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制细菌增殖的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90348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2 23:48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抑制细菌增殖的系统,包括电场发生装置,电场发生装置包括:至少一组电极对、脉冲电压发生器和控制器,脉冲电压发生器与所述至少一组电极对电连接;控制器与所述脉冲电压发生器、所述至少一组电极对电连接,用于对所述脉冲电压发生器向各组所述电极对输出的脉冲电信号进行控制,使得各组所述电极对在所述目标生物组织区域形成的目标电场的频率在设计频率范围内、且使得所述目标电场在所述目标生物组织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区域的强度在设计强度范围内,以抑制所述目标生物组织区域内的细菌增殖;本申请实施例实现了通过电场作用细菌的处理方式,有利于破坏细菌的有丝分裂,阻止细菌的增殖,破坏细菌的活性。破坏细菌的活性。破坏细菌的活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抑制细菌增殖的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选择性破坏局部区域内的快速分裂的细菌领域,具体而言,本申请涉及一种抑制细菌增殖的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活体(例如细胞培养物、微生物、真菌、藻类、植物细胞等等)都通过细胞分裂增殖。微生物可以包括细菌、支原体、酵母、原生动物以及其它单细胞生物等等。
[0003]真核细胞分裂的过程称为有丝分裂,有丝分裂包含细微的截然不同的时期。
[0004]在减数分裂中,细胞进行了第二次分裂,这包括姐妹染色体沿纺锤丝向细胞相反两极的分离,随后是卵裂沟的形成和细胞分裂。然而,这种分裂之前并没有染色体复制,因而产生单倍体生殖细胞,所述生殖是指活的、能够增殖的细胞。细菌还通过染色体复制分裂,随后进行细胞分离。
[0005]目前现有技术中,还没有针对性抑制细菌增殖的系统和控制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申请针对现有方式的缺点,提出一种抑制细菌增殖的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0007]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抑制细菌增殖的系统,包括:电场发生装置;
[0008]电场发生装置包括:
[0009]至少一组电极对,用于按照设计方式设置于目标生物组织区域;
[0010]脉冲电压发生器,与至少一组电极对电连接;
[0011]控制器,与脉冲电压发生器、至少一组电极对电连接,用于对脉冲电压发生器向各组电极对输出的脉冲电信号进行控制,使得各组电极对在目标生物组织区域形成的目标电场的频率在设计频率范围内、且使得目标电场在目标生物组织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区域的强度在设计强度范围内,以抑制目标生物组织区域内的细菌增殖;
[0012]设计频率范围为不小于2兆赫兹、且不大于50兆赫兹;设计强度范围为不小于0.1伏特每厘米、且不大于10伏特每厘米。
[0013]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抑制细菌增殖的系统还包括:
[0014]抗细菌药剂,用于被释放在目标生物组织区域,以抑制目标生物组织区域内的细菌增殖。
[0015]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至少一组电极对与脉冲电压发生器、控制器电连接;脉冲电压发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
[0016]控制器还用于控制目标电场在第一时间段内具有第一方向的电场,在第二时间段内具有第二方向的电场,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反。
[0017]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场发生装置包括至少两组电极对;至少两组电极对与脉冲电压发生器、控制器电连接;脉冲电压发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
[0018]控制器还用于控制目标电场依次具有第一方向的电场和第二方向的电场,或者同
时具有第一方向的电场和第二方向的电场,并控制第一方向的电场和第二方向的电场的强度和/或方向。
[0019]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抑制细菌增殖的系统包括下述至少一项:
[0020]设计频率范围为不小于10兆赫兹、且不大于20兆赫兹;
[0021]设计强度范围为不小于2伏特每厘米、且不大于6伏特每厘米。
[0022]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抗细菌药剂通过直接被内服、直接被注射、或者被缓释剂包裹后被注射进目标生物组织区域内。
[0023]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抑制细菌增殖的系统的控制方法,应用于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抑制细菌增殖的系统,包括:
[0024]对脉冲电压发生器向各组电极对输出的脉冲电信号进行控制,使得各组电极对在目标生物组织区域形成的目标电场的频率在设计频率范围内、且使得目标电场在目标生物组织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区域的强度在设计强度范围内,以抑制目标生物组织区域内的细菌增殖;设计频率范围为不小于2兆赫兹、且不大于50兆赫兹;设计强度范围为不小于0.1伏特每厘米、且不大于10伏特每厘米;
[0025]抑制细菌增殖的系统包括电场发生装置,电场发生装置包括电连接的脉冲电压发生器和至少一组所述电极对。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对脉冲电压发生器向各组电极对输出的脉冲电信号进行控制,使得各组电极对在目标生物组织区域形成的目标电场的频率在设计频率范围内、且使得目标电场在目标生物组织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区域的强度在设计强度范围内,以抑制目标生物组织区域内的细菌增殖之前,还包括:
[0026]释放抗细菌药剂在目标生物组织区域;
[0027]当抗细菌药剂被释放在目标生物组织区域时,各组电极对在目标生物组织区域形成目标电场,使得在目标生物组织区域同时具有抗细菌药剂和目标电场,以共同抑制目标生物组织区域内的细菌增殖。
[0028]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对脉冲电压发生器向各组电极对输出的脉冲电信号进行控制,包括:
[0029]控制目标电场在第一时间段内具有第一方向的电场,在第二时间段内具有第二方向的电场,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反。
[0030]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对脉冲电压发生器向各组电极对输出的脉冲电信号进行控制,包括:
[0031]控制目标电场依次具有第一方向的电场和第二方向的电场,或者同时具有第一方向的电场和第二方向的电场,并控制第一方向的电场和第二方向的电场的强度和/或方向;
[0032]电场发生装置包括至少两组电极对;至少两组电极对与脉冲电压发生器电连接。
[003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34](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抑制细菌增殖的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所述抑制细菌增殖的系统包括电场发生装置,通过电场发生装置产生并向目标生物组织区域输出目标电场,抑制了目标生物组织区域内的细菌增殖,实现了通过电场作用细菌的处理方式,有利于破坏细菌的有丝分裂,阻止细菌的增殖,破坏细菌的活性。并且通过采用脉冲电压发生器,即采用脉冲电场来破坏细菌的有丝分裂,从而阻止细菌的增殖破坏其活性;由于脉冲电场比AC电场更复杂,同样的频率和电场强度,电场越复杂其破坏细菌有丝分裂的效果越好。
[0035](2)通过将抗细菌药剂作用和电场作用相结合的抑制细菌增殖的处理方式,使得在目标生物组织区域同时具有抗细菌药剂和目标电场,有利于提高细菌的杀死率,阻止细菌的增殖,破坏细菌的活性,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0036](3)通过控制目标电场在第一时间段内具有第一方向的电场,在第二时间段内具有第二方向的电场,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反,使得第一方向的电场和第二方向的电场的合电场能够覆盖整个目标生物组织区域,提高了治疗效果。
[0037](4)通过控制目标电场依次具有第一方向的电场和第二方向的电场,或者同时具有第一方向的电场和第二方向的电场,并控制第一方向的电场和第二方向的电场的强度和/或方向,使得第一方向的电场和第二方向的电场的合电场能够覆盖整个目标生物组织区域,提高了治疗效果。
[0038]本申请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39]本申请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抑制细菌增殖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场发生装置;所述电场发生装置包括:至少一组电极对,用于按照设计方式设置于目标生物组织区域;脉冲电压发生器,与所述至少一组电极对电连接;控制器,与所述脉冲电压发生器、所述至少一组电极对电连接,用于对所述脉冲电压发生器向各组所述电极对输出的脉冲电信号进行控制,使得各组所述电极对在所述目标生物组织区域形成的目标电场的频率在设计频率范围内、且使得所述目标电场在所述目标生物组织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区域的强度在设计强度范围内,以抑制所述目标生物组织区域内的细菌增殖;所述设计频率范围为不小于2兆赫兹、且不大于50兆赫兹;所述设计强度范围为不小于0.1伏特每厘米、且不大于10伏特每厘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抑制细菌增殖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抗细菌药剂,用于被释放在所述目标生物组织区域,以抑制所述目标生物组织区域内的细菌增殖。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抑制细菌增殖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组电极对与所述脉冲电压发生器、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脉冲电压发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控制所述目标电场在第一时间段内具有第一方向的电场,在第二时间段内具有第二方向的电场,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抑制细菌增殖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场发生装置包括至少两组电极对;所述至少两组电极对与所述脉冲电压发生器、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脉冲电压发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控制所述目标电场依次具有第一方向的电场和第二方向的电场,或者同时具有第一方向的电场和第二方向的电场,并控制所述第一方向的电场和所述第二方向的电场的强度和/或方向。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抑制细菌增殖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至少一项:所述设计频率范围为不小于10兆赫兹、且不大于20兆赫兹;所述设计强度范围为不小于2伏特每厘米、且不大于6伏特每厘米。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抑制细菌增殖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抗细菌药剂通过直接被内服、直接被注射、或者被缓释剂包裹后被注射进所述目标生物组织区域内。7.一种抑制细菌增殖的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衷兴华汪龙陶银炯周丽波严韩平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维纳安可医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