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壤立体栽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88804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2 2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土壤立体栽培装置,主要包括水泵、加热器、土壤、内管、温度传感器、出管、挡板、连管、入管、总排水管和总进水管,所述水泵的出口通过管道固定安装有加热器,加热器右端固定安装有总进水管,总进水管侧壁通过三通头安装有入管,入管端部固定安装有内管,内管端部贯穿固定连接挡板,挡板围设形成梯形围挡,所述挡板内侧填充有土壤,所述挡板内侧下部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相邻的所述内管之间固定安装有连管,位于右部的所述内管顶端右部固定安装有出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结构上设计合理,可以进行滴灌和土壤保温,提高种植效率,使用起来方便快捷,可以进行中体移动和组合拆装,实用性很高。实用性很高。实用性很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土壤立体栽培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利用土壤进行立体栽培,具体是一种土壤立体栽培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植物栽培业。栽培各种农作物以及取得植物性产品的农业生产部门,种植业是农业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利用植物的生活机能,通过人工培育以取得粮食、副食品、饲料和工业原料的社会生产部门。包括各种农作物、林木、果树、药用和观赏等植物的栽培。有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作物、绿肥作物、饲料作物、牧草、花卉等园艺作物。在中国通常指粮、棉、油、糖、麻、丝、烟、茶、果、药、杂等作物的生产。亦指狭义的农业,亦称农作物栽培业。通常指栽培农作物以取得植物性产品的农业生产部门。在中国,种植业同林业、畜牧业、副业和渔业合在一起,为广义的农业。在国外,种植业一般同畜牧业合在一起,统称为农业。
[0003]现有的土壤栽培法多是在地面进行,且没有相应的辅助培养设备,使得培养的成活率低,土地利用率差,所以我们采用土壤立体栽培装置,填补了一项技术空白,对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非常有实际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土壤立体栽培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土壤立体栽培装置,主要包括水泵、加热器、土壤、内管、温度传感器、出管、挡板、连管、入管、总排水管和总进水管,所述水泵的出口通过管道固定安装有加热器,加热器右端固定安装有总进水管,总进水管侧壁通过三通头安装有入管,入管端部固定安装有内管,内管端部贯穿固定连接挡板,挡板围设形成梯形围挡,所述挡板内侧填充有土壤,所述挡板内侧下部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相邻的所述内管之间固定安装有连管,位于右部的所述内管顶端右部固定安装有出管,出管顶端通过三通头固定安装有总排水管。
[0007]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水泵、加热器和温度传感器通过线束与外部电源及外部控制设备电性连接。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09]本技术在结构上设计合理,可以进行滴灌和土壤保温,提高种植效率,使用起来方便快捷,可以进行中体移动和组合拆装,实用性很高。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一种土壤立体栽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一种土壤立体栽培装置中挡板、土壤和内管之间的剖视示意图。
[0012]图中:水泵1、加热器2、土壤3、内管4、温度传感器5、出管6、挡板7、连管8、入管9、总排水管10、总进水管11。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4]请参阅图1~2,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土壤立体栽培装置,主要包括水泵1、加热器2、土壤3、内管4、温度传感器5、出管6、挡板7、连管8、入管9、总排水管10和总进水管11,所述水泵1的出口通过管道固定安装有加热器2,加热器2右端固定安装有总进水管11,总进水管11侧壁通过三通头安装有入管9,入管9端部固定安装有内管4,内管4端部贯穿固定连接挡板7,挡板7围设形成梯形围挡,所述挡板7内侧填充有土壤3,所述挡板7内侧下部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5,相邻的所述内管4之间固定安装有连管8,位于右部的所述内管4顶端右部固定安装有出管6,出管6顶端通过三通头固定安装有总排水管10。
[0015]所述水泵1、加热器2和温度传感器5通过线束与外部电源及外部控制设备电性连接。
[0016]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
[0017]本技术涉及一种土壤立体栽培装置,本装置用于搭配温室进行经济作物的种植,在温室内组建立体栽培墙,该立体栽培墙中填满栽培需要使用的混合物,即土壤和腐熟有机肥的混合物,根据栽培植物的根系长短铺好加温设备,即纵外管、下管、顶壳和底壳,立体栽培墙横截面为梯形,确定混合物的厚度后,下面比上面宽3

5厘米,栽培墙高度根据作物根系的长短与植株生长高低而定,为60cm

90cm,通过装配时的梯形框架和外框组合,可以开解拆装和快捷组合,不用每季都进行田垄的作业,只需要将混合物倒入即可,不仅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而且提高工作效率,水经水加温装置(可设置定时时间,与土壤中传感器同时工作,有节能效果)经补水主管道进入立体栽培墙内,经循环由回水口进入下一立体栽培墙内(控制栽培墙内温度),后经回水口流出,进入回水主管道,以此循环;立体栽培墙内填充土壤,土壤中埋温度传感器(控制水温,使水循环)。
[0018]以棚长50米、宽8米单棚草莓为例。栽培墙高90厘米,下宽30厘米,上宽25厘米,混合物厚度30厘米,此栽培方法和传统平地起垄栽培方法相比,大大缩短种植的准备时间,且不会因为灌溉坍塌;
[0019]同时装置的结构灵活,可以进行地底滴定灌溉,通过流量计可以检测灌溉的用水量,进行精确灌溉,且在灌溉时,通过电机的工作,使得纵内管的开孔与上喷头重合,将底壳的开孔与下内管的通孔重合,使得液体可以流入土壤,而进行土壤保温时,通过短路阀将水箱7与水泵隔离,通过电机带动纵内管和下内管转动九十度,使得底壳、纵外管和顶壳形成加热回路,配合加热棒和铸造壳8对内部土壤进行加热,通过导热网进行温度扩散,提高保温范围,且通过稀松网孔设置,避免影响根系发育,通过温度保护器9进行温度监测,并配合外部控制设备的温度设置范围,进行加热棒5的启停控制,可以避免土壤温度过低,影响成活率。
[0020]一、减少成本投入数量
[0021]1.温度可提高5

10℃,生长周期缩短,成熟期提前45天以上。减少用工成本30元/天
×
45天=1350元;
[0022]2.栽培墙内肥营养流失少,利用率高,可减少各种肥料的使用量。减少施肥用工成本20元
×
5=100元,减少肥料成本50元
×
5=250元;
[0023]3.减少打药次数3

4次,减少农药使用量30

50%以上,减少了各种病虫害的发生。减少打药用工成本100元
×
2=200元,减少用药成本60元
×
4=240元;
[0024]4.很容易将土壤加温到55℃

75℃,进行高温消毒,有效预防下年重茬病和虫害的发生。传统栽培方法消毒药品成本一般为800元,现只用100元,减少700元;不用铺消毒膜,减少用工费用120元;
[0025]5.减少用水量,原来每个棚浇一次水需要一个小时,现在只要20分钟,减少浇水成本;
[0026]6.减少每年整地、起垄费用200元+1100元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壤立体栽培装置,主要包括水泵(1)、加热器(2)、土壤(3)、内管(4)、温度传感器(5)、出管(6)、挡板(7)、连管(8)、入管(9)、总排水管(10)和总进水管(11),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1)的出口通过管道固定安装有加热器(2),加热器(2)右端固定安装有总进水管(11),总进水管(11)侧壁通过三通头安装有入管(9),入管(9)端部固定安装有内管(4),内管(4)端部贯穿固定连接挡板(7),挡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少博杨立国张京开刘旺谢杰盛顺苗秋生安红艳胡浩徐全明陈胤伸陈胤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华雨奥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