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反馈机构及显示屏框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0195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2 2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声音反馈机构及显示屏框架,声音反馈机构包括转动件、碰撞件、弹性件及固定件,转动件转动设于固定件上,碰撞件滑动设于固定件上,弹性件设于固定件上并与碰撞件抵触以驱使碰撞件靠近转动件,碰撞件靠近转动件的一侧设有第一碰撞齿,转动件上设有与第一碰撞齿配合的第二碰撞齿,转动件上设有驱动部。声音反馈机构中的转动件发生转动时,第一碰撞齿会与第二碰撞齿发生碰撞从而使得声音反馈机构发出声响,进而达到提醒用户的目的,方便用户确定自己操作的有效性,利于增强搭载本声音反馈机构的产品的使用体验。本声音反馈机构的产品的使用体验。本声音反馈机构的产品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声音反馈机构及显示屏框架


[0001]本技术涉及LED显示屏
,尤其涉及声音反馈机构及显示屏框架。

技术介绍

[0002]申请号为202011251342.2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横梁,该横梁上设有与显示屏箱体上的安装件相配合的安装槽,在显示屏箱体安装时,安装件从安装槽的入口端进入并沿着安装槽滑动至安装槽的锁定端从而完成显示屏箱体在横梁上的安装。
[0003]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申请人发现,用户在将显示屏箱体安装至横梁上时,由于横梁无反馈机制,所以用户并不能清楚的知道安装件在安装槽内是否已滑到锁定端,这导致用户的使用体验并不是很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声音反馈机构及具有该声音反馈机构的显示屏框架。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声音反馈机构,包括转动件、碰撞件、弹性件及固定件,转动件转动设于固定件上,碰撞件滑动设于固定件上,弹性件设于固定件上并与碰撞件抵触以驱使碰撞件靠近转动件,碰撞件靠近转动件的一侧设有第一碰撞齿,转动件上设有与第一碰撞齿配合的第二碰撞齿,转动件上设有驱动部。
[000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碰撞齿的数量为多个,数量为多个的所述第一碰撞齿绕所述转动件的转动中心轴均布,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碰撞齿之间形成有第一间隙。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碰撞齿的数量为多个,数量为多个的所述第二碰撞齿绕所述转动件的转动中心轴均布,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碰撞齿之间形成有第二间隙。
[0008]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上设有容纳槽,所述碰撞件滑动设于所述容纳槽内。
[0009]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上设有连通所述容纳槽的收容槽,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收容槽内。
[0010]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上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件至少部分的位于所述转动槽内。
[0011]进一步的,所述驱动部呈缺口状。
[0012]进一步的,还包括紧固件,所述转动件通过所述紧固件固定在所述固定件上,所述碰撞件上设有用于避位所述紧固件的避位槽。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碰撞齿的至少一侧和/或第二碰撞齿的至少一侧具有导向面。
[001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显示屏框架,包括具有安装槽的横梁,还包括上述声音反馈机构,所述声音反馈机构设于所述安装槽的锁定端,所述固定件为所述横梁,所述转动件的所述驱动部位于所述安装槽内。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声音反馈机构中的转动件发生转动时,第一碰撞齿会与第二碰撞齿发生碰撞从而使得声音反馈机构发出声响,进而达到提醒用户的目的,方便用户确定自己操作的有效性,利于增强搭载本声音反馈机构的产品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显示屏框架中的横梁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显示屏框架中的横梁的局部结构示意图(隐藏限位板后);
[001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显示屏框架中的横梁的局部结构示意图(隐藏限位板及声音反馈机构后);
[0019]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声音反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隐藏固定件后);
[0020]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声音反馈机构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隐藏固定件后)。
[0021]标号说明:
[0022]1、安装件;
[0023]2、横梁;21、安装槽;211、入口端;212、滑动段;213、锁定端;22、容纳槽;23、收容槽;24、转动槽;
[0024]3、声音反馈机构;31、转动件;311、驱动部;312、第二碰撞齿;32、碰撞件;321、第一碰撞齿;322、避位槽;33、弹性件;34、导向面;
[0025]4、限位板;
[0026]5、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0028]请参照图1至图5,声音反馈机构3,包括转动件31、碰撞件32、弹性件33及固定件,转动件31转动设于固定件上,碰撞件32滑动设于固定件上,弹性件33设于固定件上并与碰撞件32抵触以驱使碰撞件32靠近转动件31,碰撞件32靠近转动件31的一侧设有第一碰撞齿321,转动件31上设有与第一碰撞齿321配合的第二碰撞齿312,转动件31上设有驱动部311。
[0029]本技术的结构/工作原理简述如下:当外物通过驱动部311带动转动件31发生转动时,第一碰撞齿321与第二碰撞齿312接触,以使碰撞件32朝远离转动件31的方向移动,转动件31继续转动,第一碰撞齿321与第二碰撞齿312错开后,弹性件33复位驱使碰撞件32朝靠近转动件31的方向移动,转动件31与碰撞件32碰撞,发出声响。
[0030]从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声音反馈机构3中的转动件31发生转动时,第一碰撞齿321会与第二碰撞齿312发生碰撞从而使得声音反馈机构3发出声响,进而达到提醒用户的目的,方便用户确定自己操作的有效性,利于增强搭载本声音反馈机构3的产品的使用体验。
[003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碰撞齿321的数量为多个,数量为多个的所述第一碰撞齿321绕所述转动件31的转动中心轴均布,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碰撞齿321之间形成有第一间隙。
[0032]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碰撞齿312的数量为多个,数量为多个的所述第二碰撞齿312绕所述转动件31的转动中心轴均布,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碰撞齿312之间形成有第二间隙。
[0033]由上述描述可知,第一/二碰撞齿的数量可按需设置,利于丰富声音反馈机构3的多样性。
[0034]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上设有容纳槽22,所述碰撞件32滑动设于所述容纳槽22内。
[0035]由上述描述可知,容纳槽22能够为固定件提供安装位置,降低固定件遗失风险。
[0036]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上设有连通所述容纳槽22的收容槽23,所述弹性件33位于所述收容槽23内。
[0037]由上述描述可知,收容槽23能够为弹性件33提供安装位置,降低弹性件33遗失风险。
[0038]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上设有转动槽24,所述转动件31至少部分的位于所述转动槽24内。
[0039]由上述描述可知,转动槽24能够对转动件31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0040]进一步的,所述驱动部311呈缺口状。
[0041]由上述描述可知,驱动部311成型容易,便于加工。
[0042]进一步的,还包括紧固件5,所述转动件31通过所述紧固件5固定在所述固定件上,所述碰撞件32上设有用于避位所述紧固件5的避位槽322。
[004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碰撞齿321的至少一侧和/或第二碰撞齿312的至少一侧具有导向面34。
[0044]由上述描述可知,导向面34的设置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声音反馈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动件、碰撞件、弹性件及固定件,转动件转动设于固定件上,碰撞件滑动设于固定件上,弹性件设于固定件上并与碰撞件抵触以驱使碰撞件靠近转动件,碰撞件靠近转动件的一侧设有第一碰撞齿,转动件上设有与第一碰撞齿配合的第二碰撞齿,转动件上设有驱动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音反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碰撞齿的数量为多个,数量为多个的所述第一碰撞齿绕所述转动件的转动中心轴均布,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碰撞齿之间形成有第一间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音反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碰撞齿的数量为多个,数量为多个的所述第二碰撞齿绕所述转动件的转动中心轴均布,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碰撞齿之间形成有第二间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音反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上设有容纳槽,所述碰撞件滑动设于所述容纳槽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声音反馈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晨蒙林科严飞龙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雷迪奥视觉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