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震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7966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6: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震钢结构,包括钢柱,所述钢柱的上端设有抗震件,所述钢柱的顶部与抗震件的底部共同贯穿有第一螺钉,所述第一螺钉的下端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抗震件内部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壁设有螺纹孔,所述抗震件的上端设有钢板,所述钢板上壁贯穿有第二螺钉,所述抗震件内设有缓冲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防止支撑件在挤压弹性件时,抗震件形变程度过大,导致断裂,提高了抗震件的实用性和耐用性,当地震结束后,弹性件会恢复到原来的形状,使钢板又回到水平状态,钢板与钢柱基本上都不会发生形变,大大提高了抗震件的缓冲效果,很好的保护了钢结构的形状和结构。好的保护了钢结构的形状和结构。好的保护了钢结构的形状和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震钢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钢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抗震钢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建筑领域,一般是将钢结构安装到建筑内,能对建筑结构进行加固,常规的钢结构在进行安装时,多采用螺栓连接或者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当建筑建造在地壳运动比较频繁的地区时,钢结构的螺栓连接或者焊接处会受到上下的摆动力,钢结构的螺栓连接或者焊接处容易开裂,直接影响钢结构的连接强度,同时影响整个建筑的抗震能力,当地震强度较大时,上下的摆动幅度比较大,相应的钢结构的螺栓连接或者焊接处受到的摆动力也较大,当长期受到地震的影响时,钢结构的开裂处容易直接断裂,具有重大的安全隐患,无法保障人的生命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抗震钢结构。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抗震钢结构,包括钢柱,所述钢柱的上端设有抗震件,所述钢柱的顶部与抗震件的底部共同贯穿有第一螺钉,所述第一螺钉的下端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抗震件内部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壁设有螺纹孔,所述抗震件的上端设有钢板,所述钢板上壁贯穿有第二螺钉,所述抗震件内设有缓冲机构。
[0006]优选地,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分别固定连接在抗震件两端的竖直板,两个所述竖直板相对的侧壁共同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侧壁转动连接有圆筒,所述圆筒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四个对称的支撑件,所述抗震件的左右侧壁对称固定连接有弹性件。
[0007]优选地,所述抗震件呈U型结构,所述弹性件呈凸起状。
[0008]优选地,四个所述支撑件呈X型分布,四个所述支撑件与抗震件内壁贴合,四个所述支撑件与两个弹性件之间填充有减震块。
[0009]优选地,两个所述竖直板相对的侧壁共同固定连接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上壁贯穿设有开口。
[0010]优选地,所述钢板与抗震件之间设有第一橡胶垫,所述钢柱与抗震件之间设有第二橡胶垫。
[0011]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2]1、本技术中,当发生地震时,钢板会在钢柱上晃动,第一橡胶垫和第二橡胶垫首先可以起到一个比较小的缓冲,防止两者之间挤压变形,如果震级比较大,抗震件可以起到很强的缓震强度,钢板与通过第二螺钉与固定板连接,钢板晃动会带动固定板在支撑件上晃动,晃动的时候,会使支撑件会小幅度的转动,这时候凸状的弹性件会被挤压,弹性件发生形变,形变产生的反作用力会很好的抵消挤压力,进一步减小了震动的传导,当地震结
束后,弹性件会恢复到原来的形状,使钢板又回到水平状态,钢板与钢柱基本上都不会发生形变,大大提高了抗震件的缓冲效果,很好的保护了钢结构的形状和结构;
[0013]2、本技术中,支撑件与弹性件之间填充有减震块,减震块降低了支撑件对弹性件的减震压力,还起到了支撑支撑件的作用,避免钢板的压力过大导致弹性件长时间被挤压导致变形,限位件与抗震件相配合,防止支撑件在挤压弹性件时,抗震件形变程度过大,导致断裂,提高了抗震件的实用性和耐用性。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抗震钢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抗震钢结构的左侧视图。
[0016]图中:1钢柱、2抗震件、3竖直板、4第一螺钉、5螺母、6钢板、7第二螺钉、8第一橡胶垫、9第二橡胶垫、10减震块、11圆筒、12转轴、13支撑件、14固定板、15限位件、16螺纹孔、17开口、18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8]参照图1

2,一种抗震钢结构,包括包括钢柱1,钢柱1的上端设有抗震件2,抗震件2呈U型结构,抗震件2的顶部两端呈G型结构,钢柱1的顶部与抗震件2的底部共同贯穿有第一螺钉4,第一螺钉4的下端螺纹连接有螺母5,通过第一螺钉4与螺母5相配合,将钢柱1与抗震件2连接,抗震件2内部设有固定板14,两个竖直板3相对的侧壁共同固定连接有限位件15,限位件15的两端也是呈G状结构,与抗震件2的两端相配合,防止抗震件2向两边发生形变幅度过大,导致抗震件2断裂损坏,限位件15上壁贯穿设有开口17,因为发生地震时,第二螺钉7会随着钢板6晃动,与竖直方向会产生一定的角度,所以开口17为第二螺钉7提供晃动空间,固定板14上壁设有螺纹孔16,螺纹孔16与第二螺钉7相配合,抗震件2的上端设有钢板6,钢板6与抗震件2之间设有第一橡胶垫8,钢柱1与抗震件2之间设有第二橡胶垫9,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钢板6上壁贯穿有第二螺钉7,抗震件2内设有缓冲机构。
[0019]缓冲机构包括分别固定连接在抗震件2两端的竖直板3,两个竖直板3相对的侧壁共同固定连接有转轴12,转轴12的侧壁转动连接有圆筒11,圆筒11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四个对称的支撑件13,四个支撑件13呈X型分布,四个支撑件13与抗震件2内壁贴合,四个支撑件13与两个弹性件18之间填充有减震块10,减震块10可以采用阻尼系数比较大的材料,例如复合橡胶,两个竖直板3也防止减震块10从支撑件13内漏出,抗震件2的左右侧壁对称固定连接有弹性件18,弹性件18可以采用硬度大、弹性好、形变能力好的材料,例如碳素弹簧钢,弹性件18呈凸起状,阻止支撑件13的转动。
[0020]本技术中,当发生地震时,钢板6会在钢柱1上晃动,第一橡胶垫8和第二橡胶垫9首先可以起到一个比较小的缓冲,防止两者之间挤压变形,如果震级比较大,抗震件2可以起到很强的缓震强度,钢板6通过第二螺钉7与固定板14连接,钢板6晃动会带动固定板14在支撑件13上晃动,晃动的时候,会使支撑件13会小幅度的转动,这时候凸状的弹性件18会
被挤压,弹性件18发生形变,形变产生的反作用力会很好的抵消挤压力,进一步减小了震动的传导,当地震结束后,弹性件18会恢复到原来的形状,使钢板6又回到水平状态,钢板6与钢柱1基本上都不会发生形变,大大提高了抗震件2的缓冲效果,很好的保护了钢结构的形状和结构。
[0021]支撑件13与弹性件18之间填充有减震块10,减震块10降低了支撑件13对弹性件18的减震压力,还起到了支撑支撑件13的作用,避免钢板6的压力过大导致弹性件18长时间被挤压导致变形,限位件15与抗震件2相配合,防止支撑件13在挤压弹性件18时,抗震件2形变程度过大,导致断裂,提高了抗震件2的实用性和耐用性。
[0022]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震钢结构,包括钢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柱(1)的上端设有抗震件(2),所述钢柱(1)的顶部与抗震件(2)的底部共同贯穿有第一螺钉(4),所述第一螺钉(4)的下端螺纹连接有螺母(5),所述抗震件(2)内部设有固定板(14),所述固定板(14)上壁设有螺纹孔(16),所述抗震件(2)的上端设有钢板(6),所述钢板(6)上壁贯穿有第二螺钉(7),所述抗震件(2)内设有缓冲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分别固定连接在抗震件(2)两端的竖直板(3),两个所述竖直板(3)相对的侧壁共同固定连接有转轴(12),所述转轴(12)的侧壁转动连接有圆筒(11),所述圆筒(11)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四个对称的支撑件(13),所述抗震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术斋王立岱原安涛肖圣亮任永魁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杭萧钢构装配式建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