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力粘稠颗粒浆输送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87791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2 2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压力粘稠颗粒浆输送泵,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上的电控柜、液压控制阀组、泵送系统、液压动力系统,泵送系统包括双缸注浆泵和提升阀组,双缸注浆泵包括主油缸和两个浆液缸,两个浆液缸一端均设置提升阀组,提升阀组包括三通阀腔、排浆阀腔、阀球、提升阀活塞杆和提升阀油缸,三通阀腔一侧与浆液缸连接,三通阀腔上端设有吸浆口,三通阀腔下端连接排浆阀腔,排浆阀腔一侧设有排浆口,排浆阀腔底部连接提升阀油缸,提升阀油缸中设置提升阀活塞杆,提升阀活塞杆上端进入到排浆阀座和吸浆阀座之间并连接阀球,通过提升阀油缸带动阀球在排浆阀座和吸浆阀座之间强制性切换,使注浆泵达到高压力,实现对粘稠浆液和带颗粒砂浆的输送。颗粒砂浆的输送。颗粒砂浆的输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压力粘稠颗粒浆输送泵


[0001]本技术属于注浆泵
,具体涉及一种高压力粘稠颗粒浆输送泵。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输送泵采用吸排浆阀组进行吸排浆料,吸排浆阀组中的单向阀结构采用钢球在阀内的自由落体来实现吸排浆口的开关,这种单向阀结构在吸入粘稠浆液时,钢球重量无法及时将粘稠浆液压下,使得钢球容易浮在粘稠浆液的上方,导致阀门不能及时的关闭,可能造成无法正常吸浆和排浆的现象;目前,现有的螺杆泵可以对粘稠浆液进行输送,但螺杆泵的输送压力较低,即使是市面上质量较好的螺杆泵,其输送压力最高也只在3

4MPa,无法实现高效较远距离输送,而且由于螺杆泵中的橡胶定子和转子的密封结构,导致螺杆泵在输送颗粒浆料时,橡胶定子和转子容易磨损,从而影响到螺杆泵的使用寿命,并且在维修维护时十分困难,维修更换易损件的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针对上述问题,公开了一种高压力粘稠颗粒浆输送泵,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吸排浆阀组无法正常吸排粘稠浆料的问题,以及输送泵压力低、零件易损坏的问题,并且提高了注浆效率。
[0004]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高压力粘稠颗粒浆输送泵,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上的电控柜、液压控制阀组、泵送系统、以及通过液压控制阀组与泵送系统相连的液压动力系统,所述液压控制阀组与电控柜电连接,所述液压动力系统包括液压油箱、液压泵和变频电机,所述液压泵的进油端与油箱连接,所述变频电机与电控柜电连接,且变频电机的输出轴与液压泵的输入轴连接,所述泵送系统包括双缸注浆泵、提升阀组,所述双缸注浆泵包括主油缸和设置在主油缸两端的浆液缸,所述主油缸的油口通过管道与液压控制阀组连接,主油缸中设有活塞杆,活塞杆的两端进入到浆液缸中并连接有活塞,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浆液缸的一端分别设置一个提升阀组,使得双缸注浆泵通过所述提升阀组进行吸排浆料。
[0006]进一步的,所述提升阀组包括三通阀腔、排浆阀腔、阀球、提升阀活塞杆和提升阀油缸,所述三通阀腔的一侧与浆液缸的一端连接,使得三通阀腔与浆液缸相连通,三通阀腔上端设有吸浆口,且三通阀腔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吸浆阀座和排浆阀座,三通阀腔下端连接排浆阀腔,排浆阀腔一侧设有排浆口,排浆阀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提升阀油缸,所述提升阀油缸通过液压控制阀组与液压泵和液压油箱连接,且提升阀油缸中设置所述提升阀活塞杆,提升阀活塞杆的上端贯穿排浆阀腔的底部从而进入到三通阀腔中并固定连接所述阀球,所述阀球位于吸浆阀座和排浆阀座之间,且阀球对吸浆阀座和排浆阀座的内孔进行密封。
[0007]进一步的,所述三通阀腔的上下两端的管口内壁上均设有限位座,三通阀腔上端限位座上设置所述吸浆阀座,且三通阀腔的上端固定设置有吸浆管,所述吸浆管的管口嵌
入到三通阀腔上端的管口中并对吸浆阀座进行限位,三通阀腔下端的限位座底部设置所述排浆阀座,且排浆阀腔的上端管口嵌入到三通阀腔下端管口中并对排浆阀座进行限位。
[0008]进一步的,所述阀球的尺寸大于吸浆阀座和排浆阀座的内孔的尺寸,实现阀球对吸浆阀座和排浆阀座的密封。
[0009]进一步的,所述排浆阀的底部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中贯穿设置所述提升阀活塞杆,且凹槽中设置有密封。
[0010]进一步的,所述阀球呈圆柱结构,且阀球的侧壁上下两端均向中心倾斜设置。
[0011]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风冷却器,所述风冷却器通过管路与液压油箱连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底部四周设有滚轮。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0014](1)采用提升阀组替代普通单向阀结构的吸排浆阀组,通过提升阀油缸带动阀球强制切换提升阀组中的吸排阀口,解决了黏稠浆液、砂浆、含有颗粒的浆液输送问题,不仅能输送黏稠带颗粒的浆液,还可以达到很高的压力,弥补了市面上的螺杆泵、软管泵的输送压力低、使用寿命短,维修维护难且维修更换易损件成本高的问题。
[0015](2)整套设备采用液压驱动,可实现流量和压力的调节,更灵活方便的满足使用。流量调节可通过变频电机控制调节,也可以通过液压系统流量调节,从而控制主油缸中活塞杆的往复速度,实现对浆液排放量的调节,满足现场施工的需求。
[0016](3)采用了双缸结构,比单缸结构提高了一倍的效率,更经济环保,通过主油缸驱动活塞杆两端活塞往复运动,使得一端浆液缸在吸浆的同时,另一端浆液缸在排浆,保证了注浆的连续性,从而有效提高了注浆效率。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侧视图。
[0020]图4为本技术中泵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
[0022]底座1、滚轮101、电控柜2、液压控制阀组3、液压油箱4、液压泵5、变频电机6、双缸注浆泵7、主油缸71、浆液缸72、活塞杆73、活塞74、提升阀组8、三通阀腔81、吸浆口811、限位座812、吸浆阀座813、排浆阀座814、排浆阀腔82、凹槽821、密封822、排浆口823、阀球83、提升阀活塞杆84、提升阀油缸85、吸浆管86、风冷却器9。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晰明确,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描述,任何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进行等价替换和常规推理得出的方案均落入本技术保护范围。本技术中所提及的固定连接,固定设置均为机械领域中的通用连接方式,焊接、螺栓螺母连接以及螺钉连接均可。
[0024]在本技术创造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

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创造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5]如图1

4所示,一种高压力粘稠颗粒浆输送泵,包括底座1和设置在底座1上的电控柜2、液压控制阀组3、泵送系统、以及通过液压控制阀组3与泵送系统相连的液压动力系统,所述液压控制阀组3与电控柜2电连接,所述液压动力系统包括液压油箱4、液压泵5和变频电机6,所述液压泵5的进油端与油箱连接,所述变频电机6与电控柜2电连接,且变频电机6的输出轴与液压泵5的输入轴连接,所述泵送系统包括双缸注浆泵7、提升阀组8,所述双缸注浆泵7包括主油缸71和设置在主油缸71两端的浆液缸72,所述主油缸71的油口通过管道分别与液压泵5出油端和液压油箱4连接,主油缸71中设有活塞杆73,活塞杆73的两端进入到浆液缸72中并连接有活塞74,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浆液缸72的一端分别设置一个提升阀组8,使得双缸注浆泵7通过所述提升阀组8进行吸排浆料。
[0026]进一步的,所述提升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力粘稠颗粒浆输送泵,包括底座(1)和设置在底座(1)上的电控柜(2)、液压控制阀组(3)、泵送系统、以及通过液压控制阀组(3)与泵送系统相连的液压动力系统,所述液压控制阀组(3)与电控柜(2)电连接,所述液压动力系统包括液压油箱(4)、液压泵(5)和变频电机(6),所述变频电机(6)与电控柜(2)电连接,且变频电机(6)的输出轴与液压泵(5)的输入轴连接,所述泵送系统包括双缸注浆泵(7)、提升阀组(8),所述双缸注浆泵(7)包括主油缸(71)和设置在主油缸(71)两端的浆液缸(72),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浆液缸(72)的一端分别设置一个提升阀组(8),使得双缸注浆泵(7)通过所述提升阀组(8)进行吸排浆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力粘稠颗粒浆输送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阀组(8)包括三通阀腔(81)、排浆阀腔(82)、阀球(83)、提升阀活塞杆(84)和提升阀油缸(85),所述三通阀腔(81)的一侧与浆液缸(72)的一端连接,使得三通阀腔(81)与浆液缸(72)相连通,三通阀腔(81)上端设有吸浆口(811),且三通阀腔(81)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吸浆阀座(813)和排浆阀座(814),三通阀腔(81)下端连接排浆阀腔(82),排浆阀腔(82)一侧设有排浆口(823),排浆阀腔(8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提升阀油缸(85),所述提升阀油缸(85)通过液压控制阀组(3)与液压泵(5)和液压油箱(4)连接,且提升阀油缸(85)中设置所述提升阀活塞杆(84),提升阀活塞杆(84)的上端贯穿排浆阀腔(82)的底部从而进入到三通阀腔(81)中并固定连接所述阀球(83),所述阀球(8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聪李镇明林金栋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长城注浆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