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银抗菌液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089717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2 23: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纳米银抗菌液的制备方法,先分别制备含银离子和同载体的溶液,然后稳定剂和还原剂充分溶于纯水中,再将含银离子和同载体的溶液及分散剂投入其中制备而成纳米银抗菌液,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同载体搭载纳米银离子形成单层六元环网状结构能使银离子在单层六元环网状结构的节点上原位生长为纳米微晶,能有效分散纳米银离子,防止纳米银离子团聚而导致纳米银离子的溶度下降,从而增强抗菌液的杀菌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上述纳米银抗菌液的应用,配合苦参提取物、白鲜皮提取物和尿囊素应用于皮癣能有效的缓释纳米银抗菌液对皮肤的刺激,并提高抗菌的效果。并提高抗菌的效果。并提高抗菌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纳米银抗菌液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杀菌消毒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纳米银抗菌液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纳米银有杀菌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常用于杀菌消毒等,是二十一世纪新一代抗菌剂,其机理是纳米银析出的银离子和病原菌表面所带电性相反,当两者靠近发生接触时,相反电性间的作用力会使纳米银和病原菌细胞膜紧密结合,然后纳米银通过细胞壁进入细胞内,与巯基发生化学反应,阻止酶的合成,进而使病原菌失去活性而死亡。菌体死亡后,纳米银游离出来,循环持续性杀菌。独特的抗菌机理可迅速直接杀死细菌,使其丧失繁殖能力。因此,无法繁殖下一代,能有效避免因耐药性而导致反复发作久治不愈。
[0003]纳米银是一种极为活泼的离子,很容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同时纳米银容易见光分解,难以保存,工业化生产难度很大。目前传统纳米银溶液合成工艺复杂、容易聚沉,放置过程中溶液中纳米银浓度大幅度下降,抗菌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问题是,提供一种高稳定性和持续有效性的纳米银抗菌液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纳米银抗菌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S1原料的准备:分别准备溶液A和同载体溶液,具体制备过程如下:
[0007](1)按质量分数计,将18

22份硝酸银充分溶于1000份纯水中,然后用氢氧化铵调节pH值至7

8,制得溶液A;
[0008](2)按质量份数计,向反应釜中加入14

20份醇溶液、100份纯水和1

3同载体稳定剂,并混合均匀得混合溶液B;然后以0.1

0.4份/min的添加速度向混合溶液B中加入4

12份同载体,并陈化20

24h,然后过滤制得同载体溶液;
[0009]S2高速乳化:按质量分数计,向乳化机内加入40

80份稳定剂、120

160份还原剂、60000份纯水,并混合均匀得混合溶液C;然后在氮气保护下加热至沸腾,得沸腾的混合溶液C;然后以40

52份/min的滴加速度向沸腾的混合溶液C中滴加1018

1022份的溶液A,再加入40

100份分散剂得混合溶液D,再向混合溶液D中加入140

200份的同载体溶液,并混合均匀,最后通过冷却使体系温度骤降至15

20℃即停反应,得纳米银抗菌液。
[0010]进一步地,所述步骤还包括,S3灌装后处理:将氮气气压设置为0.01MPa,并用灌装设备将S2所得的纳米银抗菌液灌装。
[0011]进一步地,所述同载体为石墨相氮化碳。
[0012]进一步地,所述同载体稳定剂为聚4

乙烯基吡啶和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至少一种。
[0013]进一步地,所述醇溶液为丙二醇、丁二醇、丙三醇中至少一种。
[0014]进一步地,所述还原剂为抗坏血酸、葡萄糖中的至少一种。
[0015]进一步地,所述稳定剂为二乙烯三胺五甲叉膦酸五钠、柠檬酸钠、二乙烯三胺五乙酸五钠、酒石酸钾钠中至少一种。
[0016]进一步地,所述分散剂为分散剂IW、扩散剂NNO、扩散剂MF中至少一种。
[0017]进一步地,S1中,向混合溶液B中加入同载体的过程中还伴随着机械搅拌,所述机械搅拌的转速为4000

5000rpm;
[0018]进一步地,S2中,向沸腾的混合溶液C中滴加溶液A的过程中还伴随着机械搅拌,所述机械搅拌的转速为1500

2000rpm;
[0019]进一步地,S2中,向混合溶液D中加入同载体溶液的过程中还伴随着机械搅拌,所述机械搅拌的转速为5000

7000rpm。
[0020]进一步地,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制备的纳米银抗菌液中,银离子的粒径为25

100纳米。
[0021]基于同一专利技术构思,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通过上述制备方法制备的纳米银抗菌液的应用,具体如下:
[0022]按质量分数计,将1000份的纳米银抗菌液、1

3份尿囊素、0.5

2份苦参提取物和0.2

2份白鲜皮提取物共混均匀,并陈化1

4小时,得银离子抗菌洗液,所述银离子抗菌洗液用于皮肤癣症的治疗。
[0023]本专利技术通过加入特殊载体即石墨相氮化碳,石墨相氮化碳能让纳米银在溶液中悬浮稳定;石墨相氮化碳在水溶液中能形成单层六元环网状结构,银离子在单层六元环网状结构的节点上由量子点原位生长为纳米微晶,当粒径达到25

100nm时,晶簇的固

液界面达到最优,银粒子停止生长,这些大小均匀的银粒子密集分布在单层六元环网状结构上,形成杀菌抑菌的核心物质纳米银。石墨相氮化碳和银离子本身都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单层六元环网状结构能够均匀的分散纳米银离子,防止纳米银离子团聚而导致纳米银离子的溶度下降,从而增强抗菌液的杀菌效果,因此石墨相氮化碳搭载纳米银离子所形成的特殊的单层六元环网状结构能够协同并增强杀菌效果,增强单体所具备的抑菌杀菌功能,扩大杀菌的种类范围、并具有促进细胞生长的作用。并且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纳米银抗菌液对红色毛癣菌的杀菌效果较不使用同载体搭载制备的抗菌液效果好,这为皮肤表浅真菌病提供了理论基础,基于特定的制备原理,本专利技术所制备的纳米银抗菌液能够有效应用于手癣、脚癣、头癣等皮肤表浅真菌病的治疗。
[0024]本专利技术在氮气保护下反应,让纳米银在高温反应时候不被空气氧化导致溶液颜色发黑。然后反应时间到后,使用冰水快速冷却至15

20℃,让反应立即停止,并在低温下保存,让纳米银不会团聚而沉淀。本专利技术纳米银抗菌液样品置于温度54℃、相对湿度76%的恒温恒湿箱存放14天后,样品无颜色变化、无沉淀、无悬浮物,其纳米银含量均值为0.095g/L,下降率为2.06%。根据《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2.2.3.2.1规定,该产品有效期可定为12个月。
[0025]本专利技术将银离子粒径做到纳米级,粒径大多在25

100纳米左右,粒径范围比较窄,此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白色念珠菌等致病微生物都有强烈的抑制和杀灭作用,而且不会产生耐药性,在此粒径范围达成最佳杀菌效果。
[0026]市场中大部分的纳米银抗菌液对皮肤都有一定的刺激,而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纳米银
抗菌液的应用中,配合苦参提取物、白鲜皮提取物和尿囊素使用,能起到抗菌和缓释的作用,能有效的减缓纳米银抗菌液对皮肤的刺激;因为苦参提取物有清热燥湿的功效,可以缓解皮肤的瘙痒,同时使受损的细胞进行生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银抗菌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原料的准备:分别准备溶液A和同载体溶液,具体制备过程如下:按质量分数计,将18

22份硝酸银充分溶于1000份纯水中,然后用氢氧化铵调节pH值至7

8,制得溶液A;按质量份数计,向反应釜中加入14

20份醇溶液、100份纯水和1

3份同载体稳定剂,并混合均匀得混合溶液B;然后以0.1

0.4份/min的添加速度向混合溶液B中加入4

12份同载体,并陈化20

24h,过滤制得同载体溶液;S2高速乳化:按质量分数计,向乳化机内加入40

80份稳定剂、120

160份还原剂、60000份纯水,并混合均匀得混合溶液C;然后在氮气保护下加热至沸腾,得沸腾的混合溶液C;然后以40

52份/min的滴加速度向沸腾的混合溶液C中滴加1018

1022份的溶液A,再加入40

100份分散剂得混合溶液D,再向混合溶液D中加入140

200份的同载体溶液,并混合均匀,最后通过冷却使体系温度骤降至15

20℃即停反应,得纳米银抗菌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还包括,S3灌装后处理:将氮气气压设置为0.01MPa,并用灌装设备将S2所得的纳米银抗菌液灌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雄志王高雄罗宝林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伟方生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