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散式工业炉群尾气输送集中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89596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2 23: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分散式工业炉群尾气输送集中处理装置,属于工业炉尾气净化治理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净化塔内设置有反应浆池段、传质吸收段和高效除雾段,膨胀节包括一号膨胀节、二号膨胀节和三号膨胀节,疏水管包括一号疏水管、二号疏水管和三号疏水管,还原炉与汇总烟道通过分支烟道连接,引风机安装在分支烟道上,汇总烟道与净化塔通过一号膨胀节连接,一号膨胀节与一号疏水管的一端连接,一号疏水管的另一端与反应浆池段连接,净化塔与出口烟道通过二号膨胀节连接,二号膨胀节与二号疏水管的一端连接,二号疏水管的另一端与高效除雾段连接,出口烟道与烟囱排放系统通过三号膨胀节连接,三号膨胀节与三号疏水管连接。三号膨胀节与三号疏水管连接。三号膨胀节与三号疏水管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散式工业炉群尾气输送集中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分散式工业炉群尾气输送集中处理装置,属于工业炉尾气净化治理领域。

技术介绍

[0002]2018年,全球每年金属原镁产量大约 100 万吨,中国的原镁产量达到全球的 85%以上,年产量接近 90 万吨。国内金属原镁产量主要集中在5个省区,分别是山西、宁夏、河南、吉林、陕西,其中山西和陕西的产量占全国总产量比例超过80%,为全球金属原镁产量最主要的区域。
[0003]我国金属原镁生产工艺主要为皮江法工艺,原料主要为白云石、硅铁等,燃料主要为兰炭厂产的荒煤气。皮江法炼镁工艺包括:煅烧工段、配料工段、还原工段、精炼工段,其中污染物来源主要为还原工段和精炼工段。
[0004]还原炉是皮江法还原工段的核心设备,目前多采用蓄热式还原炉煤气燃烧技术,从还原炉出来的尾气温度在150

200℃左右,工况负荷有波动,集中收集后由于管网众多、散热严重,尾气温度会降到100℃以下,造成输送管道末端腐蚀性较严重;精炼炉是皮江法精炼工段的核心设备,多采用煤气加热,污染物性质与还原炉尾气类似。此外,随着污染防治工作的深入推进,部分金属原镁冶炼企业还面临着因环保改造问题停产的危机。
[0005]综上,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经济适用、配置合理的分散式工业炉群尾气输送集中处理装置,用以升级和改造现有落后的装置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经济适用、配置合理的分散式工业炉群尾气输送集中处理装置。
[0007]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分散式工业炉群尾气输送集中处理装置,包括尾气收集输送系统、净化塔系统和烟囱排放系统,其结构特点在于:所述尾气收集输送系统包括还原炉、引风机、分支烟道和汇总烟道,所述净化塔系统包括净化塔、出口烟道、膨胀节和疏水管,所述净化塔内设置有反应浆池段、传质吸收段和高效除雾段,所述膨胀节包括一号膨胀节、二号膨胀节和三号膨胀节,所述疏水管包括一号疏水管、二号疏水管和三号疏水管,所述还原炉与汇总烟道通过分支烟道连接,所述引风机安装在分支烟道上,所述汇总烟道与净化塔通过一号膨胀节连接,所述一号膨胀节与一号疏水管的一端连接,所述一号疏水管的另一端与反应浆池段连接,所述净化塔与出口烟道通过二号膨胀节连接,所述二号膨胀节与二号疏水管的一端连接,所述二号疏水管的另一端与高效除雾段连接,所述出口烟道与烟囱排放系统通过三号膨胀节连接,所述三号膨胀节与三号疏水管连接。
[0008]进一步地,所述烟囱排放系统包括烟囱、烟囱进口段、隔板和疏水口,所述烟囱进口段和疏水口均设置在烟囱上,所述出口烟道与烟囱进口段三号膨胀节连接,所述疏水口
与三号疏水管连接,所述隔板设置在烟囱内。
[0009]进一步地,所述净化塔系统还包括钢架,所述出口烟道设置在钢架上。
[0010]进一步地,所述烟囱排放系统还包括一号检修人孔、二号检修人孔和CEMS检测平台,所述一号检修人孔和CEMS检测平台均设置在烟囱上,所述二号检修人孔设置在烟囱进口段上。
[0011]进一步地,所述反应浆池段、传质吸收段和高效除雾段由下至上依次设置。
[0012]进一步地,所述三号膨胀节和疏水口均与三号疏水管的一端连接,所述三号疏水管的另一端与地沟连接。
[0013]进一步地,位于汇总烟道两侧的分支烟道交错设置。
[0014]进一步地,所述隔板朝向疏水口倾斜向下设置。
[0015]进一步地,所述汇总烟道与净化塔的连接处位于反应浆池段和传质吸收段之间。
[0016]进一步地,所述一号检修人孔位于隔板的下方。
[0017]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8](1)采用多台引风机代替增压风机,提高了装置的运行稳定性和连续性。
[0019](2)采用独立的下引式排放烟囱,规避了CEMS检测平台电梯的设置。
[0020](3)净化塔入口汇总烟道预留臭氧脱硝空间,为后期污染物排放升级提前布局。
[0021](4)高效的污染物净化去除率。
[0022](5)配置合理、布置紧凑、投资建设成本低、运行经济可靠。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分散式工业炉群尾气输送集中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还原炉10、引风机11、分支烟道12、汇总烟道13、
[0025]一号膨胀节20、二号膨胀节21、三号膨胀节22、一号疏水管23、二号疏水管24、三号疏水管25、
[0026]净化塔30、反应浆池段31、传质吸收段32、高效除雾段33、
[0027]出口烟道40、钢架41、
[0028]烟囱50、烟囱进口段51、隔板52、疏水口53、一号检修人孔54、二号检修人孔55、CEMS检测平台56。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解释而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0030]实施例。
[0031]参见图1所示,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若有引用如“上”、“下”、“左”、“右”、“中
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
[0032]本实施例中的分散式工业炉群尾气输送集中处理装置,包括尾气收集输送系统、净化塔系统和烟囱排放系统。
[0033]本实施例中的尾气收集输送系统包括还原炉10、引风机11、分支烟道12和汇总烟道13,净化塔系统包括净化塔30、出口烟道40和钢架41、膨胀节和疏水管,净化塔30内设置有反应浆池段31、传质吸收段32和高效除雾段33,反应浆池段31、传质吸收段32和高效除雾段33由下至上依次设置,膨胀节包括一号膨胀节20、二号膨胀节21和三号膨胀节22,疏水管包括一号疏水管23、二号疏水管24和三号疏水管25,烟囱排放系统包括烟囱50、烟囱进口段51、隔板52、疏水口53、一号检修人孔54、二号检修人孔55和CEMS检测平台56。
[0034]本实施例中的还原炉10与汇总烟道13通过分支烟道12连接,位于汇总烟道13两侧的分支烟道12交错设置,汇总烟道13与净化塔30的连接处位于反应浆池段31和传质吸收段32之间,引风机11安装在分支烟道12上。
[0035]本实施例中的汇总烟道13与净化塔30通过一号膨胀节20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散式工业炉群尾气输送集中处理装置,包括尾气收集输送系统、净化塔系统和烟囱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收集输送系统包括还原炉(10)、引风机(11)、分支烟道(12)和汇总烟道(13),所述净化塔系统包括净化塔(30)、出口烟道(40)、膨胀节和疏水管,所述净化塔(30)内设置有反应浆池段(31)、传质吸收段(32)和高效除雾段(33),所述膨胀节包括一号膨胀节(20)、二号膨胀节(21)和三号膨胀节(22),所述疏水管包括一号疏水管(23)、二号疏水管(24)和三号疏水管(25),所述还原炉(10)与汇总烟道(13)通过分支烟道(12)连接,所述引风机(11)安装在分支烟道(12)上,所述汇总烟道(13)与净化塔(30)通过一号膨胀节(20)连接,所述一号膨胀节(20)与一号疏水管(23)的一端连接,所述一号疏水管(23)的另一端与反应浆池段(31)连接,所述净化塔(30)与出口烟道(40)通过二号膨胀节(21)连接,所述二号膨胀节(21)与二号疏水管(24)的一端连接,所述二号疏水管(24)的另一端与高效除雾段(33)连接,所述出口烟道(40)与烟囱排放系统通过三号膨胀节(22)连接,所述三号膨胀节(22)与三号疏水管(25)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散式工业炉群尾气输送集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烟囱排放系统包括烟囱(50)、烟囱进口段(51)、隔板(52)和疏水口(53),所述烟囱进口段(51)和疏水口(53)均设置在烟囱(50)上,所述出口烟道(40)与烟囱进口段(51)三号膨胀节(22)连接,所述疏水口(53)与三号疏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红丽马科伟华立锋周裕成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联合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