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冷水高效脱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90374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2 2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冷水高效脱气装置,涉及发电机转子的内冷领域,包括筒体,具有中空腔;所述筒体上开设有与所述中空腔相通的入口和出口,所述入口位于所述出口上方;脱气件,设置在所述中空腔内且填充部分所述中空腔;由所述入口进入所述中空腔内的内冷水自由落体碰撞在所述脱气件上并渗透从所述出口流出;和排气口,开设在所述筒体上并位于所述脱气件的上方,内冷水碰撞在所述脱气件上使得内冷水中含有的气体脱离从所述排气口排出;通过在内冷水管道上单独设置本脱气装置,利用脱气件解决了发电机转子水携带饱和酸性气体的问题,使得酸性气体进入水中后立即从水中再次分离出去,从而使得水质酸根离子降到最小浓度。从而使得水质酸根离子降到最小浓度。从而使得水质酸根离子降到最小浓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冷水高效脱气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发电机转子的内冷领域,具体为一种内冷水高效脱气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转子冷却水出水装置见图1,主要由环形汇水箱101,转子出水结构102,密封环103,底座104及内冷水管道105组成,转子出水结构102在发电机运行中为高速旋转,内冷水以离心方式甩出后经汇水箱101底部排水孔所接的内冷水管道105输送至转子内冷水箱(未画出),汇水箱101的水在排出过程中会产生一定负压,外部空气将经过密封环103进入汇水箱101,再随排水一起输送到转子内冷水箱。
[0003]但是由于空气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碳等酸性气体,内冷水甩出过程中呈离散状态,因此可以连续不断的、以最大饱和状态的从密封环103处吸进空气,这使得发电机转子内冷水中的二氧化碳基本达到了饱和状态;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使得转子内冷水箱中的内冷水pH值下降,从而导致转子空心铜线产生严重腐蚀;经检测,内冷水中铜离子含量超过国家标准6倍以上,其沉积物引发空心导线堵塞、导线过热,严重威胁发电机的安全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高效脱气装置,使转子内冷水中混入的空气在进入内冷水箱之前被基本脱除,以降低酸性气体对内冷水pH值的影响。
[0005]本技术提出的具体方案如下:
[0006]一种内冷水高效脱气装置,包括
[0007]筒体,具有中空腔;所述筒体上开设有与所述中空腔相通的入口和出口,所述入口位于所述出口上方;
[0008]脱气件,设置在所述中空腔内且填充部分所述中空腔;由所述入口进入所述中空腔内的内冷水自由落体碰撞在所述脱气件上并渗透从所述出口流出;和
[0009]排气口,开设在所述筒体上并位于所述脱气件的上方,内冷水碰撞在所述脱气件上使得内冷水中含有的气体脱离从所述排气口排出。
[0010]进一步的,所述脱气件包括叠加设置的阻气环和水篦子,内冷水自由落体碰撞到所述阻气环后再从所述水篦子渗透排出。
[0011]进一步的,所述水篦子的水流量流通值大于所述入口处水流量流通值。
[0012]进一步的,所述排气口处连接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上设置有排气控制阀。
[0013]进一步的,所述筒体的入口处设置有第一法兰连通盘,所述筒体的出口处设置有第二法兰连通盘,所述筒体通过所述第一法兰连通盘和所述第二法兰连通盘与内冷水管道连通。
[0014]进一步的,所述筒体上还设置有与中空腔相通的溢流管,所述溢流管的入口端位于所述脱气件上方,所述溢流管的出口端位于所述脱气件下方。
[0015]采用本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有益效果为:
[0016]通过在内冷水管道上单独设置本脱气装置,利用脱气件解决了发电机转子水携带饱和酸性气体的问题,使得酸性气体进入水中后立即从水中再次分离出去,从而使得水质酸根离子降到最小浓度,pH值尽量保证在接近7.0;如果再辅助采取其他提高pH值的措施,就能保证pH值达到微碱性范围,达到了降低空心铜线腐蚀,防止腐蚀沉积物堵塞通流水路的情况,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现有技术中内冷水的供应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方案高效脱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其中:10筒体、11第一法兰连通盘、12第二法兰连通盘、20脱气件、21阻气环、22水篦子、30排气管、31排气控制阀、40溢流管、101汇水箱、102转子出水结构、103密封环、104底座、105内冷水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002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内冷水高效脱气装置,将该脱气装置安装在内冷水管道105上,使得通过内冷水管道105的内冷水能够被该脱气装置进行脱气处理,从而达到降低内冷水中的酸性气体含量、使得水质中酸根离子降到最小浓度的目的。
[0022]具体的,参见图2,高效脱气装置包括筒体10,该筒体10具有中空腔;在筒体10上开设有与中空腔相通的入口和出口,入口位于出口上方;这里的入口与出口分别与内冷水管道105连通,使得内冷水管道105的内冷水能够经过入口进入到筒体10的中空腔,然后从出口流出。
[0023]在中空腔内设置有脱气件20,该脱气件20设置在中空腔内且填充部分中空腔;这样由入口进入中空腔内的内冷水将会在自由落体的运动中碰撞在脱气件20,然后渗透再从出口流出;内冷水在进入入口之前,已经充分地吸收了空气中的如二氧化碳等酸性气体,但是在和脱气件20进行碰撞后,使得内冷水中的相关气体(包括被吸收的二氧化碳等酸性气体)立即从内冷水中再次分离出去,从而使得内冷水中酸根离子降到最小浓度,最后再从出口流出到转子内冷水箱(未画出)。
[0024]为了保证空气的顺利外排,在筒体10上还开设有排气口,排气口开设在筒体10上并位于脱气件20的上方,内冷水碰撞在脱气件20上使得内冷水中含有的气体脱离从排气口排出。
[0025]通过以上设置解决了发电机转子内冷水携带饱和酸性气体的问题,使得酸性气体进入水中后立即从水中再次分离出去,从而使得水质酸根离子降到最小浓度,pH值尽量保证在接近7.0;再辅助采取其他提高pH值的措施,就能保证pH值达到微碱性范围,达到了降低空心铜线腐蚀,防止腐蚀沉积物堵塞通流水路的情况,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0026]本实施例中,脱气件20包括叠加设置的阻气环21和水篦子22,内冷水自由落体碰撞到阻气环21后再从水篦子22处渗透排出。
[0027]可选的,水篦子22的水流量流通值大于入口处水流量流通值;用于保证内冷水的
顺利流通,避免出现内冷水在筒体10聚集的情况出现。
[0028]可选的,水篦子22的通流值为入口处内冷水水流量的1.8倍。
[0029]本实施例中,排气口处连接有排气管30,并且排气管30上设置有排气控制阀31;出现异常时可关闭排气控制阀31,从而保证机组安全运行。
[0030]本实施例中,为了易于拆卸调整,同时为了方便阻气环21的安装,在筒体10的入口处设置有第一法兰连通盘11,筒体10的出口处设置有第二法兰连通盘12,筒体10通过第一法兰连通盘11和第二法兰连通盘12与内冷水管道105连通。
[0031]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机组的安全性,避免出现筒体10的内冷水汇集的情况,在筒体10上还设置有与中空腔相通的溢流管40,溢流管40的入口端位于脱气件20上方,溢流管40的出口端位于脱气件20下方。
[0032]溢流管40作为最后的保险措施,一旦出现脱气件20堵塞的情况,在筒体10内中的内冷水逐渐汇集,汇集到一定高度后将自动从溢流管40流出以绕过脱气件20;保证机组的安全运行。
[0033]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冷水高效脱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10),具有中空腔;所述筒体(10)上开设有与所述中空腔相通的入口和出口,所述入口位于所述出口上方;脱气件(20),设置在所述中空腔内且填充部分所述中空腔;由所述入口进入所述中空腔内的内冷水自由落体碰撞在所述脱气件(20)上并渗透从所述出口流出;和排气口,开设在所述筒体(10)上并位于所述脱气件(20)的上方,内冷水碰撞在所述脱气件(20)上使得内冷水中含有的气体脱离从所述排气口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冷水高效脱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气件(20)包括叠加设置的阻气环(21)和水篦子(22),内冷水自由落体碰撞到所述阻气环(21)后再从所述水篦子(22)渗透排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冷水高效脱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篦子(22)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平马伟宜谭德明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捷成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