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盒下壳的防撞击自动冲切水口治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89911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2 23: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冲切水口治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盒下壳的防撞击自动冲切水口治具,包括有冲切底架、固定座、驱动组件、冲切组件、固定模具、双头电磁阀和两个防撞击组件,所述固定座固定安装在所述冲切底架顶部,所述驱动组件安装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冲切组件上下移动,所述冲切组件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所述冲切组件用于对充电盒下壳的水口进行冲切,所述固定模具固定安装在所述冲切底架顶部,所述固定模具位于所述冲切组件下方,所述固定模具用于固定待冲切的充电盒下壳,所述双头电磁阀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双头电磁阀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两个所述防撞击组件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模具两侧。两侧。两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充电盒下壳的防撞击自动冲切水口治具


[0001]本技术属于冲切水口治具
,尤其涉及一种充电盒下壳的防撞击自动冲切水口治具。

技术介绍

[0002]塑胶材料是一种生活中常见的有机材料,塑胶产品也随处可见,其中现在较为常见的就是充电盒,充电盒一般分为上盖和下盖,在对充电盒进行加工注塑时,充电盒下壳上设置有水口,为了保证产品能够顺利的出模,需要在充电盒下壳生产过程当中需要将水口去掉。
[0003]但是现有的去除充电盒水口的方法主要是通过人工将水口剪除,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生产效率低下,难以保证产品的质量;目前也有通过冲切设备对充电盒下壳进行冲切水口,但是很容易撞击到充电盒下壳本体,容易造成充电盒下壳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电盒下壳的防撞击自动冲切水口治具,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使用人工剪除充电盒下壳的水口存在生产效率低下、产品质量难以保证以及容易撞击到充电盒下壳造成其损坏等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盒下壳的防撞击自动冲切水口治具,包括有冲切底架、固定座、驱动组件、冲切组件、固定模具、双头电磁阀和两个防撞击组件:
[0006]所述固定座固定安装在所述冲切底架顶部;
[0007]所述驱动组件安装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冲切组件上下移动;
[0008]所述冲切组件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所述冲切组件用于对充电盒下壳的水口进行冲切;
[0009]所述固定模具固定安装在所述冲切底架顶部,所述固定模具位于所述冲切组件下方,所述固定模具用于固定待冲切的充电盒下壳;
[0010]所述双头电磁阀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双头电磁阀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所述双头电磁阀用于控制所述驱动组件;
[0011]两个所述防撞击组件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模具两侧,所述防撞击组件位于所述冲切组件下方,所述防撞击组件用于防止所述冲切组件撞击到所述固定模具。
[0012]可选的,所述防撞击组件包括有防撞击底座和至少两个弹性块,所述防撞击底座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座上,两个所述弹性块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防撞击底座上表面的两端。
[0013]可选的,所述固定座包括有两个支撑柱和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柱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冲切底架顶部两侧,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撑柱上表面固定连
接,所述驱动组件安装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冲切组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撑柱滑动连接。
[0014]可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有气缸、法兰和接头扣,所述气缸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法兰与所述气缸连接,所述接头扣的一端与所述法兰卡接固定,所述接头扣的另一端与所述冲切组件固定连接。
[0015]可选的,所述冲切组件包括有冲切板,所述冲切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撑柱滑动连接,所述冲切板的上表面的中间位置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所述冲切板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多个冲切块,所述冲切块上设置有冲切刀,所述冲切刀位于所述固定模具上方。
[0016]可选的,所述固定模具包括有模具底板和至少两个与充电盒下壳相匹配的模具本体,所述模具底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冲切底架顶部,所述模具本体固定安装在所述模具底板上,所述模具本体上设置有空腔。
[0017]可选的,所述充电盒下壳的防撞击自动冲切水口治具还包括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与所述冲切底架上端的侧壁面固定连接。
[0018]可选的,所述冲切底架的中部固定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冲切底架顶端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模具底板上设置有位于所述空腔下方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位于所述第二通孔下方,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连通,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空腔连通。
[0019]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盒下壳的防撞击自动冲切水口治具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在使用时,通过一机械手将待冲切的充电盒下壳放置到固定模具上,固定模具对充电盒下壳起到限位固定作用,防止充电盒下壳在加工过程中发生移动,然后双头电磁阀控制驱动组件开始工作,驱动组件带动冲切组件下移,冲切组件往下移动到待冲切的充电盒下壳处对其进行冲切水口,因防撞击组件位于固定模具和冲切组件之间,冲切组件与防撞击组件接触后停止下移,避免了冲切组件直接与固定模具接触,即防止冲切组件对固定模具上的充电盒下壳造成撞击,避免充电盒下壳受到冲切组件撞击而损坏,也保证了冲切组件的使用寿命,然后双头电磁阀控制驱动组件带动冲切组件上移,冲切组件脱离充电盒下壳,然后机械手将固定模具上的充电盒下壳转移到下一个加工工位,从而实现了对充电盒下壳的自动冲切水口,无需人工操作,提高了生产效率,且避免了人为因素造成的产品质量不稳定,使得产品的质量可以得到保证。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充电盒下壳的防撞击自动冲切水口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充电盒下壳的防撞击自动冲切水口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充电盒下壳的防撞击自动冲切水口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0024]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0025]冲切底架1、固定座2、驱动组件3、冲切组件4、固定模具5、防护罩6、双头电磁阀7、防撞击组件8、安装板11、锁地连接块12、支撑柱21、支撑板22、气缸31、法兰32、接头扣33、冲切板41、冲切块42、冲切刀43、模具底板51、模具本体52、空腔53、防撞击底座81、弹性块82。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实施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7]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8]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盒下壳的防撞击自动冲切水口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冲切底架、固定座、驱动组件、冲切组件、固定模具、双头电磁阀和两个防撞击组件:所述固定座固定安装在所述冲切底架顶部;所述驱动组件安装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冲切组件上下移动;所述冲切组件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所述冲切组件用于对充电盒下壳的水口进行冲切;所述固定模具固定安装在所述冲切底架顶部,所述固定模具位于所述冲切组件下方,所述固定模具用于固定待冲切的充电盒下壳;所述双头电磁阀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双头电磁阀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所述双头电磁阀用于控制所述驱动组件;两个所述防撞击组件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模具两侧,所述防撞击组件位于所述冲切组件下方,所述防撞击组件用于防止所述冲切组件撞击到所述固定模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盒下壳的防撞击自动冲切水口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击组件包括有防撞击底座和至少两个弹性块,所述防撞击底座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座上,两个所述弹性块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防撞击底座上表面的两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盒下壳的防撞击自动冲切水口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包括有两个支撑柱和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柱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冲切底架顶部两侧,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撑柱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组件安装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冲切组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撑柱滑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俊伟马金健
申请(专利权)人:博罗县石湾镇海然润达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