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农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实验鼠捕捉夹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88198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6: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实验鼠捕捉夹持装置,包括捕捉筒和夹持机构,捕捉筒顶端开设有通槽,夹持机构通过通槽伸入捕捉筒内;夹持机构包括弹簧夹,弹簧夹位于捕捉筒外,弹簧夹包括两把手和两夹片,两把手和两夹片均相对设置,两夹片底端均固定连接有颈夹合板、胸夹合板、腹夹合板,胸夹合板位于颈夹合板与腹夹合板之间,颈夹合板、胸夹合板、腹夹合板均位于捕捉筒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在实验鼠捕捉夹持过程中实验人员不需要直接接触实验鼠即可完成对实验鼠的捕捉夹持,避免实验人员被咬伤,同时使得初学实验人员成功对实验鼠进行捕捉夹持操作。操作。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验鼠捕捉夹持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实验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实验鼠捕捉夹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实验鼠是科研中最常用的一种实验动物,实验鼠一般为笼养,当实验人员需要实验鼠进行实验时,通常采用直接手抓鼠尾的方式,将实验鼠提起放置在实验台上进行固定,然而由于实验鼠会出现躲避情况,当鼠笼内存在多只实验鼠时,实验人员不易寻找实验鼠的鼠尾进行捕捉,且实验鼠中的大实验鼠较为凶猛,初学实验人员不敢手抓捕捉,且手抓捕捉容易使得实验人员被咬伤。
[0003]现有技术中,也有采用利用夹持装置对实验鼠进行夹持捕捉,虽然成功的对实验鼠进行了捕捉,但是由于实验需要,实验鼠需要固定在实验台上,使实验鼠四肢平铺,以方便下步实验的进行,在将实验鼠平铺至实验台过程中,实验人员仍不可避免触碰到实验鼠,从而使得实验人员容易被咬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实验鼠捕捉夹持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能够实现在实验鼠捕捉夹持过程中实验人员不需要直接接触实验鼠即可完成对实验鼠的捕捉夹持,避免实验人员被咬伤,同时使得初学实验人员成功对实验鼠进行捕捉夹持操作。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实验鼠捕捉夹持装置,包括捕捉筒和夹持机构,所述捕捉筒顶端开设有通槽,所述夹持机构通过所述通槽伸入所述捕捉筒内;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弹簧夹,所述弹簧夹位于所述捕捉筒外,所述弹簧夹包括两把手和两夹片,两所述把手和两所述夹片均相对设置,两所述夹片底端均固定连接有颈夹合板、胸夹合板、腹夹合板,所述胸夹合板位于所述颈夹合板与所述腹夹合板之间,所述颈夹合板、胸夹合板、腹夹合板均位于所述捕捉筒内;所述捕捉筒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两连接块,两所述连接块相对设置,两所述连接块顶端均固定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上开设有滑槽,两所述把手上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通过所述滑槽与所述滑板滑动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捕捉筒内设置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与所述捕捉筒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弧形板上开设有两夹持槽,所述颈夹合板、胸夹合板、腹夹合板底端均位于所述夹持槽内,且所述颈夹合板、胸夹合板、腹夹合板底端均与所述夹持槽底端间隙配合。
[0007]优选的,两所述夹片底端均铰接有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夹板位于所述胸夹合板与所述腹夹合板之间,所述第二夹板位于所述腹夹合板远离所述第一夹板的一侧,所述胸夹合板和所述腹夹合板上均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上均开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与所述第二卡槽接触配合。
[0008]优选的,所述颈夹合板、胸夹合板、腹夹合板、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均为弧形结构。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内均固定安装有橡胶垫。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夹板远离所述胸夹合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调节杆,所述第二夹板远离所述腹夹合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调节杆,所述第一调节杆和所述第二调节杆末端均伸出所述捕捉筒外。
[0011]优选的,所述捕捉筒远离所述颈夹合板的一侧可拆卸连接有锥形筒。
[0012]优选的,所述捕捉筒为透明塑料板。
[0013]本技术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0014]本技术提供的实验鼠捕捉夹持装置,利用捕捉筒与夹持机构配合,将实验鼠驱赶至捕捉筒内,利用实验鼠钻洞的天性,且实验鼠不善于后退动作的特点,将弹簧夹下压,配合弧形板使得实验鼠身体平铺,夹持后利用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对实验鼠的腿部进行固定,并通过滑槽将弹簧夹滑出捕捉筒,在对实验鼠的捕捉夹持过程中实验人员不需要直接接触实验鼠,进而避免被实验鼠咬伤,同时初学实验人员可以完成对实验鼠的捕捉和夹持操作。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实验鼠捕捉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8]图3为捕捉筒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实验鼠捕捉夹持装置的未捕捉夹持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实验鼠捕捉夹持装置的捕捉夹持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1]其中,1

捕捉筒,2

通槽,3

弹簧夹,4

把手,5

夹片,6

颈夹合板,7

胸夹合板,8

腹夹合板,9

连接块,10

滑板,101

连接杆,11

滑槽,12

弧形板,13

夹持槽,14

第一夹板,15

第二夹板,16

第一卡槽,17

第二卡槽,18

橡胶垫,19

第一调节杆,20

第二调节杆,21

锥形筒。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4]本技术提供一种实验鼠捕捉夹持装置,包括捕捉筒1和夹持机构,所述捕捉筒1顶端开设有通槽2,所述夹持机构通过所述通槽2伸入所述捕捉筒1内;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弹簧夹3,所述弹簧夹3位于所述捕捉筒1外,所述弹簧夹3包括两把手4和两夹片5,两所述把
手4和两所述夹片5均相对设置,两所述夹片5底端均固定连接有颈夹合板6、胸夹合板7、腹夹合板8,所述胸夹合板7位于所述颈夹合板6与所述腹夹合板8之间,所述颈夹合板6、胸夹合板7、腹夹合板8均位于所述捕捉筒1内;所述捕捉筒1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两连接块9,两所述连接块9相对设置,两所述连接块9顶端均固定连接有滑板10,所述滑板10上开设有滑槽11,两所述把手4上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01,所述连接杆101通过所述滑槽11与所述滑板10滑动连接。通槽2和滑槽11均为一端密封,另一端开设有开口,使得弹簧夹3正常出入捕捉筒1,弹簧夹3为市面上现有的弹簧夹即可,由于实验鼠颈部和胸部尺寸不同,夹片5可以根据实验鼠的尺寸进行设计,保证颈夹合板6、胸夹合板7、腹夹合板8对实验鼠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验鼠捕捉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捕捉筒(1)和夹持机构,所述捕捉筒(1)顶端开设有通槽(2),所述夹持机构通过所述通槽(2)伸入所述捕捉筒(1)内;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弹簧夹(3),所述弹簧夹(3)位于所述捕捉筒(1)外,所述弹簧夹(3)包括两把手(4)和两夹片(5),两所述把手(4)和两所述夹片(5)均相对设置,两所述夹片(5)底端均固定连接有颈夹合板(6)、胸夹合板(7)、腹夹合板(8),所述胸夹合板(7)位于所述颈夹合板(6)与所述腹夹合板(8)之间,所述颈夹合板(6)、胸夹合板(7)、腹夹合板(8)均位于所述捕捉筒(1)内;所述捕捉筒(1)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两连接块(9),两所述连接块(9)相对设置,两所述连接块(9)顶端均固定连接有滑板(10),所述滑板(10)上开设有滑槽(11),两所述把手(4)上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01),所述连接杆(101)通过所述滑槽(11)与所述滑板(10)滑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鼠捕捉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捕捉筒(1)内设置有弧形板(12),所述弧形板(12)与所述捕捉筒(1)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弧形板(12)上开设有两夹持槽(13),所述颈夹合板(6)、胸夹合板(7)、腹夹合板(8)底端均位于所述夹持槽(13)内,且所述颈夹合板(6)、胸夹合板(7)、腹夹合板(8)底端均与所述夹持槽(13)底端间隙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军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农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