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密度PVC管定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8947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2 2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定位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高密度PVC管定位结构,包括底混凝土板,所述底混凝土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下钢筋支架,所述下钢筋支架顶部的前后两端均放置有下枕木,两个所述下枕木的顶部均等距放置有四个限位器,四个所述限位器的内部套接有管道,且四个限位器的顶部放置有上枕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限位器、拉紧器与管道等达到定位固定效果好的目的,整个限位器的上下端结构完全一致,顶端与底部采用下钢筋支架与上钢筋支架支撑,随后利用枕木托起,管道则是限位器将其两端限位固定住,利用限位杆贯穿整体,并且嵌置在底混凝土板与顶混凝土板内部,侧面则是采用拉紧器拉扯稳定,整个结构稳定效果好。整个结构稳定效果好。整个结构稳定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密度PVC管定位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定位装置
,具体是一种高密度PVC管定位结构。

技术介绍

[0002]PVC即聚氯乙烯,是氯乙烯经加成聚合反应得到的高分子材料,是聚乙烯和聚丙烯之后,第三种最广泛生产的合成塑胶聚合物,PVC为无定形结构的白色粉末,对光和热的稳定性差,无固定熔点,有较好的机械性能,有优异的介电性能,聚氯乙烯可由乙烯、氯和催化剂经取代反应制成,由于其防火耐热作用,聚氯乙烯被广泛用于各行各业各式各样产品:电线外皮、光纤外皮、鞋、手袋、袋、饰物、招牌与广告牌、建筑装潢用品、家具、挂饰、滚轮、喉管、玩具、门帘、卷门、辅助医疗用品、手套、某些食物的保鲜纸、某些时装等,其中在排水区域中使用最多的就是高密度的PVC管道。
[0003]现有的沉淀池中的排污管往往也是采用该管道作为沉淀池之间的连通,最为常见的处理手段就是将其用混凝土浇筑,一方面能够最大程度上减少管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是管道位置被限定,整体使用起来稳定效果好,但是管道再利用混凝土浇筑时常常会因为混凝土的较大冲击力,往往容易出现小幅度的偏移,这样就不方便后续管道的对接,影响了施工的精准程度,因此急需要一种高密度PVC管定位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密度PVC管定位结构,具有固定效果好、整体结构稳定,整体施工简单容易的优点。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密度PVC管定位结构,包括底混凝土板,所述底混凝土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下钢筋支架,所述下钢筋支架顶部的前后两端均放置有下枕木,两个所述下枕木的顶部均等距放置有四个限位器,四个所述限位器的内部套接有管道,且四个限位器的顶部放置有上枕木,所述限位器两端的前后端均贯穿有限位杆,左右两侧限位杆的外围均焊接有拉紧器,两个所述上枕木的顶部均放置有上钢筋支架,所述上钢筋支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混凝土板。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拉紧器包括有锁定块,所述锁定块的两端均插入有拉筋板,且锁定块正面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螺栓,两个所述拉筋板的折角处与边角限位杆相焊接。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拉筋板呈U形结构,所述锁定块内部的两侧均贯穿有矩形槽,所述螺栓从前往后依次贯穿锁定块与拉筋板。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器是由两个异形C块组成,两个所述异形C块的中部往外侧凹陷,且两个异形C块合并在一起中部为一个整圆,两个所述异形C块外围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硬质橡胶块。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下钢筋支架与上钢筋支架结构完全一致,且下钢筋支架与上钢筋支架均是由横纵两类钢筋等距交错分布焊接组成,所述下钢筋
支架与上钢筋支架的组成钢筋外围均向外侧弯曲,且下钢筋支架与上钢筋支架的弯曲部分分别固定安装在底混凝土板与顶混凝土板的内部。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杆从上往下依次贯穿上钢筋支架、上枕木、限位器、拉紧器、下枕木、下钢筋支架,且限位杆的首尾段分别固定安装在底混凝土板与顶混凝土板的内部。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2]1、本技术通过设置有限位器、拉紧器与管道等达到定位固定效果好的目的,整个限位器的上下端结构完全一致,顶端与底部采用下钢筋支架与上钢筋支架支撑,随后利用枕木托起,管道则是限位器将其两端限位固定住,利用限位杆贯穿整体,并且嵌置在底混凝土板与顶混凝土板内部,侧面则是采用拉紧器拉扯稳定,整个结构稳定效果好,并且中部存在大量的孔洞,当需要对该区域灌注混凝土时,良好的定位结构能够避免其发生位置,孔洞能够确保混凝土的快速填充,最终该区域能够形成一个良好有效的施工处理。
[0013]2、本技术通过设置有底混凝土板、下钢筋支架与顶混凝土板等达到施工安装方便效果好的目的,整个管道的布设固定是按照一定顺序进行的,预先将整个底混凝土板结构预先浇筑好,随后人工将下钢筋支架布设在底混凝土板的顶部,同时在下钢筋支架顶部的前后两端均放置上下枕木,在两个下枕木的顶部对齐放置上限位器,随后再将相应的管道放置在限位器内部,人工利用限位杆贯穿固定住限位器,往限位器的顶部放置上上枕木,接着讲上钢筋支架结构倒扣在上枕木的顶部,使得其与下钢筋支架镜像对称,最终人工再将顶混凝土板浇筑上即可,整个处理过程简单有序,施工难度大大降低。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结构整体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结构无顶混凝土板整体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结构限位器与管道位置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结构下钢筋支架与上钢筋支架位置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结构限位器示意图;
[0019]图6为本技术结构拉紧器示意图;
[0020]图7为本技术结构下钢筋支架示意图。
[0021]图中:1、底混凝土板;2、下钢筋支架;3、下枕木;4、限位器;5、限位杆;6、拉紧器;61、锁定块;62、拉筋板;63、螺栓;7、上枕木;8、管道;9、上钢筋支架;10、顶混凝土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如图1至图7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高密度PVC管定位结构,包括底混凝土板1,底混凝土板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下钢筋支架2,下钢筋支架2顶部的前后两端均放置有下枕木3,两个下枕木3的顶部均等距放置有四个限位器4,四个限位器4的内部套接有管道8,且
四个限位器4的顶部放置有上枕木7,限位器4两端的前后端均贯穿有限位杆5,左右两侧限位杆5的外围均焊接有拉紧器6,两个上枕木7的顶部均放置有上钢筋支架9,上钢筋支架9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混凝土板10。
[0024]其中,拉紧器6包括有锁定块61,锁定块61的两端均插入有拉筋板62,且锁定块61正面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螺栓63,两个拉筋板62的折角处与边角限位杆5相焊接。
[0025]其中,拉筋板62呈U形结构,锁定块61内部的两侧均贯穿有矩形槽,螺栓63从前往后依次贯穿锁定块61与拉筋板62,一般情况下利用限位杆5结构完成整个限位器4与管道8位置的固定即可,但是考虑到长期使用,还得在其基础上提升整体性,现在利用拉紧器6结构将外侧两端的限位杆5收缩在一起,使得整个结构横向应力增强,配合上限位杆5的限位操作,整体稳定效果好,不仅能够在后续的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保证其稳定,受到一定程度的地质影响也不会出现裂痕。
[0026]其中,限位器4是由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密度PVC管定位结构,包括底混凝土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混凝土板(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下钢筋支架(2),所述下钢筋支架(2)顶部的前后两端均放置有下枕木(3),两个所述下枕木(3)的顶部均等距放置有四个限位器(4),四个所述限位器(4)的内部套接有管道(8),且四个限位器(4)的顶部放置有上枕木(7),所述限位器(4)两端的前后端均贯穿有限位杆(5),左右两侧所述限位杆(5)的外围均焊接有拉紧器(6),两个所述上枕木(7)的顶部均放置有上钢筋支架(9),所述上钢筋支架(9)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混凝土板(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密度PVC管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紧器(6)包括有锁定块(61),所述锁定块(61)的两端均插入有拉筋板(62),且锁定块(61)正面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螺栓(63),两个所述拉筋板(62)的折角处与边角限位杆(5)相焊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密度PVC管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筋板(62)呈U形结构,所述锁定块(61)内部的两侧均贯穿有矩形槽,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久群邓毅张芳芳赵启兵梅育民
申请(专利权)人:七冶土木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