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造纸废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88217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6: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到一种造纸废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物化处理区、生化处理区、芬顿氧化区和臭氧曝气生物滤池,物化处理区包括依次连接的集水池、混凝池和过滤池,集水池的上端设置有过滤网一,过滤池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设置在过滤池相对的两侧壁上,过滤池内沿废水流动方向间隔设置有两个以上过滤网二,且两个以上过滤网二的孔径沿过滤池内废水流动方向依次减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造纸废水处理效果更好,可满足高标准的排放及回用要求;废水依次沿两个以上过滤网中流过,污泥会附着在过滤网上,并且两个以上过滤网可对废水进行逐级的过滤,拦截细小的污泥,在保证废水正常流动的同时,提高了污泥的分离效果。的分离效果。的分离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造纸废水处理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废水处理
,具体是涉及到一种造纸废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制浆造纸是以植物纤维为原料的化工生产过程,为了完成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反应,生产上常常以水为载体或介质,所以造纸是一个水资源消耗很大的行业,在获得纸张和纸板的同时,也会产生造纸废水。造纸废水成分复杂,可生化性差,属于较难处理的工业废水,是我国主要的工业污染源之一。但目前常规的造纸废水处理方式难以满足高标准的排放及回用要求,并且物化处理作为废水处理的第一阶段,一般在废水中投入絮凝剂使废水中的悬浮物进行絮凝沉积为污泥,再将位于上方的废水排出以分离污泥,但采用此种方式,为了避免污泥跟废水一同排出,在污泥上方还有一定量的废水时,就需要停止废水的排放,因此污泥的含水量会较高,不便于后续对污泥进行脱水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物化处理中污泥分离效果好的造纸废水处理系统。
[0004]本技术的内容包括依次连接的物化处理区、生化处理区、芬顿氧化区和臭氧曝气生物滤池,所述物化处理区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集水池、混凝池和过滤池,所述集水池的上端可拆卸设置有过滤网一,所述过滤池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设置在过滤池相对的两侧壁上,所述过滤池内沿废水流动方向间隔设置有两个以上过滤网二,且两个以上所述过滤网二的孔径沿过滤池内废水流动方向依次减小。
[0005]更进一步地,所述过滤网二以其底部为倾斜旋转中心,所述过滤网二的上端朝向过滤池设置有进水口的一侧倾斜设置。r/>[0006]更进一步地,所述过滤池的内壁上设置插槽,所述插槽沿过滤池上端至过滤池下端倾斜设置,所述过滤网二插接设置在插槽内。
[0007]更进一步地,所述过滤网一的侧面向上延伸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远离过滤网一的一端折弯设置,且连接板的弯折部分挂在集水池顶部。
[0008]更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的弯折部分上设置有把手。
[0009]更进一步地,所述过滤网一朝集水池底部凹陷设置。
[0010]更进一步地,所述物化处理区还包括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的搅拌杆位于混凝池中。
[0011]更进一步地,所述混凝池的一侧设置有絮凝剂投放装置,所述絮凝剂投放装置的出口端倾斜朝向混凝池内部设置。
[0012]更进一步地,所述臭氧曝气生物滤池内从下而上依次设置有承托层、滤料层和清水区。
[0013]更进一步地,所述承托层包括从下而上依次设置的鹅卵石、火山石和细碎石。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芬顿氧化区产生的羟基自由基可以定向的将废水中难降解有机物分解成小分子有机物,从而提升废水的生物降解性,臭氧曝气生物滤池可进一步废水中的降解有机物,微量臭氧存在下,提升了废水的可生化性,增强了生物处理效果,有利于废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本技术将物化、生化、芬顿氧化与生物处理相结合,对废水进行逐步处理,对造纸废水处理效果更好,可满足高标准的排放及回用要求;
[0015](2)通过在集水池的上端设置过滤网一,可对流入集水池内暂存的废水进行初步的过滤,去除废水中颗粒物或片状的杂质,以便于废水后续的处理;通过设置过滤池,并在过滤池内沿废水流动方向间间隔设置两个以上过滤网二,在混凝池内与絮凝剂充分混合后的废水流入过滤池内时,废水依次沿两个以上过滤网中流过,废水中的污泥会附着在过滤网上,两个以上过滤网二的孔径沿过滤池内废水流动方向依次减小,可对废水进行逐级的过滤,拦截细小的污泥,在保证废水正常流动的同时,提高了废水与污泥的分离效果,分离后的污泥含水量更低,可简化污泥后续脱水的过程。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系统流程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中物化处理区的结构示意图。
[0018]在图中,10

物化处理区;11

集水池;12

过滤网一;121

连接板;122

把手;13

混凝池;14

搅拌装置;15

絮凝剂投放装置;16

过滤池;17

过滤网二;20

生化处理区;30

芬顿氧化区;40

臭氧曝气生物滤池。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如附图1和2所示,本技术包括依次连接的物化处理区10、生化处理区20、芬顿氧化区30和臭氧曝气生物滤池40,所述物化处理区10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集水池11、混凝池13和过滤池16,所述集水池11的上端开口处可拆卸设置有过滤网一12,所述过滤池16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设置在过滤池16相对的两侧壁上,所述过滤池16内沿废水流动方向间隔设置有两个以上过滤网二17,且两个以上过滤网二17的孔径沿过滤池16内废水流动方向依次减小。过滤池16的出水口与生化处理区20的进水端连接,废水沿集水池11上端流入,再依次经过混凝池13、过滤池16、生化处理区20、芬顿氧化区30和臭氧曝气生物滤池40内进行处理,最终处理后的达标废水从臭氧曝气生物滤池40出口端排出。本技术中优选过滤网二17共设置有三个。
[0020]其中,本技术中生化处理区20为现有技术,芬顿氧化区30即为采用芬顿氧化法处理废水的单元,芬顿氧化区30中双氧水与废水COD质量比在1:1

1:8;双氧水与亚铁离子摩尔比在4:1

10:1,反应停留时间0.25

0.5h,反应pH控制在3.0

5.0,利用芬顿氧化区30产生的羟基自由基可以定向的将难降解有机物分解成小分子有机物,提升废水的生物降解性。
[0021]本技术提供的造纸废水处理系统,通过在生化处理区20之后设置芬顿氧化区30,芬顿氧化区30产生的羟基自由基可以定向的将废水中难降解有机物分解成小分子有机物,从而提升废水的生物降解性;通过在芬顿氧化区30之后设置臭氧曝气生物滤池40,可进一步废水中的降解有机物,微量臭氧存在下,提升了废水的可生化性,增强了生物处理效
果,有利于废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本技术将物化、生化、芬顿氧化与生物处理相结合,对废水进行逐步处理,对造纸废水处理效果更好,可满足高标准的排放及回用要求。
[0022]本技术通过在集水池11的上端设置过滤网一12,可对流入集水池11内暂存的废水进行初步的过滤,去除废水中颗粒物或片状的杂质,以便于废水后续的处理;通过设置过滤池16,并在过滤池16内沿废水流动方向间间隔设置两个以上过滤网二17,在混凝池13内与絮凝剂充分混合后的废水流入过滤池16内时,废水依次沿两个以上过滤网17中流过,废水中的污泥会附着在过滤网17上,两个以上过滤网二17的孔径沿过滤池16内废水流动方向依次减小,可对废水进行逐级的过滤,拦截细小的污泥,在保证废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造纸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是,包括依次连接的物化处理区(10)、生化处理区(20)、芬顿氧化区(30)和臭氧曝气生物滤池(40),所述物化处理区(10)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集水池(11)、混凝池(13)和过滤池(16),所述集水池(11)的上端可拆卸设置有过滤网一(12),所述过滤池(16)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设置在过滤池(16)相对的两侧壁上,所述过滤池(16)内沿废水流动方向间隔设置有两个以上过滤网二(17),且两个以上过滤网二(17)的孔径沿过滤池(16)内废水流动方向依次减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纸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过滤网二(17)以其底部为倾斜旋转中心,所述过滤网二(17)的上端朝向过滤池(16)设置有进水口的一侧倾斜设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造纸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过滤池(16)的内壁上设置插槽,所述插槽沿过滤池(16)上端至过滤池(16)下端倾斜设置,所述过滤网二(17)插接设置在插槽内。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纸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过滤网一(12)的侧面向上延伸设置有连接板(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含徐辉张伟华张永泽周昌群
申请(专利权)人:岳阳林纸股份有限公司新港天岳环保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