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技术

技术编号:3089812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2 23: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空调器包括依次串联接设的室内换热器、第一节流元件和室外换热器,室内换热器包括串联设置的冷却除湿段换热器和再热段换热器,冷却除湿段换热器与再热段换热器之间设有第二节流元件,空调器具有再热除湿循环模式,控制方法包括当空调器运行在再热除湿循环模式时执行目标温度开度控制过程。目标温度开度控制过程包括计算获得再热段换热器的目标温度,根据再热段换热器的目标温度变化与室内环境温度控制第一节流元件的开度;根据室内换热器温度和、目标含湿量与当前含湿量控制所述第二节流元件的开度,或关闭第二节流元件或将第二节流元件控制在固定开度。元件控制在固定开度。元件控制在固定开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除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再热除湿技术系统设计为将室内换热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来承担室内的湿负荷即通过冷却除湿将室内湿度降低至目标湿度,一部分换热器对室内空气进行加热,两部分空气混合后空调器的出风温度维持到较高的温度,从而实现恒温除湿。再热除湿系统实现恒温除湿效果的关键技术问题在于平衡室内再热段和冷却除湿段的温度,从而实现除湿的同时不引起室内温降。目前再热除湿系统对于室外侧节流阀的控制通常是根据系统排气的变化进行调整,不能准确控制室内换热器再热段的温度,难以平衡室内换热器冷却段和再热段的温度,难以实现温湿度的准确控制和恒温除湿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用以至少解决空调器再热除湿过程会造成室内降温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的目标,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所述空调器包括依次串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依次串联接设的室内换热器、第一节流元件和室外换热器,其中所述室内换热器包括串联设置的冷却除湿段换热器和再热段换热器,所述冷却除湿段换热器与所述再热段换热器之间设有第二节流元件,所述空调器具有再热除湿循环模式,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当空调器运行在所述再热除湿循环模式时执行目标温度开度控制过程,其中所述目标温度开度控制过程包括:计算获得所述再热段换热器的目标温度,根据所述目标温度与室内环境温度控制所述第一节流元件的开度;或,计算所述再热段换热器的目标计算温度与实际温度的温度差值,根据所述温度差值与室内环境温度控制所述第一节流元件的开度;关闭所述第二节流元件或将所述第二节流元件控制在固定开度;或,根据室内换热器温度、目标含湿量与当前含湿量控制所述第二节流元件的开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在执行所述目标温度开度控制过程前,先依次执行初始固定开度控制过程和初始计算开度控制过程,所述初始固定开度控制过程包括:控制所述第一节流元件按照第一预设开度P0运行第一预设时长,同时控制所述第二节流元件处于全开位置;所述初始计算开度控制过程包括:结合所述室内环境温度、所述室内换热器温度和室外换热器温度控制所述第一节流元件的开度,同时关闭所述第二节流元件或控制所述第二节流元件按照第二预设开度P1运行。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获得所述再热段换热器的目标温度包括:根据进入所述再热除湿循环模式时的室内环境温度与实时监测到的室内换热器温度计算再热段换热器的目标温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温度与室内环境温度控制所述第一节流元件的开度包括:计算第n时刻的目标温度与第n

1时刻的目标温度的差值作为第一差值,n为大于2的正整数;计算第n

1时刻的目标温度与第n

2时刻的目标温度的差值作为第二差值;计算当前的室内环境温度与用户所设定的室内环境温度值的差值作为内环温差;根据所述第一差值、所述第一差值与所述第二差值的差值、所述内环温差确定所述第一节流元件的开度值。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器的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连彩云廖敏翟振坤夏光辉梁博熊绍森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