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指交互方法及电子设备
[0001]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终端触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指交互方法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设备的软硬件性能的提高,电子设备的处理能力越来越高。目前,大多数电子设备都可以同时执行多任务。例如,电子设备(如手机)可以提供多应用的分屏显示功能或者悬浮窗显示功能,以满足用户同时操作多个应用的需求。
[0003]但是,现有的电子设备中、用于触发电子设备将应用由全屏显示切换为分屏显示或者悬浮窗显示的交互方式较为隐蔽。只有极少数用户知道如何控制电子设备的应用由全屏显示切换为分屏显示或者悬浮窗显示。也就是说,电子设备无法为用户提供便于用户记忆和操作的交互方式,用于方便地将电子设备的应用由全屏显示切换为分屏显示或者悬浮窗显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提供一种多指交互方法及电子设备,可以提供便于用户记忆和操作的交互方式,以实现电子设备将应用由全屏显示切换为分屏显示或者悬浮控件(如悬浮窗)显示,可以提升电子设备与用户的交互性能,进而可以提升用户体验。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指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电子设备全屏显示第一应用的第一界面;所述电子设备接收用户对所述第一界面的第一多指操作;其中,所述第一多指操作是至少两指的捏合操作;响应于对所述第一界面的所述第一多指操作,所述电子设备显示第二界面,并在所述第二界面显示第一悬浮控件;其中,所述第一悬浮控件用于显示所述第一界面的信息,所述第一悬浮控件是悬浮窗、悬浮球、悬浮卡片或悬浮图标中的任一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多指操作包括以下捏合操作中的至少一种:一指由所述电子设备的左侧边框划入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另一指由所述电子设备的右侧边框划入所述显示屏的双指捏合操作;或者,一指由所述电子设备的上侧边框划入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另一指由所述电子设备的下侧边框划入所述显示屏的双指捏合操作;或者,一指由所述电子设备的上侧边框或下侧边框划入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另一指由所述电子设备的左侧边框或右侧边框划入所述显示屏的双指捏合操作;或者,一指由所述电子设备的任一侧边框划入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另一指在所述显示屏内滑动的双指捏合操作;或者,两指在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内滑动的双指捏合操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悬浮控件在所述显示屏的显示位置是预先设定的;或者,所述第一悬浮控件的中心点与第一连线的交点重合;其中,所述第一连线是所述双指捏合操作对应的手指离开所述显示屏时在所述显示屏的两个触摸点的连线。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多指操作是一指由所述电子设备的左侧边框划入所述显示屏,另一指由所述电子设备的右侧边框划入所述显示屏的双指捏合操作;所述第一悬浮控件的中心点与所述显示屏的第一中心线与第一连线的交点重合;其中,所述第一中心线与所述显示屏的左侧边框和右侧边框平行,且所述第一中心线与所述显示屏的左侧边框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一中心线与所述显示屏的右侧边框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连线是所述双指捏合操作对应的手指离开所述显示屏时在所述显示屏的两个触摸点的连线。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多指操作是一指由所述电子设备的上侧边框划入所述显示屏,另一指由所述电子设备的下侧边框划入所述显示屏的双指捏合操作;所述第一悬浮控件的中心点与所述显示屏的第二中心线与第一连线的交点重合;其中,所述第二中心线与所述显示屏的上侧边框和下侧边框平行,且所述第二中心线与所述显示屏的上侧边框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二中心线与所述显示屏的下侧边框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连线是所述双指捏合操作对应的手指离开所述显示屏时在所述显示屏的两个触摸点的连线。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多指操作是一指由所述电子设备
的上侧边框或下侧边框划入所述显示屏,另一指由所述电子设备的左侧边框或右侧边框划入所述显示屏的双指捏合操作;所述第一悬浮控件的中心点与第一垂心重合;其中,所述第一垂心是以下两条线的交点:垂直于所述一指划入的上侧边框或下侧边框、且经过所述一指离开所述显示屏时在所述显示屏的触摸点的线,以及垂直于所述另一指划入的左侧边框或右侧边框、且经过所述另一指离开所述显示屏时在所述显示屏的触摸点的线。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二界面显示第一悬浮控件,包括:所述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二界面显示预设尺寸的所述第一悬浮控件;或者,所述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二界面显示所述第一悬浮控件随着所述第一多指操作由大变小的动态图像,直至手指离开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屏;或者,若所述第一多指操作在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屏的触摸点的移动速度大于预设速度阈值,所述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二界面显示预设尺寸的所述第一悬浮控件,若所述移动速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速度阈值,所述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二界面显示所述第一悬浮控件随着所述第一多指操作由大变小的动态图像,直至手指离开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屏。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电子设备接收用户对所述第一悬浮控件的第二多指操作;其中,所述第二多指操作包括多指长按操作和拖动操作,所述多指长按操作是至少两指的长按操作,所述多指长按操作和所述拖动操作是手指不离开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屏的连续性操作;响应于所述第二多指操作,所述电子设备显示所述第一悬浮控件沿所述拖动操作的滑动轨迹移动的动态图像,直至手指离开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屏。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电子设备接收用户对所述第一悬浮控件的第三多指操作,所述第三多指操作包括多指长按操作,所述多指长按操作是至少两指的长按操作;响应于对所述第一悬浮控件的所述第三多指操作,所述电子设备显示处于编辑状态的第一悬浮控件;所述电子设备接收用户对所述处于编辑状态的第一悬浮控件的拖动操作,所述拖动操作与所述第三多指操作是手指不离开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屏的连续性操作;响应于所述拖动操作,所述电子设备显示所述第一悬浮控件沿所述拖动操作的滑动轨迹移动的动态图像,直至手指离开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屏,所述第一悬浮控件退出所述编辑状态。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若所述第一悬浮控件的边缘与所述显示屏的侧边框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阈值,所述电子设备分屏显示所述第一界面和所述第二界面。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电子设备接收用户对所述第一悬浮控件的第四多指操作,所述第四多指操作是至少两指的外扩操作;响应于所述第四多指操作,所述电子设备全屏显示所述第一界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于所述第四多指操作,所述电子设备全屏显示所述第一界面,包括:响应于所述第四多指操作,所述电子设备显示所述第一悬浮控件由小变大直至全屏显示所述第一界面的动态图像;或者,响应于所述第四多指操作,所述电子设备显示所述第一悬浮控件随着所述第四多指操作由小变大的动态图像,直至手指离开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屏,所述电子设备则全屏显示所述第一界面;或者,响应于所述第四多指操作,若所述第四多指操作在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屏的触摸点的移动速度大于预设速度阈值,所述电子设备则直接全屏显示所述第一界面,若所述移动速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速度阈值,所述电子设备则显示所述第一悬浮控件由小变大直至全屏显示所述第一界面的动态图像。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分屏显示所述第一界面和所述第二界面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电子设备接收用户对分屏显示的所述第一界面的所述第一多指操作;响应于对所述分屏显示的第一界面的所述第一多指操作,所述电子设备全屏显示所述第二界面,并在所述第二界面显示所述第一悬浮控件。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分屏显示所述第一界面和所述第二界面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电子设备接收用户对分屏显示的第二界面的第四多指操作;其中,所述第四多指操作是至少两指的外扩操作;响应于对所述分屏显示的第二界面的所述第四多指操作,所述电子设备全屏显示第二界面,并在所述第二界面显示所述第一悬浮控件。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分屏显示所述第一界面和所述第二界面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电子设备接收用户对分屏显示的第一界面的第三多指操作;其中,所述第三多指操作包括多指长按操作,所述多指长按操作是至少两指的长按操作;响应于对所述分屏显示的第一界面的所述第三多指操作,所述电子设备显示处于编辑状态的第一界面;所述电子设备接收用户对所述处于编辑状态的第一界面的拖动操作,所述拖动操作与所述第三多指操作是手指不离开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屏的连续性操作;响应于所述拖动操作,所述电子设备显示所述处于编辑状态的第一界面沿所述拖动操作的滑动轨迹移动的动态图像,直至手指离开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屏,所述第一界面退出所述编辑状态,所述电子设备调整分屏显示所述第一界面和所述第二界面的位置。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分屏显示所述第一界面和所述第二界面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电子设备接收用户对所述第二界面的第五多指操作;其中,所述第五多指操作是至少两指的捏合操作或至少两指的外扩操作;响应于对所述第二界面的所述第五多指操作,所述电子设备调整分屏显示所述第一界面和所述第二界面的尺寸。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多指操作是至少两指的外扩操作;所述电子设备调整分屏显示所述第一界面和所述第二界面的尺寸,包括:所述电子设备显示所述第二界面的尺寸随着所述第五多指操作由小变大,所述第一界面的尺寸随着所述第五多指操作由大变小的动态图像,直至手指离开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屏。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多指操作是至少两指的捏合操作;所述电子设备调整分屏显示所述第一界面和所述第二界面的尺寸,包括:所述电子设备显示所述第二界面的尺寸随着所述第五多指操作由大变小,所述第一界面的尺寸随着所述第五多指操作由小变大的动态图像,直至手指离开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屏。19.根据权利要求1-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悬浮控件用于显示所述第一界面的信息,包括:所述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悬浮控件显示所述第一应用的第三界面,所述第三界面是缩小的所述第一界面;或者,所述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悬浮控件显示所述第一应用的应用图标;或者,所述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悬浮控件显示所述第一界面的动态信息。20.根据权利要求1-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界面和所述第二界面均为所述第一应用的界面,所述第二界面是所述第一应用的首页或所述第一界面的上一层级的界面;或者,所述第二界面是第二应用的界面,所述第二应用是除所述第一应用外,所述电子设备最近运行过且未关闭的一个或多个应用中的任一应用;或者,所述第二界面是所述电子设备的主界面。2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屏、存储器和处理器;其中,所述显示屏用于显示所述处理器生成的图像或界面;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以下操作:全屏显示第一应用的第一界面;接收用户对所述第一界面的第一多指操作;其中,所述第一多指操作是至少两指的捏合操作;响应于对所述第一界面的所述第一多指操作,显示第二界...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