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驱动装置、照相装置以及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88360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2 20:21
提供树脂位置能够保持平衡的透镜驱动装置、照相装置以及电子设备。在该透镜驱动装置(10)中,中间支撑体(16)支撑透镜支撑体(14)自由移动,基础体(18)支撑中间支撑体(16)自由移动,第一树脂(66)设置在透镜支撑体(14)和中间支撑体(16)之间,具有粘弹性的,以透镜的光轴为中心旋转对称而至少配置在2处,第二树脂(68)设置在中间支撑体(16)和基础体(18)之间,具有粘弹性的,以透镜的光轴为中心旋转对称而至少配置在2处。第一树脂(66)从透镜的光轴方向来看,周方向的位置与第二树脂(68)大体在同一位置或者在相邻的两第二树脂的中间位置,且第一树脂(66)和第二树脂(68)从透镜的光轴方向来看,配置在周方向的至少4个位置。配置在周方向的至少4个位置。配置在周方向的至少4个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透镜驱动装置、照相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透镜驱动装置、照相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手机和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搭载着小型照相机。这种小型照相机进行自动聚焦和抖动补偿,向透镜的光轴方向以及与光轴方向正交的方向驱动透镜支撑体。
[0003]为了抑制透镜支撑体的共振,设置了具有粘弹性的树脂。众所周知,一直以来,在四角形状的透镜驱动装置的边部中央设置树脂。【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
[0004]【专利文献1】特开2013-5066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但是,一直以来,将自动对焦以及抖动补偿用的树脂都设置在相对的2个边部中央,所以设置树脂的位置的平衡性不良。
[0006]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上述一直存在的问题,提供树脂位置能够保持平衡的透镜驱动装置、照相装置以及电子设备。【解决问题的手段】
[0007]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样态是透镜驱动装置,该透镜驱动装置具有支撑透镜的透镜支撑体、支撑所述透镜支撑体自由移动的中间支撑体、支撑所述中间支撑体自由移动的基础体、设置在所述透镜支撑体和所述中间支撑体之间的,具有粘弹性的,为了以所述透镜的光轴为中心旋转对称而至少配置在2处的第一树脂、设置在所述中间支撑体和所述基础体之间的,具有粘弹性的,为了以所述透镜的光轴为中心旋转对称而至少配置在2处的第二树脂。所述第一树脂从所述透镜的光轴方向来看,周方向的位置与所述第二树脂大体在同一位置或者在相邻的两所述第二树脂的中间位置,且所述第一树脂和所述第二树脂从所述透镜的光轴方向来看,配置在周方向的至少4个位置。
[0008]优选地,所述透镜支撑体被第一弹性部支撑,相对于所述中间支撑体自由移动,所述第一树脂设置在所述第一弹性部上。而且,优选地,所述中间支撑体和所述透镜支撑体从所述透镜的光轴方向来看呈四角形,且所述中间支撑体和所述透镜支撑体的角部相互对应,所述第一弹性部具有弹性臂部,连接所述中间支撑体的一个角部和与该角部相邻的所述透镜支撑体的一个角部,所述第一树脂架桥成所述弹性臂部的在其中间相互面对的弯曲部分。
[0009]优选地,所述中间支撑体和所述透镜支撑体从所述透镜的光轴方向来看呈四角形,且所述中间支撑体和所述透镜支撑体的角部相互对应,所述第一树脂在所述四角形的角部,在与所述透镜的光轴方向平行的所述透镜支撑体的外面和与该外面平行的所述中间支撑体的内面之间架桥。
[0010]优选地,所述中间支撑体和所述基础体被第二弹性部自由移动地支撑,所述第二树脂设置在所述第二弹性部的附近,以抑制从所述第二弹性部传来的振动。而且,所述第二弹性部配置在呈四角形的所述基础体的四角,所述第二树脂在所述中间支撑体的下面和所述基础体的上面之间架桥。
[0011]优选地,所述透镜支撑体、中间支撑体以及基础体从所述透镜的光轴方向来看,为四角形状,所述第一树脂以及所述第二树脂也可以配置在四角形状的各角部或者各边部。最好所述第一树脂以及所述第二树脂的一方配置在四角形状的角部,另一方配置在四角形状的边部。优选地,所述透镜支撑体、中间支撑体以及基础体从所述透镜的光轴方向来看,为四角形状,所述第一树脂以及所述第二树脂配置在四角形状的各边部。
[0012]而且,最好所述第一树脂和所述第二树脂在所述透镜的光轴方向错开配置。
[0013]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样态是照相装置,该照相装置具有所述透镜驱动装置、被所述透镜支撑体支撑的透镜、接收来自所述透镜的光的受光传感器。
[0014]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样态是搭载所述照相装置的电子设备。【专利技术效果】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配置了具有粘弹性第一树脂以及第二树脂,能够以透镜的光轴为中心旋转对称。而且,第一树脂从透镜的光轴方向来看,周方向的位置与第二树脂大体在同一位置或者在相邻的第二树脂的中间位置,且第一树脂和第二树脂从所述透镜的光轴方向来看,配置在周方向的至少4个位置。所以,第一树脂和第二树脂的位置能够保持平衡。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显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的透镜驱动装置中省略罩盖后的安装着透镜的状态的斜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的透镜驱动装置的分解斜视图。【图3】为显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的透镜驱动装置中透镜驱动装置的角部的截面斜视图。【图4】为显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的透镜驱动装置中透镜驱动装置的边部的截面斜视图。【图5】为显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的透镜驱动装置的分解斜视图。【图6】为显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的透镜驱动装置中透镜驱动装置的角部的截面斜视图。【图7】为显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的透镜驱动装置中透镜驱动装置的角部的扩大截面图。【符号说明】10
ꢀꢀ
透镜驱动装置
12
ꢀꢀ
透镜14
ꢀꢀ
透镜支撑体16
ꢀꢀ
中间支撑体18
ꢀꢀ
基础体20
ꢀꢀ
屏蔽箱22
ꢀꢀ
入射用孔24
ꢀꢀ
透镜支撑用孔26
ꢀꢀ
自动对焦用线圈(AF用线圈)28
ꢀꢀ
磁石30
ꢀꢀ
第一弹性部32
ꢀꢀ
上方弹簧部件34
ꢀꢀ
下方弹簧部件36
ꢀꢀ
中间支撑体侧固定部(外侧部)38
ꢀꢀ
透镜支撑体侧固定部(内侧部)40
ꢀꢀ
弹性臂部42
ꢀꢀ
中间支撑体侧固定部(外侧部)44
ꢀꢀ
透镜支撑体侧固定部(内侧部)46
ꢀꢀ
弹性臂部48
ꢀꢀ
基础部件50
ꢀꢀ
线圈组装体52,54
ꢀꢀ
光通过用孔56
ꢀꢀ
线圈基板58
ꢀꢀ
配线基板60
ꢀꢀ
外部接续端子62
ꢀꢀ
第二弹性部64
ꢀꢀ
金属丝65
ꢀꢀ
金属丝固定部66
ꢀꢀ
第一树脂68
ꢀꢀ
第二树脂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至图4显示了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的驱动装置10。在本说明书中,为了方便,以透镜12的光轴方向一侧为上方,另一侧为下方。
[0018]透镜驱动装置10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支撑透镜12的透镜支撑体14、支撑该透镜支撑体14在透镜12的光轴方向自由移动的中间支撑体16、以及支撑中间支撑体16与透镜支撑体14一起在与光轴方向正交的方向上自由移动的基础体18。屏蔽箱20从光轴方向来看,外形为四角形状,下端固定在基础体18上,透镜支撑体14以及中间支撑体16的周围被该屏蔽箱20和基础体18所覆盖。在该屏蔽箱20上形成光入射的入射用孔22。
[0019]透镜支撑体14从光轴方向来看外形为四角形状,角部倒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透镜的透镜支撑体;支撑所述透镜支撑体自由移动的中间支撑体;支撑所述中间支撑体自由移动的基础体;设置在所述透镜支撑体和所述中间支撑体之间的、具有粘弹性的、为了以所述透镜的光轴为中心旋转对称而至少配置在2处的第一树脂;以及设置在所述中间支撑体和所述基础体之间的、具有粘弹性的、为了以所述透镜的光轴为中心旋转对称而至少配置在2处的第二树脂;其中,所述第一树脂从所述透镜的光轴方向来看,周方向的位置与所述第二树脂大体在同一位置或者在相邻的两所述第二树脂的中间位置,且所述第一树脂和所述第二树脂从所述透镜的光轴方向来看,配置在周方向的至少4个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支撑体被第一弹性部支撑,相对于所述中间支撑体自由移动,所述第一树脂设置在所述第一弹性部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支撑体和所述透镜支撑体从所述透镜的光轴方向来看呈四角形,且所述中间支撑体和所述透镜支撑体的角部相互对应;所述第一弹性部具有弹性臂部,连接所述中间支撑体的一个角部和与该角部相邻的所述透镜支撑体的一个角部,所述第一树脂架桥所述弹性臂部的在其中间相互面对的弯曲部分。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支撑体和所述透镜支撑体从所述透镜的光轴方向来看呈四角形,且所述中间支撑体和所述透镜支撑体的角部相互对应,所述第一树脂在所述四角形的角部,在与所述透镜的光轴方向平行的所述透镜支撑体的外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矢野智義
申请(专利权)人:新思考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