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粒度识别成像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88227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6: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原料粒度识别成像系统,包括:支撑架,设置于原料传输带的上方;图像采集设备,具有透明窗口的防护罩,所述图像采集设备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通过透明窗口采集所述原料传输带传输的原料料面图像;光端机,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其输入端连接图像采集设备接收所述原料料面图像,其输出端连接工控机,将所述原料料面图像发送至工控机以识别原料粒度。通过设置具有防护罩的图像采集设备,一方面,避免了粉尘对图像采集设备的干扰,提高了数据采集的清晰度与抗干扰能力;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图像采集设备的保护能力,即使处于粉尘烟雾大的使用场景,也能确保原料厂内的原料粒度识别。原料粒度识别。原料粒度识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原料粒度识别成像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图像采集及识别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原料粒度识别成像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原料厂中,皮带机运送原料进入高炉进行冶炼,原料的质量对于高炉炼铁产出的铁水的质量、产量都有很大影响;高炉操作的重点是保证高炉料柱的透气性,而影响高炉透气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入炉原料的粒度和粒度分布组成,因此需要对皮带机运送的炼铁原料料面进行图像采集并对原料进行粒度识别分析。
[0003]然而,现有的原料粒度识别成像系统通常采用筛网筛分法、激光衍射法进行粒度识别分析,但存在以下缺陷:
[0004]第一,数据采集易受粉尘干扰、导致识别准确性较低;
[0005]第二,在识别场景下,对图像采集设备缺乏有效保护,加剧了图像采集设备损耗;
[0006]第三,由于采集环境影响,导致图像采集设备采集图像清晰度、精确度不高,降低了原料厂原料粒度识别精准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原料粒度识别成像系统,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原料粒度识别成像系统,包括:
[0009]支撑架,设置于原料传输带的上方;
[0010]图像采集设备,具有透明窗口的防护罩,所述图像采集设备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通过透明窗口采集所述原料传输带传输的原料料面图像;
[0011]光端机,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其输入端连接图像采集设备接收所述原料料面图像,其输出端连接工控机,将所述原料料面图像发送至工控机以识别原料粒度。
[0012]于本技术一实施中,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用于照亮所述原料传输带的光源。
[0013]于本技术一实施中,还包括:安装于所述支撑架上的配电箱,所述配电箱分别连接图像采集设备、光源与光端机为其供电。
[0014]于本技术一实施中,所述支撑架顶部的支撑面设有固定所述图像采集设备的防滑板。
[0015]于本技术一实施中,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包括所述防护罩内的工业摄像机,所述工业摄像机包括镜头、相机内芯与安装杆,所述安装杆垂直固定于支撑架上,所述相机内芯通过相机外壳固定在安装杆上,所述相机内芯嵌有镜头用于采集所述原料传输带上的原料料面图像。
[0016]于本技术一实施中,所述镜头为标准镜头,所述镜头的焦距在40

55毫米之
间,所述镜头的视角在45
°‑
50
°
之间。
[0017]于本技术一实施中,所述图像采集设备的数量与原料传输带料面宽度之间关系表达式如下:
[0018]n=K/[2
·
M
·
tan(α/2)]+1
[0019]式中,n为图像采集设备的数量,K为原料传输带的料面宽度、α为图像采集设备的视角、 M为图像采集设备离皮带机料面的距离。
[0020]于本技术一实施中,所述光端机与图像采集设备相连,将接收的原料料面图像转换为光信号形式的图像信息,利用光缆传输图像信息至终端盒。
[0021]于本技术一实施中,所述终端盒通过光缆与光端机相连,用于将光缆拆分成单条光纤,利用光纤将所述图像信息传送至工控机。
[0022]于本技术一实施中,所述工控机包括主机和显示屏,所述主机用于接收并处理原料粒度图像,所述显示屏用于实时显示原料粒度分析识别结果。
[0023]如上所述,本技术的原料粒度识别成像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4]通过设置具有防护罩的图像采集设备,一方面,避免了粉尘对图像采集设备的干扰,提高了数据采集的清晰度与抗干扰能力;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图像采集设备的保护能力,即使处于粉尘烟雾大的使用场景,也能确保原料厂内的原料粒度识别。
附图说明
[0025]图1显示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原料粒度识别成像系统的一结构示意图;
[0026]图2显示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原料粒度识别成像系统的另一结构图。
[0027]元件标号说明:
[0028]1ꢀꢀꢀꢀꢀꢀꢀꢀ
工业摄像机
[0029]2ꢀꢀꢀꢀꢀꢀꢀꢀ
光源固定器
[0030]3ꢀꢀꢀꢀꢀꢀꢀꢀ
光源
[0031]4ꢀꢀꢀꢀꢀꢀꢀꢀ
防滑板
[0032]5ꢀꢀꢀꢀꢀꢀꢀꢀ
安装杆
[0033]6ꢀꢀꢀꢀꢀꢀꢀꢀ
围栏
[0034]7ꢀꢀꢀꢀꢀꢀꢀꢀ
防护罩
[0035]8ꢀꢀꢀꢀꢀꢀꢀꢀ
配电箱
[0036]9ꢀꢀꢀꢀꢀꢀꢀꢀ
光端机
[0037]10
ꢀꢀꢀꢀꢀꢀꢀ
光缆
[0038]11
ꢀꢀꢀꢀꢀꢀꢀ
终端盒
[0039]12
ꢀꢀꢀꢀꢀꢀꢀ
工控机
[0040]13
ꢀꢀꢀꢀꢀꢀꢀ
原料传输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41]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0042]请参阅图1至图2。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
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
[0043]请参阅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原料粒度识别成像系统的一结构示意图,包括:
[0044]支撑架,设置于原料传输带13(图2所示)的上方;
[0045]沿着原料传输带的传输方向设置于原料传输带的上方,其中,支撑架可呈“拱形”通过横架在原料传输带的上方,也可采用多个“条形架”平行设置在原料传输带的上方,也可采用纵向垂直的方式设置于原料传输带的上方,在此不在赘述。
[0046]所述支撑架的围栏搭建位置位于待识别皮带机的正上方;所述围栏的高度L米、宽度W 米,根据皮带机高度和宽度、待识别的目标原料颗粒、现场识别环境而定。
[0047]图像采集设备,具有透明窗口的防护罩7,所述图像采集设备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通过透明窗口采集所述原料传输带传输的原料料面图像;
[0048]其中,防护罩7安装在所述工业摄像机1外部,防止摄像机被粉尘、杂质、腐蚀性气体等污染,该防护罩为具有透明窗口的封闭结构,工业摄像机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原料粒度识别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设置于原料传输带的上方;图像采集设备,具有透明窗口的防护罩,所述图像采集设备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通过透明窗口采集所述原料传输带传输的原料料面图像;光端机,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其输入端连接图像采集设备接收所述原料料面图像,其输出端连接工控机,将所述原料料面图像发送至工控机以识别原料粒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料粒度识别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用于照亮所述原料传输带的光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原料粒度识别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于所述支撑架上的配电箱,所述配电箱分别连接图像采集设备、光源与光端机为其供电。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原料粒度识别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顶部的支撑面设有固定所述图像采集设备的防滑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料粒度识别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包括所述防护罩内的工业摄像机,所述工业摄像机包括镜头、相机内芯与安装杆,所述安装杆垂直固定于支撑架上,所述相机内芯通过相机外壳固定在安装杆上,所述相机内芯嵌有镜头用于采集所述原料传输带上的原料料面图像。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原料粒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雨佳庞殊杨贾鸿盛毛尚伟霍眉晴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赛迪重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