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鲤鱼孵化蛋白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89521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2 23:37
一种鲤鱼孵化蛋白分离装置,它涉及及水产孵化设备。它解决了解决现有鲤鱼卵中释放大量的蛋白,这些蛋白溶于水中,会滋生细菌或减少溶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外桶体、内桶体、内桶支架、底座、进水管、排水组件、排沫组件和曝气组件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安装,曝气充分,分离效果好,与孵化桶相互独立,保证连续孵化过程。不会产生大量的细菌,极大的改良了水质,具有可连续的使用孵化用水,不需要大量换水,节约水资源的优点。节约水资源的优点。节约水资源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鲤鱼孵化蛋白分离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水产孵化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鲤鱼孵化蛋白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鲤鱼卵中具有大量的蛋白,鱼卵发霉、鱼卵破损或者鱼卵破膜的时候,都会释放大量的蛋白。这些蛋白溶于水中,会滋生细菌或减少溶氧,需要及时的排出。曝气可以形成蛋白泡沫以除去蛋白。但孵化桶中不能进行曝气,曝气会损坏鱼卵,并且泡沫会把鱼卵和鱼苗带走。即便不进行曝气,鱼卵破膜时也会产生大量泡沫,说明蛋白含量已经超标了。这时只能通过换水的方法改良水质。大量换水时水质不稳定,溶氧和温差具有较大变化,容易造成死苗。因此,需要专利技术一种装置,在孵化用水的循环途径中进行曝气除蛋白。这种装置需要充分曝气,且自动的汇聚并排出蛋白泡沫。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鲤鱼卵中释放大量的蛋白,这些蛋白溶于水中,会滋生细菌或减少溶氧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鲤鱼孵化蛋白分离装置,解决该问题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4]本技术的一种鲤鱼孵化蛋白分离装置,由外桶体、内桶体、内桶支架、底座、进水管、排水组件、排沫组件和曝气组件组成,内桶体设在外桶体内,内桶支架设在外桶体底部内侧边缘以居中支起内桶体,外桶体的下部与内桶体的下部连通,进水管穿过外桶体底部进入内桶体的下部,进水管的上端与内桶体的内腔连通,排水组件设在外桶体的上部,排沫组件设在桶体的圆心处,上部设在内桶防溢出漏斗的下部,曝气组件穿过外桶体底部进入内桶体的下部,下部设在外桶底部外侧,曝气组件的连接胶管和沙头嵌在内桶下桶的下部;
[0005]所述的内桶体由内桶下桶、内桶集沫漏斗和内桶防溢出漏斗组成,内桶下桶设在桶体的下半部,内桶集沫漏斗设在内桶下桶的上部,内桶防溢出漏斗设在内桶集沫漏斗的上部;
[0006]所述的排水组件由集水槽、分水槽和出水口组成,集水槽设在分水槽的外侧,分水槽设在外桶体的上部,呈锯齿形状,出水口设在集水槽的外侧壁上;
[0007]所述的排沫组件由排沫管和排沫管支架组成,排沫管设在桶体的圆心处,排沫管支架设在排沫管的上端,排沫管的下端穿过外桶体底部中心;
[0008]所述的曝气组件由进气管、分气器、分气管、连接胶管和沙头组成,进气管的输出端与分气器的输入端连通,分气管的一端与分气器连通,分气管的另一端与连接胶管连接,连接胶管另一端与沙头连接。
[0009]本技术的一种鲤鱼孵化蛋白分离装置的有益效果如下:一、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安装,取材容易;二、曝气充分,分离效果好。内桶的容积很大,气头气量大,分布均匀,水流进入内桶后,经过充分的混匀和翻滚,使蛋白基本完全形成泡沫,泡沫经过漏斗的汇聚,
上升到顶部,很少的泡沫都可以及时的排出,这就保证了蛋白迅速的排出;三、与孵化桶相互独立,保证连续孵化过程。因为蛋白质分离过程与孵化过程相互独立,不再受到曝气程度的限制,而且各个孵化过程都可以有效的去除泡沫,这就保证了连续的孵化过程;四、因为蛋白质的去除很大程度去除了蛋白,不会产生大量的细菌,极大的改良了水质,这样我们就可以连续的使用孵化用水,不需要大量换水,节约了水资源。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1中外桶、内桶、排水组件和底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排沫组件和曝气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图2、图3和图4描述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由外桶体1、内桶体2、内桶支架4、底座5、进水管6、排水组件7、排沫组件8和曝气组件9组成,内桶体2设在外桶体1内,内桶支架4设在外桶体1底部内侧边缘以居中支起内桶体2,外桶体1的下部与内桶体2的下部连通,让内桶体2的进水流到外桶体1中,进水管6穿过外桶体1底部进入内桶体2的下部,进水管6的上端与内桶体2的内腔连通,排水组件7设在外桶体1的上部,排沫组件8设在桶体的圆心处,上部设在内桶防溢出漏斗2

3的下部,曝气组件9穿过外桶体1底部进入内桶体2的下部,下部设在外桶体1底部外侧,曝气组件9的连接胶管9

4和沙头9

5嵌在内桶下桶的下部;
[0012]所述的内桶体2由内桶下桶2

1、内桶集沫漏斗2

2和内桶防溢出漏斗2

3组成,内桶下桶2

1设在桶体的下半部,内桶集沫漏斗2

2设在内桶下桶2

1的上部,内桶防溢出漏斗2

3设在内桶集沫漏斗2

2的上部;
[0013]所述的排水组件7由集水槽7

1、分水槽7

2和出水口7

3组成,集水槽7

1设在分水槽7

2的外侧,分水槽7

2设在外桶体1的上部,呈锯齿形状,出水口7

3设在集水槽7

1的外侧壁上;
[0014]所述的排沫组件8由排沫管8

1和排沫管支架8

2组成,排沫管8

1设在桶体的圆心处,排沫管支架8

2设在排沫管8

1的上端,排沫管8

1的下端穿过外桶体1底部中心;
[0015]所述的曝气组件9由进气管9

1、分气器9

2、分气管9

3、连接胶管9

4和沙头9

5组成,进气管9

1的输出端与分气器9

2的输入端连通,分气管9

3的一端与分气器9

2连通,分气管9

3的另一端与连接胶管9

4连接,连接胶管9

4另一端与沙头9

5连接。
[0016]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和图4描述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的沙头9

5为多个,均匀布置。
[0017]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1、图3和图4描述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的排沫管8

1顶端设在内桶两漏斗交界处,由排沫支架8

2限定居中。
[0018]具体实施方式四:结合图1描述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的排沫管8

1的上端与分水槽7

2齿顶的距离为10cm。为了防止曝气造成的波浪使水直接排出,也可以使泡沫可以尽早的及时排出。
[0019]具体实施方式五:结合图1、图3和图4描述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的沙头9

5要高于内桶底端9cm。这样可以充分的曝气,并防止内桶的气泡随水流溢出到外桶中。
[0020]具体实施方式六: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鲤鱼孵化蛋白分离装置,它由外桶体、内桶体、内桶支架、底座、进水管、排水组件、排沫组件和曝气组件组成,其特征在于:内桶体设在外桶体内,内桶支架设在外桶体底部内侧边缘以支起内桶体,外桶体的下部与内桶体的下部连通,进水管穿过外桶体底部进入内桶体的下部,进水管的上端与内桶体的内腔连通,排水组设在外桶体的上部,排沫组件设在桶体的圆心处,上部设在内桶防溢出漏斗的下部,曝气组件穿过外桶体底部进入内桶体的下部,下部设在外桶底部外侧,曝气组件的连接胶管和沙头嵌在内桶下桶的下部;所述的内桶体由内桶下桶、内桶集沫漏斗和内桶防溢出漏斗组成,内桶下桶设在桶体的下半部,内桶集沫漏斗设在内桶下桶的上部,内桶防溢出漏斗设在内桶集沫漏斗的上部;所述的排水组件由集水槽、分水槽和出水口组成,集水槽设在分水槽的外侧,分水槽设在外桶体的上部,呈锯齿形状,出水口设在集水槽的外侧壁上;所述的排沫组件由排沫管和排沫管支架组成,排沫管设在桶体的圆心处,排沫管支架设在排沫管的上端,排沫管的下端穿过外桶体底部中心;所述的曝气组件由进气管、分气器、分气管、连接胶管和沙头组成,进气管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彦龙贾智英李池陶胡雪松姜晓娜程磊张玉勇石连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