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解堵增注剂处理半径的计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89852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2 23:41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解堵增注剂处理半径的计算方法。解决了解堵增注剂设计处理半径不确定的问题。其技术方案是:通过注水井特定层段的不稳定渗流模型与注水层传热模型结合,获得注水井吸水剖面与温度梯度的关系;通过测井得到的温深数据带入所述吸水剖面与温度梯度的关系,获得吸水剖面的数据,根据所述吸水剖面的数据,即可获得所述特定层段的吸水差异;根据所述吸水差异即可计算解堵增注剂的处理半径。本申请提出的解堵增注剂处理半径的计算方法,计算结果更加可靠,更加符合现场实际,可以提高改善注水井吸水剖面的效果,最终提高油田采收率。采收率。采收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解堵增注剂处理半径的计算方法


[0001]本文涉及但不限于石油开采领域,尤其涉及但不限于一种解堵增注剂处理半径的计算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对于海上疏松砂岩油藏,由于储层岩石胶结性较差,在修井和调剖堵水等作业时,易产生微粒运移、出砂和储层堵塞等问题。考虑海上作业空间限制以及作业成本等因素,海上油田注水井一般不采用水力压裂,而多使用酸化措施实现解堵增注。但对于研究的解堵增注处理半径是目前存在的难点,如果药剂的设计处理半径比需要的少,就达不到处理要求,起不到解堵增注的应有效果。如果药剂的设计处理半径比需要的大,就会造成药剂的浪费,增加作业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以下是对本文详细描述的主题的概述。本概述并非是为了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0004]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解堵增注剂处理半径的计算方法,以提高现场使用解堵增注剂时注水井改善剖面的效果,提高油田采收率。
[0005]一种解堵增注剂处理半径的计算方法,包括:通过注水井特定层段的不稳定渗流模型与注水层传热模型结合,获得注水井吸水剖面与温度梯度的关系;
[0006]通过测井得到的温深数据带入所述吸水剖面与温度梯度的关系,获得吸水剖面的数据,根据所述吸水剖面的数据,即可获得所述特定层段的吸水差异;根据所述吸水差异即可计算解堵增注剂的处理半径。
[0007]在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解堵增注剂处理半径的计算方法,还包括:所述特定层段为两个以上,分别计算每一个特定层段的解堵增注剂处理半径,判断垂直方向上的解堵增注剂处理半径。
[0008]在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结合不同的特定层段的厚度,计算垂直方向上的解堵增注剂处理半径。
[0009]在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的解堵增注剂处理半径的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0]1)选取待测的特定层段,测量获取以下参数:注水井井底温度T
wf
、注入水温度T
wh
、地温梯度α、特定层段的中部深度h
i
、地层温度T
gs
、注入水密度ρ
w
、注入水比热C
f
、围岩热导率K
h
、套管外径τ
c
、地层热扩散率k、注水时间t、特定层段的地层压力p
ei
、特定层段的井底流压p
wfi
、注入水体积系数B
w
、注入水粘度μ
w
、注水井的供给半径r
e
、注水井的井眼半径r
w
、特定层段的表皮系数S
i

[0011]2)利用公式(1)可以计算得到特定层段的不同区域的渗透率K
i

[0012]将解堵增注剂注入地层后,将其区域划分为三类:受影响的解堵增注剂区域(1)、
未受影响的泄水区与排水坑道中间区域(2)与注入剂后整个区域(3),基于解堵增注剂注入能力模型,结合通过公式(1)获得的所述特定层段的三个区域的渗透率,记为K
A
、K
B
以及K
C
,进而计算解堵增注剂达到地层的半径r
p

[0013]步骤1)测量得到的参数带入公式1中计算得到各层段的渗透率K
i

[0014]上述式中:T
wf
—注水井井底温度,℃;T
wh
—注入水温度,℃;α—地温梯度,℃/m;h
i
—各层段中部深度,m;T
gs
—地层温度,℃;ρ
w
—注入水密度,g/cm3;C
f
—注入水比热,J/g.℃;k
h
—围岩热导率,W/m.℃;τ
c
—套管外径,m;k—地层热扩散率,m2/s;t—注水时间,d;K
i
—特定层段不同区域的渗透率,mD;(根据特定层段不同区域的测井参数计算该区域的渗透率)P
ei
—各层段的地层压力,MPa;P
wfi
—各层段的井底流压,MPa;B
w
—注入水体积系数;μ
w
—注入水粘度,mPa.s;r
e
—注水井的供给半径,m;r
w
—注水井的井眼半径,m;S
i
—各层段的表皮系数,MPa;B—方程系数;
[0015]3)将通过公式(1)得到K
A
、K
B
以及K
C
、测量得到的r
w
、r
e
带入公式(2)中,即可求取解堵增注剂达到地层的半径r
p

[0016][0017]上式中:
[0018]K
A
为受影响的解堵增注剂区的储层平均渗透率,mD;
[0019]K
B
为未受影响的泄水区与排水坑道中间区域储层平均渗透率,mD;
[0020]K
C
为注入解堵增注剂后整个区域的储层平均渗透率,mD;
[0021]r
e
为注水井的供给半径,m;
[0022]r
w
为注水井的井眼半径,m;
[0023]r
p
为解堵增注剂达到地层的半径,m。
[0024]在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计算垂直方向上的解堵增注剂处理半径时,结合各层段的储层厚度进行加权平均计算,计算公式如下:
[0025][0026]h
i
—第i层段中部深度,r
pi
—第i层段解堵增注剂达到地层的。
[0027]在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解堵增注剂选自生物纳米解堵增注剂、表
面活化剂化学解堵增注剂和RFD化学复合解堵增注中的任意一种或更多种;
[0028]所述RFD化学复合解堵增注可以参考文献“RFD

1聚合物解堵技术[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1(02)”。
[0029]在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生物纳米解堵增注剂为包含微生物脂肽类表面活性剂的解堵增注体系。
[0030]又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增助剂最优用量的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1]根据上述解堵增注剂处理半径的计算方法,计算得到的解堵增注剂达到地层的半径r
p
,带入公式(4)中:
[0032][0033]上式中,V为解堵增注剂用量,m3;r
p
为生物纳米解堵增注剂达到地层的半径,m;H为储层厚度,m;为储层的平均孔隙度,%;
[0034]根据公式(4)即可得到解堵增注剂的用量。
[0035]在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解堵增注剂的浓度为4000ppm至8000ppm。
[0036]与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解堵增注剂处理半径的计算方法,包括:通过注水井特定层段的不稳定渗流模型与注水层传热模型结合,获得注水井吸水剖面与温度梯度的关系;通过测井得到的温深数据带入所述吸水剖面与温度梯度的关系,获得吸水剖面的数据,根据所述吸水剖面的数据,即可获得所述特定层段的吸水差异;根据所述吸水差异即可计算解堵增注剂的处理半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堵增注剂处理半径的计算方法,还包括:所述特定层段为两个以上,分别计算每一个特定层段的解堵增注剂处理半径,判断垂直方向上的解堵增注剂处理半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解堵增注剂处理半径的计算方法,其中,所述结合不同的特定层段的厚度,计算垂直方向上的解堵增注剂处理半径。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解堵增注剂处理半径的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取待测的特定层段,测量获取以下参数:注水井井底温度T
wf
、注入水温度T
wh
、地温梯度α、特定层段的中部深度h
i
、地层温度T
gs
、注入水密度ρ
w
、注入水比热C
f
、围岩热导率K
h
、套管外径τ
c
、地层热扩散率k、注水时间t、特定层段的地层压力p
ei
、特定层段的井底流压p
wfi
、注入水体积系数B
w
、注入水粘度μ
w
、注水井的供给半径r
e
、注水井的井眼半径r
w
、特定层段的表皮系数S
i
;2)利用公式(1)可以计算得到特定层段的不同区域的渗透率K
i
;将解堵增注剂注入地层后,将其区域划分为三类:受影响的解堵增注剂区域(1)、未受影响的泄水区与排水坑道中间区域(2)与注入剂后整个区域(3),基于解堵增注剂注入能力模型,结合通过公式(1)获得的所述特定层段的三个区域的渗透率,记为K
A
、K
B
以及K
C
,进而计算解堵增注剂达到地层的半径r
p
;步骤1)测量得到的参数带入公式1中计算得到各层段的渗透率K
i
:上述式中:T
wf
—注水井井底温度,℃;T
wh
—注入水温度,℃;α—地温梯度,℃/m;h
i
—各层段中部深度,m;T
gs
—地层温度,℃;ρ
w
—注入水密度,g/cm3;C
f
—注入水比热,J/g.℃;k
h
—围岩热导率,W...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青李啸南李胜胜杨慰兴黄子俊宫汝祥李敬松曾鸣樊爱彬杨浩高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