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镀锌带钢镀层厚度切换的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89455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2 23: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热镀锌带钢镀层厚度切换的控制方法,包括:对上一卷热镀锌带钢镀层厚度W1和下一卷热镀锌带钢镀层厚度W2进行测量;根据上一卷热镀锌带钢镀层厚度W1和下一卷热镀锌带钢镀层厚度W2的差值对热镀锌带钢镀层厚度的变换模式进行判定;根据热镀锌带钢镀层厚度的变换模式的判定结果对气刀参数进行调整。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热镀锌带钢镀层厚度切换的控制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带钢锌层厚度切换时的气刀参数调整不及时和精度差的技术问题,在保证带钢镀层厚度满足客户标准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减少了锌层耗费成本。最大程度的减少了锌层耗费成本。最大程度的减少了锌层耗费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镀锌带钢镀层厚度切换的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冷轧
,尤其涉及一种热镀锌带钢镀层厚度切换的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热镀锌带钢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抗腐蚀性能,在汽车、家电、建筑等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镀层厚度是衡量热镀锌带钢的一项重要性能指标,锌层太厚会影响产品的点焊性、附着性,同时还造成了锌原材料浪费;锌层太薄影响产品的抗腐蚀性,不能满足客户的要求。因此,带钢镀层厚度的控制精度直接关系到产品质量和生产成本,提高热镀锌带钢的锌层厚度精度是国内外热镀锌生产企业和冶金设备供应商所共同关注的问题。
[0003]目前,我国大多数热镀锌机组在镀层厚度切换过程中,带钢镀层厚度的控制仍然是依赖工作人员的生产经验采用手动控制方式,不能对气刀参数做出及时而精确的调整,造成长时间的镀层厚度超差,甚至没有达到客户的镀层厚度标准而导致产品质量异议。虽然小部分的热镀锌生产线对气刀参数采用了PID闭环控制,但是由于影响镀层厚度的过程变量是复杂的,尤其是气刀调节机构对镀层厚度的影响是非线性的,同时考虑到带钢锌层厚度检测与气刀参数调整之间的大时滞性,其控制效果也非常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热镀锌带钢镀层厚度切换的控制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带钢锌层厚度切换时的气刀参数调整不及时和精度差的技术问题,在保证带钢镀层厚度满足客户标准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减少了锌层耗费成本。
[000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热镀锌带钢镀层厚度切换的控制方法,包括:
[0006]对上一卷热镀锌带钢镀层厚度W1和下一卷热镀锌带钢镀层厚度W2进行测量;
[0007]根据上一卷热镀锌带钢镀层厚度W1和下一卷热镀锌带钢镀层厚度W2的差值对热镀锌带钢镀层厚度的变换模式进行判定;
[0008]根据热镀锌带钢镀层厚度的变换模式的判定结果对气刀参数进行调整。
[0009]进一步地,所述根据热镀锌带钢镀层厚度的变换模式的判定结果对气刀参数进行调整包括:
[0010]根据传统的热镀锌带钢锌层厚度理论模型:W=K*V
a
*D
b
*P
c
,以及热镀锌带钢的厚度和热镀锌带钢上下表面锌层厚度的情况,其理论公式表示为:
[0011][0012]式中,e为自然常数,W为锌层厚度,P为气刀压力,TH为带钢厚度,D为气刀距离,V为带钢速度,H为气刀高度,k0、k1、k2、k3、k4,为固定常数,对上式进行线性化处理可得:
[0013][0014]采集现场生产大数据气刀压力P、气刀距离D、带钢速度V、气刀高度H及其所对应的锌层厚度W数据,通过式(1)模型参数辨识,得到各个固定常数值k0、k1、k2、k3、k4,并可得到回
归的数学模型:
[0015][0016][0017]在生产过程中,当带钢速度或者设定锌层厚度发生变化时,及时的对气刀工艺参数进行调节,根据上述模型计算相应的气刀工艺参数的调节量,其对应的调节量如下:
[0018][0019][0020][0021][0022]式中,TH1为上一卷热镀锌带钢厚度,W1为上一卷热镀锌带钢镀层厚度,P1为上一卷热镀锌带钢的气刀压力,D1为上一卷热镀锌带钢的气刀距离,H1为上一卷热镀锌带钢的气刀高度,TH2为下一卷热镀锌带钢厚度,W2为下一卷热镀锌带钢镀层厚度,P2为下一卷热镀锌带钢的气刀压力,D2为下一卷热镀锌带钢的气刀距离,H2为下一卷热镀锌带钢的气刀高度。
[0023]进一步地,当上一卷热镀锌带钢镀层厚度W1和下一卷热镀锌带钢镀层厚度W2的差值

3g/m2≤W1‑
W2≤3g/m2时,所述热镀锌带钢镀层厚度的变换模式判定为同镀层模式。
[0024]进一步地,当热镀锌带钢镀层厚度的变换模式为同镀层模式时,所述气刀参数保持不变。
[0025]进一步地,当上一卷热镀锌带钢镀层厚度W1和下一卷热镀锌带钢镀层厚度W2的差值W1‑
W2>3g/m2时,所述热镀锌带钢镀层厚度的变换模式判定为镀层厚变薄模式。
[0026]进一步地,当热镀锌带钢镀层厚度的变换模式为镀层厚变薄模式时,气刀参数在焊缝后L
a
位置处开始调整。
[0027]进一步地,根据公式(4)和公式(6),将气刀压力由P1调整为P2,气刀高度由H1调整为H2,由此得出气刀压力变化量ΔP=P2‑
P1,气刀高度变化量ΔH=H2‑
H1,气刀距离保持不变;
[0028]根据现场气刀设备的气刀压力响应速率v
P
,气刀高度响应速率v
H
,气刀距离v
D
,得出响应速率气刀压力调整时间t
P
=ΔP/v
P
,气刀高度调整时间t
H
=ΔH/v
H
,气刀距离调整时间t
D
=0,气刀所有参数调整完毕所需要的最长时间为max(t
P
,t
H
,t
D
);
[0029]最后得出气刀参数在焊缝后L
a
=V*max(t
P
,t
H
,t
D
)位置处开始调整。
[0030]进一步地,当上一卷热镀锌带钢镀层厚度W1和下一卷热镀锌带钢镀层厚度W2的差值W1

W2<

3g/m2时,所述热镀锌带钢镀层厚度的变换模式判定为镀层薄变厚模式。
[0031]进一步地,所述热镀锌带钢镀层厚度的变换模式为镀层薄变厚模式时,气刀参数在焊缝前L
b
位置处开始调整。
[0032]进一步地,根据公式(4)和公式(5),将气刀压力由P1调整为P2,气刀距离由D1调整为D2,由此得出气刀压力变化量ΔP=P2‑
P1,气刀距离变化量ΔD=D2‑
D1,气刀高度保持不
变;
[0033]根据现场气刀设备的气刀压力响应速率v
P
,气刀高度响应速率v
H
,气刀距离v
D
,得出响应速率气刀压力调整时间t
P
=ΔP/v
P
,气刀距离调整时间t
D
=ΔD/v
D
,气刀高度调整时间t
H
=0,气刀所有参数调整完毕所需要的最长时间为max(t
P
,t
H
,t
D
);
[0034]最后得出气刀参数在焊缝前L
b
=V*max(t
P
,t
H
,t
D
)位置处开始调整。
[0035]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0036](1)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热镀锌带钢镀层厚度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镀锌带钢镀层厚度切换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对上一卷热镀锌带钢镀层厚度W1和下一卷热镀锌带钢镀层厚度W2进行测量;根据上一卷热镀锌带钢镀层厚度W1和下一卷热镀锌带钢镀层厚度W2的差值对热镀锌带钢镀层厚度的变换模式进行判定;根据热镀锌带钢镀层厚度的变换模式的判定结果对气刀参数进行调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镀锌带钢镀层厚度切换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热镀锌带钢镀层厚度的变换模式的判定结果对气刀参数进行调整包括:根据传统的热镀锌带钢锌层厚度理论模型:W=K*V
a
*D
b
*P
c
,以及热镀锌带钢的厚度和热镀锌带钢上下表面锌层厚度的情况,其理论公式表示为:式中,e为自然常数,W为锌层厚度,P为气刀压力,TH为带钢厚度,D为气刀距离,V为带钢速度,H为气刀高度,k0、k1、k2、k3、k4,为固定常数,对上式进行线性化处理可得:采集现场生产大数据气刀压力P、气刀距离D、带钢速度V、气刀高度H及其所对应的锌层厚度W数据,通过式(1)模型参数辨识,得到各个固定常数值k0、k1、k2、k3、k4,从而得到回归的数学模型:数学模型:在生产过程中,当带钢速度或者设定锌层厚度发生变化时,对气刀工艺参数进行调节,根据上述模型计算相应的气刀工艺参数的调节量,其对应的调节量如下:根据上述模型计算相应的气刀工艺参数的调节量,其对应的调节量如下:根据上述模型计算相应的气刀工艺参数的调节量,其对应的调节量如下:根据上述模型计算相应的气刀工艺参数的调节量,其对应的调节量如下:式中,TH1为上一卷热镀锌带钢厚度,W1为上一卷热镀锌带钢镀层厚度,P1为上一卷热镀锌带钢的气刀压力,D1为上一卷热镀锌带钢的气刀距离,H1为上一卷热镀锌带钢的气刀高度,TH2为下一卷热镀锌带钢厚度,W2为下一卷热镀锌带钢镀层厚度,P2为下一卷热镀锌带钢的气刀压力,D2为下一卷热镀锌带钢的气刀距离,H2为下一卷热镀锌带钢的气刀高度。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镀锌带钢镀层厚度切换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上一卷热镀锌带钢镀层厚度W1和下一卷热镀锌带钢镀层厚度W2的差值

3g/m2≤W1‑
W2≤3g/m2时,所述热镀锌带钢镀层厚度的变换模式判定为同镀层模式。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镀锌带钢镀层厚度切换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热镀锌带钢镀层厚度的变换模式为同镀层模式时,所述气刀参数保持不变。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镀锌带钢镀层厚度切换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上一卷热镀锌带钢镀层厚度W1和下一卷热镀锌带钢镀层厚度W2的差值W1‑
W2>3g/m2时,所述热镀锌带钢镀层厚度的变换模式判定为镀层厚变薄模式。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镀锌带钢镀层厚度切换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热镀锌带钢镀层厚度的变换模式为镀层厚变薄模式时,气刀参数在焊缝后L
a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新意高慧敏郑艳坤刘醒王振鹏雷振尧杨腾徐海卫周欢于孟李冉张潮林海海
申请(专利权)人: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