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钻杆焊区热处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0262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2 2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钻杆焊区热处理工艺,钻杆焊区由材质26CrMo,强度等级105ksi的钻杆管体和材质37CrMnMo,强度等级130ksi的钻杆接头经惯性摩擦焊接形成,钻杆焊区热处理包括淬火步骤和回火步骤,对钻杆焊区进行淬火时,将淬火加热线圈的中心对准焊缝线偏钻杆管体侧3~8mm处;对钻杆焊区进行回火时,将回火加热线圈的中心对准焊缝线偏钻杆接头侧5~10mm处。本发明专利技术有利于降低焊缝线偏钻杆接头侧硬度,提高焊缝线偏钻杆管体侧硬度,使整个焊缝线区域硬度不均匀问题改善,拉伸强度和伸长率、冲击韧性更好,避免焊缝线区域成为整个焊区最薄弱的位置,同时,批量生产合格率高。批量生产合格率高。批量生产合格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钻杆焊区热处理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石油钻杆
,尤其涉及一种钻杆焊区热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石油钻杆由钻杆公、母接头和钻杆管体组成,而钻杆管体和钻杆接头由于壁厚不同,所选材料的化学成分、钢级、基体组织性能状态等均不同,因此,公、母接头与管体的连接尤其重要。
[0003]目前钻杆管体与钻杆接头最有效、最可靠的连接方法是惯性摩擦焊接,焊接后每根钻杆都有两个焊接区域,而钻杆管体与钻杆接头焊缝线(熔合面)是整根钻杆机械性能最薄弱的位置,焊区热处理工艺直接决定钻杆焊区力学性能和金相组织,不合适的热处理工艺会导致钻杆焊缝线区域硬度差异较大,进而导致焊缝线区域综合力学性能下降,应用过程中发生焊区失效事故。
[0004]因此,对于此类钻杆焊区热处理时,需考虑到材料主要合金元素含量不同、材料淬火性不同,材料力学性能不同。
[0005]根据经验,钻杆焊区热处理过程中,淬火温度越高,焊区硬度越高,回火温度越高,焊区强度硬度越低。此外,对于26CrMo钻杆管体与37CrMnMo钻杆接头,在实际热处理过程中,要达到相近的强度硬度,钻杆接头需要的回火加热温度更高,钻杆管体则需要的回火加热温度更低。
[0006]在现有技术中,对于26CrMo钻杆管体与37CrMnMo钻杆接头摩擦焊接而成的钻杆焊区热处理时,淬火加热线圈和回火加热线圈均对准焊缝线,热处理后焊缝偏钻杆管体侧和管体热影响区相对硬度较低,焊缝线偏接头区域和偏钻杆管体区域硬度差异非常大,对焊区进行拉伸试验时,断裂位置可能发生在焊缝偏钻杆管体侧,即焊缝线区域可能成为整个焊区最薄弱位置,这是钻杆设计制造中应该避免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钻杆焊区热处理工艺,改善26CrMo钻杆管体与37CrMnMo钻杆接头焊接后整个焊缝线区域硬度不均匀的问题,避免焊缝线区域成为整个焊区最薄弱的位置,采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区热处理工艺生产的钻杆的拉伸强度、伸长率、冲击韧性都更好,同时,可提升批量生产的合格率。
[0009](二)技术方案
[0010]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11]一种钻杆焊区热处理工艺,包括经惯性摩擦焊接的钻杆管体和钻杆接头焊接形成的钻杆焊区,所述钻杆焊区热处理包括淬火处理及和回火处理,在对钻杆管体和钻杆接头之间的钻杆焊区进行淬火时,将淬火加热线圈的中心对准焊缝线偏钻杆管体侧3~8mm处;在对钻杆管体和钻杆接头之间的钻杆焊区进行回火时,将回火加热线圈的中心对准焊缝线
偏钻杆接头侧5~10mm处。
[0012]作为优选地,所述淬火处理过程包括:
[0013]步骤一,将钻杆焊区送至淬火加热线圈位置,将淬火加热线圈中心对准焊缝线偏钻杆管体侧3~8mm;
[0014]步骤二,利用55~75s,将焊区温度升高至830~900℃,并保温95~115s;
[0015]步骤三,淬火冷却采用外喷淋浓度12.5%的水溶性PAG介质,内喷压缩空气,外淋内喷时间超过50s。
[0016]作为优选地,所述回火过程具体包括:
[0017]步骤一,将钻杆焊区送至回火加热线圈位置,将回火加热线圈中心对准焊缝线偏钻杆接头侧5~10mm;
[0018]步骤二,利用55~75s,将焊区温度升高至640~690℃,并保温145~165s;
[0019]步骤三,空气冷却至室温。
[0020]作为优选地,所述钻杆管体材质为26CrMo,强度等级105ksi;所述钻杆接头材质为37CrMnMo,强度等级130ksi。
[0021]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钻杆管体主要合金元素包括C0.24~0.30%,Si0.250~0.35%,Mn1.0~1.20%,Cr0.75~1.0%,Mo0.15~0.25%,P≤0.008%,S≤0.005%,余量为Fe,所述钻杆管体屈服强度不小于724MPa,硬度24~30HRC。
[0022]作为优选地,所述钻杆接头主要合金元素包括C 0.35~0.4%,Si0.30~0.40%,Mn 0.80~1.0%,Cr 0.9~1.2%,Mo 0.28~0.33%,P≤0.008%,S≤0.005%,余量为Fe,所述钻杆接头接头屈服强度不小于896MPa,硬度31~36HRC。
[0023]可以看出钻杆接头材质主要合金元素比例高与钻杆管体,尤其是C含量,即钻杆接头淬透性、淬硬性优于钻杆管体,在同样的淬火工艺下,钻杆接头显微组织转变更充分,淬硬性更高。此外,钻杆接头强度等级为130ksi,钻杆管体强度等级为105ksi,前者强度硬度高于后者。
[0024]经试验论证,本专利技术最优选钻杆焊区热处理工艺,在对钻杆管体和钻杆接头之间的钻杆焊区进行淬火时,将淬火加热线圈的中心对准焊缝线偏钻杆管体侧3mm处;利用55s,将焊区温度升高至830℃,并保温95s;淬火冷却采用外喷淋浓度12.5%的水溶性PAG介质,内喷压缩空气;在对钻杆管体和钻杆接头之间的钻杆焊区进行回火时,将回火加热线圈的中心对准焊缝线偏钻杆接头侧5mm处;利用55s,将焊区温度升高至640℃,并保温145s;空气冷却至室温。
[0025](三)有益效果
[00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钻杆焊区热处理工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7](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钻杆焊区热处理工艺,在钻杆管体材质为26CrMo,强度等级为105ksi,钻杆接头材质为37CrMnMo,强度等级为130ksi,经摩擦焊后焊区热处理时,淬火加热过程中,距离加热线圈中心位置越远,加热温度逐渐递减,将淬火加热线圈中心对准焊缝线偏钻杆管体侧3~8mm,使得焊缝线偏钻杆管体侧的加热温度高于焊缝线位置,焊缝线位置温度高于焊缝线偏钻杆接头侧位置,确保焊缝线偏钻杆管体侧硬度不会很低,焊缝线和焊缝线偏钻杆接头侧硬度不会很高;
[0028](2)在回火加热过程中,将回火加热线圈中心对准焊缝线偏钻杆管体侧5~10mm,
使得焊缝线偏钻杆接头侧的加热温度高于焊缝线位置,焊缝线位置温度高于焊缝线偏钻杆管体侧位置,而回温度越高,硬度越低,也可进一步确保焊缝线偏钻杆管体侧硬度不会很低,焊缝线和焊缝线偏钻杆接头侧硬度不会很高。
[0029](3)通过本专利技术获得的钻杆焊区的屈服强度不小于690MPa,抗拉强度不小于758MPa,焊缝区域硬度均匀且不超过37HRC。
[0030](4)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有利于降低焊缝线偏钻杆接头侧硬度,提高焊缝线偏钻杆管体侧硬度,使整个焊缝线区域硬度不均匀问题改善,拉伸强度和伸长率、冲击韧性更好,避免焊缝线区域成为整个焊区最薄弱的位置,同时,批量生产合格率高。
附图说明
[0031]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钻杆焊区及淬火加热示意图。
[0032]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钻杆焊区及回火加热示意图。
[0033]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钻杆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钻杆焊区热处理工艺,包括经惯性摩擦焊接的钻杆管体(1)和钻杆接头(2)焊接形成的钻杆焊区,所述钻杆焊区热处理包括淬火处理及和回火处理,其特征在于:在对钻杆管体(1)和钻杆接头(2)之间的钻杆焊区进行淬火时,将淬火加热线圈(5)的中心对准焊缝线(3)偏钻杆管体(1)侧3~8mm处;在对钻杆管体(1)和钻杆接头(2)之间的钻杆焊区进行回火时,将回火加热线圈(6)的中心对准焊缝线(3)偏钻杆接头(2)侧5~10mm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杆焊区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淬火处理过程包括:步骤一,将钻杆焊区送至淬火加热线圈(5)位置,将淬火加热线圈(5)中心对准焊缝线(3)偏钻杆管体(1)侧3~8mm;步骤二,利用55~75s,将焊区温度升高至830~900℃,并保温95~115s;步骤三,淬火冷却采用外喷淋浓度12.5%的水溶性PAG介质,内喷压缩空气。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杆焊区热处理工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舒志强欧阳志英余世杰陈猛罗小俊姚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海隆石油钻具有限公司上海海隆石油管材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