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内饲养茶小绿叶蝉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897427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2 23: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室内饲养茶小绿叶蝉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成虫产卵:捕捉新羽化的茶小绿叶蝉成虫转移至放置有新的茶树嫩梢的养虫笼内,使其自然交配产卵;养虫笼置于产卵室中,室温白天20~26℃,夜间18~22℃,相对湿度60%~80%,自然光照周期;(2)孵化:收集已产卵的茶树嫩梢,转移至新的养虫笼内,放置于水培苗温室内孵化;(3)若虫饲养:当有若虫从卵中爬出,补充水培苗进养虫笼供若虫取食,根据水培苗被取食情况及时补充新的水培苗,直至成虫羽化,继续下一周期饲养;其中,步骤(2)和(3)水培苗温室内室温全天24~26℃,相对湿度80%~90%,自然光照周期。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提高了茶小绿叶蝉的生存率和繁殖率,可饲养获得大量的茶小绿叶蝉。的茶小绿叶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室内饲养茶小绿叶蝉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试验用途昆虫饲养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室内饲养茶小绿叶蝉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茶小绿叶蝉,属半翅目叶蝉科(Cicadellidae),是我国茶树的主要害虫,该虫主要为害茶树芽叶,受害芽叶叶缘泛黄,叶脉变红,进而叶尖叶缘萎缩焦枯,生长停滞,芽叶脱落,严重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据统计,在我国长江中下游茶区正常年份夏秋茶损失达10%~15%,而重灾年份茶叶损失高达50%以上。
[0003]茶小绿叶蝉为多食性害虫,有相关报道表明茶小绿叶蝉除危害茶叶外,还可危害豆类、禾本科杂草、林木等植物。该虫每年发生代数主要受地理、气候、环境影响,在长江流域,每年发生9~11代,华南11~13代,海南可高达17代以上。因此制定有效的防治茶小绿叶蝉的防治策略,从而控制茶小绿叶蝉的危害对茶农而言意义重大。
[0004]然而,要深入研究茶小绿叶蝉的相关研究,解决虫源问题是关键。茶小绿叶蝉若虫移动迅速,成虫善于跳跃和短距离飞行,个体小,体长2~3mm,身体又十分脆弱,如果单靠人力从茶园捕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内饲养茶小绿叶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成虫产卵:捕捉新羽化的茶小绿叶蝉成虫转移至放置有新的茶树嫩梢的养虫笼内,使其自然交配产卵;将养虫笼置于产卵室中,室温白天20~26℃,夜间18~22℃,相对湿度60%~80%,自然光照周期;(2)孵化:收集已产卵的茶树嫩梢,转移至新的养虫笼内,放置于水培苗温室内孵化;(3)若虫饲养:当有若虫从卵中爬出,补充水培苗进养虫笼供若虫取食,根据水培苗被取食情况及时补充新的水培苗,直至成虫羽化,继续下一周期饲养;其中,步骤(2)和(3)水培苗温室内室温全天24~26℃,相对湿度80%~90%,自然光照周期;且所述水培苗为茶小绿叶蝉的寄主植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饲养茶小绿叶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和(3)水培苗温室内每3~4天进行室内人工降雨一次,降雨级别为小雨,降雨时间0.5~2h。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饲养茶小绿叶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茶树嫩梢从茶树上剪下后,依次用消毒水和清水冲洗后,扦插于吸水性支撑基质上。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宇揣蕙宇史梦竹王秋月傅建炜陈燕婷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