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构稳定、保暖、不易起球的针织服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8984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2 23: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结构稳定、保暖、不易起球的针织服装,包括由面料拼接而成的服装本体,面料包括第一面料和第二面料,第一面料的内表面与第二面料的外表面复合在一起,第一面料为锦纶编织而成的经编面料,第二面料为割断间隔织物的连接纱并在切割处形成绒毛部的割纱面料,间隔织物为涤纶编织而成的双针床经编面料,双针床经编面料包括由前针床编织而成的第一织物层、由后针床编织而成的第二织物层以及在前针床和后针床中交替垫纱并将第一织物层和第二织物层连接在一起的连接纱,绒毛部形成在割纱面料的内侧。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后,结构较为稳定,防脱散效果好,能容纳更多的静止空气,增加了保暖性。增加了保暖性。增加了保暖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结构稳定、保暖、不易起球的针织服装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结构稳定、保暖、不易起球的针织服装。

技术介绍

[0002]针织套装,即针织套头卫衣、针织拉链衫和针织长裤,既具有一定的保暖性又具有良好的透气性,适合在春秋季节、气温大约在10℃—

10℃的情况下穿着,深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目前市场上,主流的春秋针织运动套装主要采用如下方案来实现:
[0003](1)选用夹丝布,夹丝布一般为三层结构,分为面层、底层、夹丝层,面层和底层常采用26S

60S的精梳棉、50

150D涤纶纱,绑纱层常采用75

150D的涤纶纱或30

70D的锦纶纱,不同层选用不同的材料会有不同的外观和服用效果,具体如下:
[0004]1、选用棉+棉的夹丝布、空气层:面层、底层一般选用26S

60S的精梳棉,中间绑纱层一般选用75D

150D的涤纶纱或30

70D的锦纶纱,形成了棉夹涤或棉夹锦的结构,绝大部分夹丝布、空气层都是这种结构,优点是可确保外观是比较高档的棉质感,贴身穿着的也是亲肤舒适的棉材质,缺点是面里层都是棉材质,在穿着和洗涤过程中,变形、起球、水洗掉色等问题十分严重。
[0005]2、选用涤+棉的夹丝布、空气层:一层选用26S

60S的精梳棉,另一层选用50

150D涤纶纱,绑纱层选用75

150D的涤纶纱或30

70D的锦纶纱,少部分夹丝布、空气层都是这种结构,用棉做里层、涤做面层,优点是即能充分发挥里层棉亲肤、贴身穿着舒适的优势,又能充分发挥面层涤纶有型、不起球的优势;用棉做外层、涤做里层,优点是确保外观是棉质的,比较高档,贴身穿着的是涤纶,没有冰凉感;缺点是无论面里层如何选择,始终有一层是棉材质,在穿着和洗涤过程中,变形、起球、水洗掉色等问题比较严重。
[0006]3、选用涤+涤的夹丝布、空气层:面里层选用50

150D涤纶纱,绑纱层选用75

150D的涤纶纱或30

70D的锦纶纱,少部分夹丝布、空气层都是这种结构,优点是面里层都是涤纶材质,便宜、挺括、有型、透气、不起球、不掉毛、不沾毛、洗后不掉色,缺点是亲肤性不好,有静电,贴身穿着不舒服。
[0007]除此之外该类夹丝布外层都为平纹结构,外观单调无趣,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不足。
[0008](2)选用复合布,复合布是两多种面料粘合在一起的新型材料,这种材料能不受机器的限制,将风格截然不同的面料复合在一起,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面料风格的单调性,常见的复合面料如下:
[0009]1、平纹/PU膜复合摇粒:面层一般选用30S左右的精梳棉/PU膜,底层选用50D

100D的涤纶纱,通过贴合的方式获得表层为棉平纹/PU,里层为摇粒绒的针织面料,此类面料的优点是保暖性较好,缺点是外层为普通棉平纹/PU膜,视觉效果较为普通,且选用PU膜面层时,面料的透气性较差,选用棉面层时,经多次洗涤衣物容易变形。
[0010]2、珠地布复合摇粒:面层珠地网眼一般采用30S

40S的精梳棉,底层摇粒选用50D

100D的涤纶纱,该复合材料在外观上拥有珠地网眼的凹凸结构,在穿着舒适度上有摇粒绒的蓬松结构,保暖性好,但面层摇粒摸起来手感粗糙,手感不够细腻,容易变形。
[0011]鉴于此,本案专利技术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12]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稳定、保暖、不易起球、不易掉毛的针织服装。
[0013]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0014]一种结构稳定、保暖、不易起球的针织服装,包括由面料拼接而成的服装本体,以面料靠近人体的一面为内表面,相对的一面为外表面,面料包括复合在一起的第一面料和第二面料,第一面料的内表面与第二面料的外表面复合在一起,所述第一面料为锦纶编织而成的经编面料,第二面料为割断间隔织物的连接纱并在切割处形成绒毛部的割纱面料,所述间隔织物为涤纶编织而成的双针床经编面料,双针床经编面料包括由前针床编织而成的第一织物层、由后针床编织而成的第二织物层以及在前针床和后针床中交替垫纱并将第一织物层和第二织物层连接在一起的所述连接纱,所述绒毛部形成在割纱面料的内侧。
[001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锦纶为40D/34F的全拉伸丝,所述涤纶为75D/144F的拉伸变形丝。
[001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面料中还设有第一氨纶,第一氨纶的规格为40D,第一氨纶和所述锦纶以单针床经编机编织而成,单针床经编机具有两把梳栉,设为GB1和GB2,GB1的垫纱组织为1

0/1

2/1

0/2

3//,GB2的垫纱组织为1

1/2

2//。
[001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连接纱以编链组织交织在所述第一织物层中,所述连接纱以编链组织交织在所述第二织物层中。
[001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二面料中还设有第二氨纶,第二氨纶的规格为40D,第二氨纶以衬垫组织交织在所述第一织物层和所述第二织物层中。
[001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复合为粘合。
[002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面料的克重为400g/m2。
[0021]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后,第一面料作为外层,采用锦纶经编面料,结构较为稳定,防脱散效果好,第二面料作为内层,采用割断间隔织物的连接纱的方式形成,间隔织物为涤纶双针床经编面料,形成具有绒毛部的割绒面料,绒毛顺滑,没有起球的风险,细小绒毛,能容纳更多的静止空气,增加了保暖性。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中面料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技术中间隔织物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技术中第一面料对应的GB1的垫纱示意图。
[0026]图5为本技术中第一面料对应的GB2的垫纱示意图。
[0027]图6为本技术中间隔织物的垫纱示意图。
[0028]图中:
[0029]服装本体100
ꢀꢀꢀꢀꢀꢀꢀꢀꢀꢀꢀꢀꢀꢀꢀ
第一面料11
[0030]第二面料12
ꢀꢀꢀꢀꢀꢀꢀꢀꢀꢀꢀꢀꢀꢀꢀꢀ
锦纶111
[0031]第一氨纶112
ꢀꢀꢀꢀꢀꢀꢀꢀꢀꢀꢀꢀꢀꢀꢀ
第一织物层121
[0032]第二织物层12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结构稳定、保暖、不易起球的针织服装,包括由面料拼接而成的服装本体,以面料靠近人体的一面为内表面,相对的一面为外表面,面料包括复合在一起的第一面料和第二面料,第一面料的内表面与第二面料的外表面复合在一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料为锦纶编织而成的经编面料,第二面料为割断间隔织物的连接纱并在切割处形成绒毛部的割纱面料,所述间隔织物为涤纶编织而成的双针床经编面料,双针床经编面料包括由前针床编织而成的第一织物层、由后针床编织而成的第二织物层以及在前针床和后针床中交替垫纱并将第一织物层和第二织物层连接在一起的所述连接纱,所述绒毛部形成在割纱面料的内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稳定、保暖、不易起球的针织服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锦纶为40D/34F的全拉伸丝,所述涤纶为75D/144F的拉伸变形丝。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结构稳定、保暖、不易起球的针织服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料中还设有第一氨纶,第一氨纶的规格为40D,第一氨纶和所述锦纶以单针床经编机编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卫程熙谢焓伍嫣王鸿达马冬冬
申请(专利权)人:柯林福建服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