳、四道针梳工序,将羊毛纤维并合再经过牵伸形成羊毛条,梳理羊毛条,使羊毛条尽量顺直,并将羊毛条逐渐拉细到所需要的克重形成粗纱,其中,混条和头道针梳的并合根数不少于8根,牵伸倍数不高于8倍。二道针梳、三道针梳、四道针梳等各道的并合根数不少于4根,牵伸倍数不高于6倍,四道针梳机生产出来的四针条单根喂入粗纱机,粗纱机的牵伸倍数不高于12倍,粗纱的回潮率不超过20%,含油率不超过1.2%,粗纱生产后放在回潮间里回潮不低于5小时,粗纱在细纱机上的牵伸倍数为15

30倍;第三步,细纱采用两根绢丝纤维细纱和一根粗纱喂入,绢丝纤维细纱经退绕后过导纱钩和张力架,再经过导纱钩和张力压辊,由张力压辊控制绢丝纤维细纱的伸长率,两根绢丝纤维经过前后两组两个槽的导轮,再沿着前皮辊与后中罗拉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文霞
申请(专利权)人:沈文霞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