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芯片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8886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2 23:26
一种分离芯片组件,包括分离芯片、第一振动件和第二振动件。所述分离芯片包括样本池和位于所述样本池相对的两侧的第一过滤膜和第二过滤膜,所述第一过滤膜和所述第二过滤膜的孔径均小于目标颗粒的粒径,所述分离芯片还包括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通过所述第一过滤膜与所述样本池连通,所述第二腔室通过所述第二过滤膜与所述样本池连通。所述第一振动件固定于第一过滤膜和第二过滤膜,用于在振动时产生第一振动波。所述第二振动件固定于所述第一腔室的外表面以及所述第二腔室的外表面,用于在振动时产生第二振动波。本申请可以实现目标颗粒的高效分离。以实现目标颗粒的高效分离。以实现目标颗粒的高效分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离芯片组件


[0001]本申请涉及生物
,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分离液体样本中目标颗粒的分离芯片组件。

技术介绍

[0002]外泌体(exosome)是由活细胞持续大量分泌的一种直径为30

150nm的双磷脂膜结构小囊泡,其作为细胞间通信交流的载体携带来源于母细胞的蛋白、核酸、代谢小分子等特异性组分。大量的研究表明,外泌体参与了肿瘤发展的多种事件,包括免疫逃逸、血管生成、肿瘤转移、肿瘤耐药等。外泌体能更早、持续地被癌细胞释放并进入患者血液循环系统,其脂质双层膜结构能够有效保护所携带的蛋白质和包裹的核酸类物质。外泌体广泛且稳定地存在于多种临床样本中,包括血液、尿液、腹水、组织液、眼泪、唾液和脑脊液等。其中血液和尿液中的外泌体数量多、临床取样容易。因此,外泌体被认为是体外诊断研究和肿瘤临床检测领域中的重点研究对象,有望在肿瘤早期诊断、肿瘤转移复发评估、肿瘤异质性评估、动态检测肿瘤发生发展和疗效、耐药突变检测、个性化用药等方面发挥巨大的临床价值。
[0003]目前,实现外泌体临床应用的主要障碍是分离过程中发生过滤膜堵孔现象,通量低、纯度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分离芯片组件。
[0005]本申请提供一种分离芯片组件,用于从液体样本中分离提纯出目标颗粒。所述分离芯片组件包括分离芯片、第一振动件和第二振动件。所述分离芯片包括样本池和位于所述样本池相对的两侧的第一过滤膜和第二过滤膜,所述第一过滤膜和所述第二过滤膜的孔径均小于所述目标颗粒的粒径,所述分离芯片还包括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通过所述第一过滤膜与所述样本池连通,所述第二腔室通过所述第二过滤膜与所述样本池连通。所述第一振动件固定于第一过滤膜和第二过滤膜,所述第一振动件用于在振动时产生第一振动波。所述第二振动件固定于所述第一腔室的外表面以及所述第二腔室的外表面,所述第二振动件用于在振动时产生第二振动波。
[0006]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振动件和所述第二振动件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0007]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分离芯片包括第一侧盖片和第二侧盖片,所述第一侧盖片包括第一盖片本体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盖片本体相对两侧的第一挡片和第二挡片,所述第一过滤膜固定于所述第一挡片和所述第二挡片之间且与所述第一盖片本体相对,所述第一盖片本体、所述第一挡片、所述第二挡片和所述第一过滤膜共同围设出所述第一腔室,所述第二侧盖片包括第二盖片本体以及位于所述第二盖片本体相对两侧的第三挡片和第四挡片,所述第三挡片与所述第一挡片相对,所述第四挡片与所述第二挡片相对,所述第二过滤膜固定于所述第三挡片和所述第四挡片之间且与所述第二盖片本体相对,所述第二
盖片本体、所述第三挡片、所述第四挡片和所述第二过滤膜共同围设出所述第二腔室,所述样本池位于所述第一过滤膜和所述第二过滤膜之间。
[0008]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振动件固定于所述第一盖片本体和所述第二盖片本体。
[0009]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腔室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连通所述第一腔室与外界;所述第二腔室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连通所述第二腔室与外界。
[0010]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振动件为谐波振荡器。
[0011]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振动件为振动马达。
[0012]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的第一振动件能够向第一过滤膜和第二过滤膜传递第一振动波,使吸附于滤膜的膜孔中的目标颗粒能够快速与过滤膜的膜孔分离并重新悬浮于回流的液体样本中;第二振动件能够传递第二振动波,使第一振动波与第二振动波共同扰动液体样本和过滤膜并产生声学效应,防止目标颗粒堵塞滤孔或者聚集在一起,实现高效分离。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分离芯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向图1所示的分离芯片组件上所施加负压的示意图。
[0015]图3为向图1所示的分离芯片组件上施加的第一振动波和第二振动波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分离装置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0017]图5为对本申请实施例与对比例1

4得到的外泌体的含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图。
[0018]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得到的外泌体的扫描电镜图。
[0019]图7为本申请对不同体积和外泌体浓度的尿液样本进行分离提纯后得到的外泌体的含量测试图。
[0020]图8为本申请对不同类型的液体样本进行分离提纯后得到的外泌体的含量测试图。
[0021]图9为对本申请实施例和对比例5得到的外泌体进行蛋白质印迹分析得到的图谱。
[0022]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和对比例5在提纯时间、外泌体产量和外泌体浓度三个维度的比较示意图。
[0023]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24][0025][0026][0027]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申请。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及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单元被描述为“连接”于另一个单元,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单元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单元。当一个单元被描述为“设置于”另一个单元,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单元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单元。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元件或设备的名称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
[0029]请参阅图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分离芯片组件1,用于对液体样本中不同尺寸的颗粒进行分离提纯,以得到特定尺寸的目标颗粒。该液体样本可为人体血浆、血清、脑髓液、唾液、尿液以及胃液等。目标颗粒可为外泌体或循环肿瘤细胞等。分离芯片组件1包括分离芯片10、第一振动件20和第二振动件30。
[0030]分离芯片10包括样本池13以及位于样本池13相对的两侧的第一过滤膜14和第二过滤膜16。样本池13用于容置液体样本。第一过滤膜14和第二过滤膜16的孔径均小于目标颗粒的粒径。
[0031]进一步地,分离芯片10还可包括第一腔室15和第二腔室17,第一腔室15与样本池13通过第一过滤膜14相连通,第一腔室15设置有第一开口152,第一开口152连通第一腔室15与外界。第二腔室17与样本池13通过第二过滤膜16相连通,第二腔室17设置有第二开口172,第二开口172连通第二腔室17与外界。其中,第一腔室15与第二腔室17分别位于该样本池13相对的两侧。
[0032]使用分离芯片组件1时,将液体样本加入样本池13,将第一开口152和第二开口172分别与真空系统50(参图4)相连接。当真空系统50通过第一开口152使第一腔室15受到抽吸时,第一腔室15中产生负压。在第一腔室15的负压作用下,样本池13中的液体样本中尺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离芯片组件,用于从液体样本中分离提纯出目标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芯片组件包括:分离芯片,所述分离芯片包括样本池和位于所述样本池相对的两侧的第一过滤膜和第二过滤膜,所述第一过滤膜和所述第二过滤膜的孔径均小于所述目标颗粒的粒径,所述分离芯片还包括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通过所述第一过滤膜与所述样本池连通,所述第二腔室通过所述第二过滤膜与所述样本池连通;第一振动件,固定于第一过滤膜和第二过滤膜,所述第一振动件用于在振动时产生第一振动波;以及第二振动件,固定于所述第一腔室的外表面以及所述第二腔室的外表面,所述第二振动件用于在振动时产生第二振动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芯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振动件和所述第二振动件位于同一水平面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芯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芯片包括第一侧盖片和第二侧盖片,所述第一侧盖片包括第一盖片本体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盖片本体相对两侧的第一挡片和第二挡片,所述第一过滤膜固定于所述第一挡片和所述第二挡片之间且与所述第一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欲超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汇芯生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