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抗裂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90418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2 23:49
本申请涉及一种高强抗裂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砂子50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强抗裂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混凝土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高强抗裂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当今的基础建设中,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施工工艺的迭代,水泥混凝土已成为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建筑材料之一。但混凝土在过去常常被人们看成是浅显的技术,甚至认为一份水泥三份砂子七份石子加些水拌一拌便是混凝土,没有什么技术可谈。然而近几十年来,随着现代技术对混凝土性能要求的提高,混凝土无论是在材料性能上,还是在施工工艺上,都有了很大的飞跃。混凝土组分增加所带来的复杂性,以及施工技术的迭代,使得它逐步发展成为一门系统的科学技术。
[0003]相关技术中的混凝土包括骨料、纤维填料和水泥浆,在混凝土中,砂、石起骨架作用,称为骨料;水泥与水形成水泥浆,水泥浆包裹在骨料表面并填充其空隙,纤维填料则是起到连接加强作用。在硬化前,水泥浆起润滑作用,赋予拌合物一定和易性,便于施工,水泥浆硬化后,则将骨料胶结成一个坚实的整体。
[0004]但上述技术中的纤维填料与骨料和水泥浆间的结合效果较差,在受外力作用时,纤维填料与骨料和水泥浆之间的结合关系容易被破坏,继而无法起到较好的增强效果,混凝土的强度和抗裂能力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抗裂性能,本申请提供一种高强抗裂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高强抗裂混凝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高强抗裂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砂子500
r/>600份;细石400

600份;水泥300

600份;粉煤灰50

100份;水130

140份;增强剂0.5

1.5份;改性纤维填料100

150份;所述改性纤维填料由以下步骤制备获得:a、预处理:将涤纶纤维与玻璃纤维加热混合后,真空冷冻干燥,制得混合纤维;b、改性:将混合纤维、改性溶胶和偶联剂加热混合,即可制得改性纤维填料;所述改性溶胶由混合树脂和填料组成;所述混合树脂由超支化聚丙烯酸酯、氨基树脂、聚丁二烯环氧树脂组成。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改性纤维填料在经混合树脂改性后,其表面包覆结合有大量支化程度较高的复合树脂纤维,配合填料的改性附着,其分散填充性和表面结合力大大增强。改性纤维填料与水泥和骨料混合时,在骨料与水泥间交联形成致密复杂的立体网状结构,立体网状结构层层堆叠交联在骨料的外表面上并与相邻骨料粘结,增强了骨料间的锁结力,骨料间可相互承重分散受力的同时,结构更为密实,继而显著增加了混凝土的强度和抗裂性能,且混凝土通过改性纤维填料的加入,赋予混凝土一定的微变形能力和抗拉应力,其抗裂性能进一步得到保障。
[0008]优选的,所述混合树脂由超支化聚丙烯酸酯、氨基树脂、聚丁二烯环氧树脂按重量比1:(0.3

0.5):(0.2

0.3)组成。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上述配比超支化聚丙烯酸酯、氨基树脂、聚丁二烯环氧树脂混合制成的混合树脂,能够通过三者间的协同增效,形成与水泥和骨料结合程度较高的复合网状结构,包覆结合在骨料表面的复合网状结构能通过彼此堆叠黏连,增强了骨料间锁结力的同时,骨料间结构更为密实,继而保障了混凝土的强度和抗裂性能。
[0010]优选的,所述改性纤维填料中涤纶纤维与玻璃纤维按重量比1:(0.2

0.3)混合。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优选混合纤维的各组分配比,分散交联程度更高,且涤纶纤维与玻璃纤维在经加热、冷冻干燥后,其结合性能较强,继而与混合树脂和填料充分结合改性后,可保障立体网状结构的复杂程度和致密性,继而提高了混凝土的强度和抗裂性。
[0012]优选的,所述混合纤维与改性溶胶和偶联剂按重量比1:(0.5

0.8):(0.1

0.2)组成。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优选混合纤维与改性溶胶和偶联剂的配比,保障了混合纤维与改性溶胶的结合效果,继而形成的交联网状结构更为致密复杂,多层网状结构包覆黏连在骨料间,赋予了混凝土较高的强度和优良的抗裂性能。
[0014]优选的,所述改性溶胶由混合树脂和填料按重量比1:(0.1

0.2)组成。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优选混合树脂和填料的配比,保障了改性溶胶改性效果的同时,提高了交联网状结构表面的结合力,继而骨料间的锁结力更强,且搭接结构更为密实稳固。
[0016]优选的,所述偶联剂由聚二甲基硅氧烷、十二烷基磺酸钠和甲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述组分的偶联剂,能够使得活性基团可以快速高效的结合到混合纤维表面的同时,可与混合树脂中的基体进一步结合反应,继而在多层网状复合结构间形成一个能传递应力界面层,赋予了混凝土较高的强度和优良的抗裂性能。
[0018]优选的,所述填料由纳米二氧化硅微粉、硅藻土和高岭土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述组分填料,其对改性纤维填料表面附着力的提升效果较好,且复合网状结构包覆在骨料表面时,附着在复合网状结构表面的填料能与骨料搭接配合,继而提高了骨料间的内磨阻力,保障了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和强度。
[0020]优选的,所述增强剂由硬脂酸钙、水玻璃和硫酸铝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述组分的增强剂,可在复合网状结构表面形成大量的结合基团,继而增强了复合网状结构间的交联结合程度,保障了混凝土的强度和抗裂性能。
[0022]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高强抗裂混凝土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
种高强抗裂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先将细石、砂子、水泥、水、粉煤灰和改性纤维填料按对应重量份数混合,制得混合料;S2、再将混合料与增强剂按对应重量份数混合,即可制得高强抗裂混凝土。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述制备方法步骤较为简单,各项条件易于达到的同时,无需加热等特殊条件,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且制得的混凝土性能稳定,因此适用于产业化生产。
[0024]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申请通过改性纤维填料的添加,在骨料的外侧包覆形成立体网状结构,立体网状结构相互交联穿插并与水泥粘结,增强了骨料间锁结力的同时,骨料间可相互承重分散受力,且结构更为密实,继而显著增加了混凝土的强度和抗裂性能;2、本申请的混合树脂能够通过三者间的协同作用,在骨料外侧包覆形成有支化程度较高的复合网状结构,复合网状结构彼此堆叠黏连填充,增强了骨料间的锁结力,继而保障了混凝土的强度和抗裂性能;3、本申请的工艺较为简易,且各项条件易于控制和达到,且无需加热等特殊条件,因而有利于以较低的成本去大批量生产得到性能稳定的高抗裂性混凝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抗裂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砂子500

600份;细石400

600份;水泥 300

600份;粉煤灰50

100份;水 130

140份;增强剂 0.5

1.5份;改性纤维填料 100

150份;所述改性纤维填料由以下步骤制备获得:a、预处理:将涤纶纤维与玻璃纤维加热混合后,真空冷冻干燥,制得混合纤维;b、改性:将混合纤维、改性溶胶和偶联剂加热混合,即可制得改性纤维填料;所述改性溶胶由混合树脂和填料组成;所述混合树脂由超支化聚丙烯酸酯、氨基树脂、聚丁二烯环氧树脂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抗裂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树脂由超支化聚丙烯酸酯、氨基树脂、聚丁二烯环氧树脂按重量比1:(0.3

0.5):(0.2

0.3)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抗裂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纤维填料中涤纶纤维与玻璃纤维按重量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凡昌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浦盈混凝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