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振耀专利>正文

电饭煲内置蒸笼及电饭煲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863 阅读:2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饭煲内置蒸笼,包括一放置于电饭煲金属内胆内腔的敞口的笼体,笼体底部开设有均匀分布的通孔,通孔孔径小于米粒粒径;笼体底部设置有隔热支脚,以避免笼体底部与电饭煲金属内胆直接接触;笼体深度略小于电饭煲金属内胆深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电饭煲,上述内置蒸笼放置于电饭煲金属内胆内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烹煮的米饭由于加热烹煮过程中,蒸笼内的米粒或其他食材不与金属锅胆直接接触,而是依靠水来进行传热而完成食物的加热烹煮过程,因此受热均匀,煮出来的米饭生熟、软硬一致。(*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
,具体地来说,涉及电饭煲及 其附属配件的
技术背景米饭天天吃,电饭煲已经是现在家庭必不可少的干将。在挑选 上除了外观、容量等因素外,功能的多少也成为其中的考虑因素。但 无论功能如何先进、多样化,消费者最关心的还是米饭的质量问题。目前电饭锅都是使用金属锅胆,主要为铝合金或不锈钢材质。由 于金属导热率较高这一物理特性,烹煮时米水受热不均匀,使得同一 锅饭的饭粒质量不均匀,位于底部、中部及顶部的饭粒的软硬度、熟 生程度皆有所不同。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饭 煲内置蒸笼,包括一放置于电饭煲金属内胆的敞口的笼体,其特征在 于笼体底部开设有均匀分布的通孔,通孔孔径小于米粒粒径;笼体 底部设置有隔热支脚,以避免笼体底部与电饭煲金属内胆直接接触; 笼体深度略小于电饭煲金属内胆深度。上述笼体的顶端还铰接有笼体提手。米饭煮熟后可以握住提手把 整笼米饭提出锅外。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饭煲,包括锅身、锅盖及金属内胆,锅身内设有工作电路,还包括上述蒸笼,放置于金属内胆内腔。本技术是用耐温塑料制成蒸笼,将稻米盛放在塑料蒸笼内, 并浸泡于盛装水的金属锅胆中,加热煮饭过程中,蒸笼内的米粒或其 他食材不与金属锅胆直接接触,而是依靠水来进行传热而完成食物的 加热烹煮过程。经过均匀受热煮出来的米饭生熟、软硬一致,消费者 能方便地烹煮出一锅让人满意的靓饭。本技术解决了食物加热不 均匀的问题,另外也避免了食物与金属容器的接触而导致的铝合金中 重金属对食物的污染。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笼体俯视图。图2是A向剖示图。 图3是图2的l放大图。 图4是蒸笼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 4所示为本蒸笼的结构示意。如图4所示的蒸笼,包括敞口笼体10及提手20。提手20铰接 于笼体10的顶部。笼体顶部还设置有提手托位14,当提手放下时, 提手托位14会承托起提手,使得提手放下时既不会垂落于蒸笼内部, 也不会突出于电饭煲锅体表面。如图1所示,笼体10底部11开设有均匀分布的通孔12,通孔 12的孔径小于米粒粒径。通孔12沿周向分布均匀,以使蒸笼内盛装 的米粒受热均匀。在烹煮的早期,水份较多,锅内保持100度以下的温度,不会影 响耐温塑料蒸笼的物理化学性能;而在烹煮的后期,锅内的水份逐渐挥发散失,金属内胆若直接与笼体底部接触,金属内胆的高温会导致塑料笼体发生物理变形,甚至产生化学变化。因此,如图2所示,在 笼体底部11均匀设置隔热支脚13,支撑起笼体10,以避免笼体底 部11与电饭煲金属内胆直接接触。笼体10深度略小于电饭煲内胆深度,当蒸笼放置于电饭煲内胆时 笼体不至于高出电饭煲锅体,但若深度过浅,又减小了烹煮的容量。这种内置蒸笼可与尺寸相符的电饭煲配套使用。电饭煲可以为现 有的各种类型的电饭煲,包括锅身、锅盖及金属内胆,锅身内设有工 作电路,上述内置蒸笼,放置于金属内胆内腔。烹煮时,米粒盛放于 蒸笼内,往金属内胆添加适量的水,使水浸过米粒。煮熟后,握住蒸 笼提手把整个蒸笼从金属内胆中提出至就餐点,移动更为方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饭煲内置蒸笼,包括一放置于电饭煲金属内胆内腔的敞口的笼体,其特征在于: 笼体底部开设有均匀分布的通孔,通孔孔径小于米粒粒径; 笼体底部设置有隔热支脚,以避免笼体底部与电饭煲金属内胆直接接触; 笼体深度略小于电饭煲金属内胆深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饭煲内置蒸笼,包括一放置于电饭煲金属内胆内腔的敞口的笼体,其特征在于笼体底部开设有均匀分布的通孔,通孔孔径小于米粒粒径;笼体底部设置有隔热支脚,以避免笼体底部与电饭煲金属内胆直接接触;笼体深度略小于电饭煲金属内胆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振耀
申请(专利权)人:蔡振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