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89156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2 23: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照明装置,包括:光学模组,包括透镜,所述透镜为环形结构并包括位于透镜顶部的出光面、位于透镜底部的入射面区域以及位于入射面区域侧部的反射面区域;光源模组,位于所述光学模组的下方,所述光源模组包括呈阵列式排布的灯珠,所述灯珠位于所述透镜的下方;其中,所述透镜为多层全反射透镜,所述透镜的截面轮廓围绕所述光学模组的轴线旋转对称。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照明装置通过对透镜的结构进行改进,使得照明装置的结构更加的简单且轻巧。的结构更加的简单且轻巧。的结构更加的简单且轻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照明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照明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照明装置大多为应用LED的灯具,LED用于照明灯具已经越来越普及,并且广泛用于户外投光灯或天棚灯。目前市场上给LED照明灯具通用的配光技术采用的是TIR透镜,常规的TIR透镜比较厚重且不能灵活地变化光束角的角度。
[0003]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出一种照明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照明装置,该照明装置更加轻巧,结构更加简单,并且还可以灵活地改变光束角的大小。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照明装置,包括:
[0006]光学模组,包括透镜,所述透镜为环形结构并包括位于透镜顶部的出光面、位于透镜底部的入射面区域以及位于入射面区域侧部的反射面区域;
[0007]光源模组,位于所述光学模组的下方,所述光源模组包括呈阵列式排布的灯珠,所述灯珠位于所述透镜的下方;
[0008]其中,所述透镜为多层全反射透镜,所述透镜的截面轮廓围绕所述光学模组的轴线旋转对称。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光学模组包括光学板,所述透镜设置在所述光学板上,所述光学板上形成有透射区和非透射区,所述透镜设置在所述光学板的底部并位于所述透射区内。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光面为平面。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透镜的底部凹陷形成有位于所述灯珠上方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入射面区域包括位于第一凹槽侧部的第一入射面、位于第二凹槽侧部的第二入射面以及位于第二凹槽顶部的第三入射面,所述反射面区域包括由内向外环绕所述第一入射面的第一反射面和由内向外环绕所述第二入射面的第二反射面;所述第一入射面用于将投射到其上的光线全部折射到所述第一反射面,所述第二入射面用于将投射到其上的光线全部折射到所述第二反射面,所述第一反射面、第二反射面分别用于将折射过来的光线反射到所述出光面。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入射面和第二入射面均为竖直面,且所述第一入射面的底端低于所述第二入射面的底端并高于所述灯珠的发光面,所述第一入射面的顶端高于所述第二入射面的顶端;所述第三入射面为水平面,用于将所述灯珠发出的位于透镜的光轴附近的光线折射到所述出光面后折射出去。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反射面和第二反射面均呈开口朝上的碗状设置;所述第一反射面与所述第一入射面之间以及所述第二反射面与所述第二入射面之
间均通过斜面连接。
[001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斜面与所述第一反射面或第二反射面相连的一端高于与所述第一入射面或第二入射面相连的一端。
[001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反射面为光面。
[001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反射面由多个鳞片拼接而成。
[001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定义所述透镜具有一环形的中心线,所述灯珠位于所述透镜的下方并与所述中心线对齐。
[001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定义所述透镜具有一环形的中心线,所述灯珠位于所述透镜的下方并偏离所述中心线设置。
[001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照明装置通过对透镜的结构进行改进,使得照明装置的结构更加的简单且轻巧,并且还可以利用不同类型的光源模组与透镜相互配合,从而灵活地改变光束角的大小。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照明装置的立体图。
[0021]图2是图1所示照明装置的分解图。
[0022]图3是图2中透镜被部分切除后的立体图。
[0023]图4是图3所示透镜的剖面图。
[0024]图5是图4中A位置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5]图6是符合本技术优选的一种实施例的剖面图。
[0026]图7是图6中B位置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7]图8是符合本技术优选的另一种实施例的剖面图。
[0028]图9是图8中C位置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0030]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揭示了一种照明装置100,其包括光学模组1和光源模组2。光学模组1包括光学板(未标号)和设置在光学板上的透镜10,透镜10为环形结构且为多层全反射透镜,包括位于透镜顶部的出光面101、位于透镜底部的入射面区域以及位于入射面区域侧部的反射面区域。光源模组2位于光学模组1的下方,且光源模组2包括光源板21和在光源板21上呈阵列式排布的灯珠20,该些灯珠20均位于透镜10的下方。
[0031]如图3和图4所示,光学板上形成有透射区11和非透射区12,透镜10设置在光学板的底部并位于透射区11内,也就是说,透射区11的顶部即为透镜10的出光面101,透射区11的结构与透镜10相匹配,也呈环形设置;非透射区12包括位于光学模组1的中央并被透射区11环绕的内部区域以及位于透射区11外围的外部区域。透镜10的截面呈多阶全反射结构,且透镜10的截面轮廓围绕光学模组1的轴线旋转对称,具体的,透镜10的截面轮廓围绕非透射区12的内部区域的轴线旋转对称。环形结构的透镜10与传统配光技术所采用的透镜相比,其不但增大了光线的入射面积和出光面积,而且还减小了透镜10的厚度,使得透镜10更
加地轻薄。
[0032]光源板21上还设有光学电路(未图示),用于为照明装置100提供电源。光源板21上的灯珠20对应位于透镜10的下方,并且围绕光学模组1的轴线旋转对称,即光源板21上的所有灯珠20也呈环形设置,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为了与上方的环形透镜10匹配使用,增大光线的出光面积。
[0033]优选的,灯珠20为光束角为120度的朗伯型光源,其各向同性,是较理想的光源。当然,灯珠20也可以为光束角大于90度的其他类型的光源,只要经过透镜10可以出光即可,在此就不作过多限制。
[0034]如图4和图5所示,透镜10的底部凹陷形成有位于灯珠20上方的第一凹槽13和第二凹槽14。第一凹槽13和第二凹槽14均环绕光学模组1的非透射区12的内部区域,且第二凹槽14位于第一凹槽13的内部中间位置处(即第二凹槽14的两侧均形成有第一凹槽13)。入射面区域包括位于第一凹槽13侧部的第一入射面15、位于第二凹槽14侧部的第二入射面16以及位于第二凹槽14顶部的第三入射面17,反射面区域包括由内向外环绕第一入射面15的第一反射面18和由内向外环绕第二入射面16的第二反射面19。其中,第一入射面15用于将投射到其上的光线全部折射到第一反射面18,第二入射面16用于将投射到其上的光线全部折射到第二反射面19,第一反射面18和第二反射面19分别用于将折射过来的光线反射到出光面101,使灯珠20发出的大部分光线可从出光面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光学模组,包括透镜,所述透镜为环形结构并包括位于透镜顶部的出光面、位于透镜底部的入射面区域以及位于入射面区域侧部的反射面区域;光源模组,位于所述光学模组的下方,所述光源模组包括呈阵列式排布的灯珠,所述灯珠位于所述透镜的下方;其中,所述透镜为多层全反射透镜,所述透镜的截面轮廓围绕所述光学模组的轴线旋转对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模组包括光学板,所述透镜设置在所述光学板上,所述光学板上形成有透射区和非透射区,所述透镜设置在所述光学板的底部并位于所述透射区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光面为平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的底部凹陷形成有位于所述灯珠上方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入射面区域包括位于第一凹槽侧部的第一入射面、位于第二凹槽侧部的第二入射面以及位于第二凹槽顶部的第三入射面,所述反射面区域包括由内向外环绕所述第一入射面的第一反射面和由内向外环绕所述第二入射面的第二反射面;所述第一入射面用于将投射到其上的光线全部折射到所述第一反射面,所述第二入射面用于将投射到其上的光线全部折射到所述第二反射面,所述第一反射面、第二反射面分别用于将折射过来的光线反射到所述出光面。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万林刘超博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欧普照明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