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企业碳账户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90033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2 2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业企业碳账户系统,包括能源碳排放管理模块、工艺碳排放管理模块、碳排放总量管理模块、碳排放强度管理模块、企业碳排放等级管理模块、能源消费总量管理模块、能耗强度管理模块和企业贴标情况管理模块。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完善数据采集和基础数据统计体系,通过接入企业的碳排放数据采集端口,开通第三方评估接口,实现企业碳账户的自动采数,减少人工报数造成的漏报与错报,提升企业碳足迹捕获精准度。通过系统嵌入计量碳排放强度与行业标准算法,最终形成碳排核算、等级评定、政策匹配全流程线上化操作。结合云计算、大数据技术,推进“光伏+”、微电网、储一体化、智慧能源等新能源应用新模式新业态发展,增加企业绿能比例。增加企业绿能比例。增加企业绿能比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业企业碳账户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碳能源
,具体涉及一种工业企业碳账户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环境问题逐步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特别是最近几年,气候变暖已成为人类共同面临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逐步形成广泛共识。
[0003]绿色发展是当前全球一大潮流,各国都在探索低碳发展路径。其中,碳市场建设被认为是碳减排的一大有效举措。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约束下,关键是要建立一套能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机制。通过建立碳账户,界定相关权利和责任。碳账户是指在一个账户里边要界定相关主体的权利,或者产权和责任,只有清楚地界定了产权和责任,交易才能有效。
[0004]工业企业碳排放总量大,强度高,是实现碳减排目标的关键。在碳交易试点中,也以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等重点排放行业为主,构建工业企业碳账户,把生态、碳排放、经济增长、产品产量这4个元素都放在同一个账户中,能够清晰地界定每个主体的减排责任。目前还缺少有效的工业碳账户管理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工业企业碳账户系统。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工业企业碳账户系统,包括能源碳排放管理模块、工艺碳排放管理模块、碳排放总量管理模块、碳排放强度管理模块、企业碳排放等级管理模块、能源消费总量管理模块、能耗强度管理模块和企业贴标情况管理模块;所述能源碳排放管理模块用于基于企业能源消耗的大数据,对企业的煤、电、水、热、气多种能源进行实时跟踪,同时参照各种能源碳排放因子,核算得出企业能源碳排放总量,并按时间维度展示;所述工艺碳排放管理模块用于供企业将企业生产过程的工艺碳排放数据录入;用于供环保局对企业生产过程的工艺碳排放数据进行审核,将审核不合格的数据退回,由企业重新录入、填报;用于将审核合格的数据形成工艺碳排放板块数据展示;碳排放总量管理模块用于将企业的由能源碳排放总量与工艺碳排放总量加总得到的碳排放总量按时间维度进行统计分析与可视化图表展示;碳排放强度管理模块用于根据企业的碳排放总量值与产值数据计算单位产值碳排放强度,或根据企业的碳排放总量值与产值计算单位产值碳排放量,然后将计算得到的单位产值碳排放强度或单位产值碳排放量按时间维度进行统计分析与可视化图表展示;企业碳排放等级管理模块用于依据预设的等级判定标准,对工业企业的碳排放进行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进行四个等级的划分,同时,将同行业企业等级进行比较,树立标杆企业;
能源消费总量管理模块用于基于企业能源消耗的大数据,对企业的煤、电、水、热、气多种能源以设定的频率进行能耗的实时跟踪与监测,核算出企业的能源消费总量;能耗强度管理模块用于根据企业能源消费总量、年产值与年产量数据,核算出企业单位产值能耗强度和单位产量能耗强度指标;企业贴标情况管理模块用于构建行业碳排放基准体系,并根据企业碳排放强度和企业生产情况对各企业进行贴标管理,展示全部企业、单个企业的贴标情况,形成分行业企业排名。
[0007]进一步地,碳排放总量管理模块、碳排放强度管理模块所生成的可视化图表中还展示比较数据,横向与同行业进行比较,纵向与企业历年的历史数据进行比较。
[0008]进一步地,所述工业企业碳账户系统的架构包括有展示层、业务应用层、应用中间层、数据资源层、基础支撑层;所述业务应用层包括能源碳排放管理模块、工艺碳排放管理模块、碳排放总量管理模块、碳排放强度管理模块、企业碳排放等级管理模块、能源消费总量管理模块、能耗强度管理模块和企业贴标情况管理模块;所述展示层为客户端;所述应用中间层包括有应用中间件、对外统一接口、业务基础平台;所述数据资源层用于存储各项数据,包括能源数据、金融数据、碳排放数据、基准体系数据、环保数据、经济数据、减排固碳数据和等级评定数据,所述业务应用层和数据资源层之间进行数据交互;所述基础支撑层包括有主机系统、操作系统、存储系统、网络系统和安全系统。
[0009]进一步地,工业企业碳账户系统的核心服务器划分独立的网段,采用国网统一的隔离技术进行隔离。
[0010]进一步地,数据访问与信息内网之间使用信息安全网络隔离装置进行访问控制,与互联网使用逻辑访问控制设备进行访问控制;支持粒度至端口级的会话状态控制,支持对应用层协议命令级的控制,支持对最大流量数和网络连接数的控制;在用户和系统之间,设置至用户粒度的访问控制规则;终端访问主站系统通过AAA网络安全认证服务和加密机服务对终端访问进行控制。
[0011]进一步地,信息内网、信息外网的网络设备通过IMS 系统对网络设备的运行状态、网络流量、用户行为进行记录,并根据记录进行分析,定期生成审计报表;互联网的网络设备通过监控系统系统对网络设备运行状态、网络流量进行记录,通过上网行为管理系统对用户行为进行记录,并根据记录进行分析,定期生成审计报表;通过远程安全评估系统,定期对服务器和网络设备进行安全扫描,对扫描发现的问题进行处置,远程安全评估系统的安全特征信息数据库定期升级,确保监测的有效性。
[0012]进一步地,部署IDS/IPS对端口扫描、暴力攻击、木马后门攻击、拒绝服务攻击、缓冲区溢出攻击进行检测,在检测到攻击行为时进行记录和报警;部署WAF,对常见网络攻击和应用攻击进行防护;对于接入边界,IPS可针对于内网对于外网的存取应用进行管理;可支持深入七层的分析检测技术,能检测防范的攻击类型包括:蠕虫/病毒、木马、后门、DoS/DDoS攻击、探测/扫描、间谍软件、网络钓鱼、利用漏洞的攻击、SQL注入攻击、缓冲区溢出攻击、协议异常、IDS/IPS逃逸攻击;支持网络滥用协议的检测识别,可支持的网络滥用协议至少包括P2P应用、IM应用和网络视频应用;可在识别的基础上对这些应用流量进行阻断或限流;IPS采用全面深入的分析检测技术,识别运行在非标准端口上的协议,准确检测入侵行为。
[0013]进一步地,网络边界应用防病毒过滤网关对恶意代码进行过滤,及时更新恶意代码库和检测系统。
[0014]进一步地,对登录网络设备的用户进行身份鉴别,限制网络管理员登录地址;不同网络设备用户应使用不同的用户;对于核心网络设备应采用多因素身份鉴别技术进行身份鉴别,同时口令应满足设定的复杂度要求并定期更换;系统具备登录失败处理功能,在鉴别会话结束、登录连接超时后自动退出,限制非法登录尝试次数等方式;网络远程管理采用ssh登录方式,不允许通过直接telnet方式。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本专利技术,可以完善数据采集和基础数据统计体系,可以通过接入企业的碳排放数据采集端口,开通第三方评估接口,实现企业碳账户的自动采数,减少人工报数造成的漏报与错报,提升企业碳足迹捕获精准度。通过系统嵌入计量碳排放强度与行业标准算法,最终形成碳排核算、等级评定、政策匹配全流程线上化操作。结合云计算、大数据技术,推进“光伏+”、微电网、储一体化、智慧能源等新能源应用新模式新业态发展,增加企业绿能比例。
附图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业企业碳账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能源碳排放管理模块、工艺碳排放管理模块、碳排放总量管理模块、碳排放强度管理模块、企业碳排放等级管理模块、能源消费总量管理模块、能耗强度管理模块和企业贴标情况管理模块;所述能源碳排放管理模块用于基于企业能源消耗的大数据,对企业的煤、电、水、热、气多种能源进行实时跟踪,同时参照各种能源碳排放因子,核算得出企业能源碳排放总量,并按时间维度展示;所述工艺碳排放管理模块用于供企业将企业生产过程的工艺碳排放数据录入;用于供环保局对企业生产过程的工艺碳排放数据进行审核,将审核不合格的数据退回,由企业重新录入、填报;用于将审核合格的数据形成工艺碳排放板块数据展示;碳排放总量管理模块用于将企业的由能源碳排放总量与工艺碳排放总量加总得到的碳排放总量按时间维度进行统计分析与可视化图表展示;碳排放强度管理模块用于根据企业的碳排放总量值与产值数据计算单位产值碳排放强度,或根据企业的碳排放总量值与产值计算单位产值碳排放量,然后将计算得到的单位产值碳排放强度或单位产值碳排放量按时间维度进行统计分析与可视化图表展示;企业碳排放等级管理模块用于依据预设的等级判定标准,对工业企业的碳排放进行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进行四个等级的划分,同时,将同行业企业等级进行比较,树立标杆企业;能源消费总量管理模块用于基于企业能源消耗的大数据,对企业的煤、电、水、热、气多种能源以设定的频率进行能耗的实时跟踪与监测,核算出企业的能源消费总量;能耗强度管理模块用于根据企业能源消费总量、年产值与年产量数据,核算出企业单位产值能耗强度和单位产量能耗强度指标;企业贴标情况管理模块用于构建行业碳排放基准体系,并根据企业碳排放强度和企业生产情况对各企业进行贴标管理,展示全部企业、单个企业的贴标情况,形成分行业企业排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碳排放总量管理模块、碳排放强度管理模块所生成的可视化图表中还展示比较数据,横向与同行业进行比较,纵向与企业历年的历史数据进行比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业企业碳账户系统的架构包括有展示层、业务应用层、应用中间层、数据资源层、基础支撑层;所述业务应用层包括能源碳排放管理模块、工艺碳排放管理模块、碳排放总量管理模块、碳排放强度管理模块、企业碳排放等级管理模块、能源消费总量管理模块、能耗强度管理模块和企业贴标情况管理模块;所述展示层为客户端;所述应用中间层包括有应用中间件、对外统一接口、业务基础平台;所述数据资源层用于存储各项数据,包括能源数据、金融数据、碳排放数据、基准体系数据、环保数据、经济数据、减排固碳数据和等级评定数据,所述业务应用层和数据资源层之间进行数据交互;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志斌周俊王威力蔡剑万伟江姜志博周凯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衢州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