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高强度钢板U型件多道次渐进折弯成形的有限元模拟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89944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2 23: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高强度钢板U型件多道次渐进折弯成形的有限元模拟方法。属于有限元模拟领域;操作步骤:建立超高强度钢材料的本构模型;设计超高强度钢折弯道次和每道次初始折弯量;建立第一道次超高强度钢板U型件折弯成形有限元模型;采用动态显示算法模拟第一道次折弯成形过程;建立第一道次超高强度钢板U型件折弯成形后回弹有限元模型;采用静态隐式算法模拟第一道次折弯成形后的回弹过程;重复上述步骤,计算其他道次折弯成形、回弹后的应力、应变、力、变形量等;验证设计的折弯道次和每道次折弯量。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数值模拟,实现各道次折弯成形的折弯量和回弹量的预测,为制定超高强度钢板U型件多道次渐进折弯成形工艺提供依据。依据。依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高强度钢板U型件多道次渐进折弯成形的有限元模拟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有限元模拟领域,涉及一种超高强度钢板U型件多道次渐进折弯成形的有限元模拟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节能、减排和安全性是现代工程机械发展的总趋势,实现工程机械轻量化是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近年来,960MPa甚至更高强度级别的超高强度钢板被应用于工程机械中,减重的同时,可以提高工程机械抗大变形冲击能力及耐久强度。但是,由于超高强度钢的强度高,回弹大,导致制定合适的折弯工艺比较困难。特别是形状复杂的部件(如U型件),难以一次折弯成形,需制定合适的多道次渐进式折弯工艺。付泽民等(付泽民,莫健华,韩飞,龚攀.金属板材多道次渐进折弯成形的回弹补偿.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8(5):105

108)对板材渐进成形过程中发生回弹的各因素进行了研究。专利(一种板料多道次渐进式折弯成形装置.国家专利技术专利.2014)针对直管零件和斜锥管零件的折弯成形,开发了专用成形装置。而对制造现场来说,更关注的是如何顺利完成超高强度钢多道次渐进折弯成形,即获得合适的折弯工艺(折弯量)。目前,制造企业主要通过实验和人工经验来制定折弯工艺,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新产品开发成本非常高。随着计算机技术及有限元数值模拟技术的飞速发展,将试验与理论数值模拟技术相结合,为超高强度钢板折弯工艺的制定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因此发展一种超高强度钢板U型件多道次渐进折弯成形的有限元模拟方法就就非常有必要了。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超高强度钢板U型件多道次渐进折弯成形的有限元模拟方法;预测超高强度钢板钢板U型件多道次渐进折弯成形过程中每道次的折弯量和回弹量。
[0004]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超高强度钢板U型件多道次渐进折弯成形的有限元模拟方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0005](1)、建立超高强度钢材料的本构模型;
[0006](2)、根据U型件的尺寸,设计超高强度钢折弯道次和每道次折弯量;
[0007](3)、建立第一道次超高强度钢板U型件折弯成形有限元模型;
[0008](4)、根据得到的本构模型和有限元模型,设置分析步,采用动态显示算法模拟第一道次折弯成形过程,计算折弯过程中的应力、应变、力及变形量;
[0009](5)、采用ABAQUS的再启动功能,建立第一道次超高强度钢板U型件折弯成形后回弹有限元模型;
[0010](6)、采用静态隐式算法模拟第一道次折弯成形后的回弹过程,计算回弹过程中的应力、应变、力及变形量;
[0011](7)、采用ABAQUS的再启动功能,重复步骤(3)~(6),分别计算其他道次折弯成形、回弹后的应力、应变、力及变形量;
[0012](8)、根据U型件产品的尺寸,对比模拟结果,验证步骤(2)中设计的折弯道次和每道次折弯量。
[0013]进一步的,在步骤(1)中,所述建立超高强度钢材料的本构模型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0014](1.1)、从轧制

热处理后的超高强度钢板上,分别沿平行轧向、垂直轧向、与轧向成45
°
方向,截取并加工拉伸试样;
[0015](1.2)、对不同方向的拉伸试样进行单向拉伸试验,采用引伸计记录拉伸时的变形,获得拉伸时的力

变形曲线,根据曲线及试样截面积、引伸计标距,得到各方向拉伸试样的拉伸真应力

真应变曲线;
[0016](1.3)、根据各方向拉伸试样的拉伸真应力

真应变曲线,得到各方向材料的塑性应变比、Hill48各向异性屈服准则参数以及A

F非线性随动强化模型参数;
[0017](1.4)、将获得的各参数写入基于ABAQUS软件二次开发的程序文件中。
[0018]进一步的,在步骤(3)中,所述建立第一道次超高强度钢板U型件折弯成形有限元模型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0019](3.1)、采用ABAQUS软件建立超高强度钢板、折弯凸模、折弯凹模实体模型;
[0020](3.2)、对实体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对超高强度钢板、折弯凸模、折弯凹模进行装配定位;
[0021](3.3)、分别定义超高强度钢板与折弯凸模、折弯凹模之间的接触条件,定义凹模固定边界条件,定义凸模下行距离,即折弯量;
[0022](3.4)、将步骤(1.4)中完成的二次开发的程序文件写入ABAQUS软件。
[0023]进一步的,在步骤(5)中,所述建立第一道次超高强度钢板U型件折弯成形后回弹有限元模型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0024](5.1)、取消步骤(3.3)中超高强度钢板与折弯凸模、折弯凹模之间的接触条件定义;
[0025](5.2)、定义折弯后超高强度钢板位移边界条件;
[0026](5.3)、将第一道次折弯后的应力、应变作为回弹计算的初始条件。
[0027]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超高强度钢板U型件多道次渐进折弯成形的有限元模拟方法,可用于预测各道次折弯成形的折弯量和回弹量,为制定超高强度钢板U型件多道次渐进折弯成形工艺提供依据。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操作流程图;
[0029]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凹模、凸模和超高强度钢板折弯过程示意图;
[0030]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超高强度钢板U型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
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32]如图1所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超高强度钢板U型件多道次渐进折弯成形的有限元模拟方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0033](1)、建立超高强度钢材料的本构模型;
[0034](2)、根据U型件的尺寸要求,设计超高强度钢折弯道次和每道次折弯量;
[0035](3)、建立第一道次超高强度钢板U型件折弯成形有限元模型;
[0036](4)、根据得到的步骤(1)中的本构模型和步骤(3)中的有限元模型,设置合适的分析步,采用动态显示算法模拟第一道次折弯成形过程,计算折弯过程中的应力、应变、力、变形量等;
[0037](5)、采用ABAQUS的再启动功能,建立第一道次超高强度钢板U型件折弯成形后回弹有限元模型;
[0038](6)、采用静态隐式算法模拟第一道次折弯成形后的回弹过程,计算回弹过程中的应力、应变、力及变形量等;
[0039](7)、采用ABAQUS的再启动功能,重复步骤(3)~(6),分别计算其他道次折弯成形、回弹后的应力、应变、力及变形量等;
[0040](8)、根据U型件产品的尺寸要求,对比模拟结果,验证步骤(2)中设计的折弯道次和每道次折弯量。
[0041]进一步的,在步骤(1)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高强度钢板U型件多道次渐进折弯成形的有限元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建立超高强度钢材料的本构模型;(2)、根据U型件的尺寸,设计超高强度钢折弯道次和每道次折弯量;(3)、建立第一道次超高强度钢板U型件折弯成形有限元模型;(4)、根据得到的本构模型和有限元模型,设置分析步,采用动态显示算法模拟第一道次折弯成形过程,计算折弯过程中的应力、应变、力及变形量;(5)、采用ABAQUS的再启动功能,建立第一道次超高强度钢板U型件折弯成形后回弹有限元模型;(6)、采用静态隐式算法模拟第一道次折弯成形后的回弹过程,计算回弹过程中的应力、应变、力及变形量;(7)、采用ABAQUS的再启动功能,重复步骤(3)~(6),分别计算其他道次折弯成形、回弹后的应力、应变、力及变形量;(8)、根据U型件产品的尺寸,对比模拟结果,验证步骤(2)中设计的折弯道次和每道次折弯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高强度钢板U型件多道次渐进折弯成形的有限元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建立超高强度钢材料的本构模型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1)、从轧制

热处理后的超高强度钢板上,分别沿平行轧向、垂直轧向、与轧向成45
°
方向,截取并加工拉伸试样;(1.2)、对不同方向的拉伸试样进行单向拉伸试验,采用引伸计记录拉伸时的变形,获得拉伸时的力

变形曲线,根据曲线及试样截面积、引伸计标距,得到各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文超陈世坤陆善平刘丽华高燕闫强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