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雨水排放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87954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6:05
本申请涉及一种市政雨水排放系统,包括排水井本体,排水井本体内竖直开设有一排水槽,所述排水井本体对应排水槽本体输水平开设有一于排水槽连通的流通槽,所述排水槽的上端固接有环形板,环形板上侧卡接有一盖体,所述盖体的表面开设有多个透水槽,所述盖体的下侧设置有一可拆卸连接于盖体的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下侧设置有一圆管,圆管外设置有一封闭套,所述封闭套的下端开设有筛孔,本申请具有便于清理雨水所携带的杂质的效果。清理雨水所携带的杂质的效果。清理雨水所携带的杂质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市政雨水排放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市政设施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市政雨水排放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城市排水系统是处理和排除城市污水和雨水的工程设施系统,是城市公用设施的 组成部分。城市排水系统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其中雨水排放系统是市政污水 排放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0003]相关的可参考公告号为:CN201850628U的中国技术专利,此技术公开了一种城市雨水污水排放系统,设有雨水污水管道、检查井,其特征是:所述检查井(1)位置对应的雨水污水管道(3)下面设有与管道和检查井相通的沉淀池(4)。所述雨水污水管道与沉淀池的连通口位于沉淀池口的一侧。所述检查井的间隔距离大于50米,设置在人行道上或绿化带中或路旁,井口设有与地面(2)相平的井盖(11),井盖上设有防滑和防盗部件。此技术适用于城市雨水污水排放,能降低建设成本,维护简便,不容易堵塞,并有利于市容和交通改善。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雨水在底面流动时会携带有较多的落叶等杂质,排入雨水排放管道中较难收集清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便于清理雨水所携带的杂质,本申请提供一种市政雨水排放系统。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市政雨水排放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市政雨水排放系统,包括排水井本体,排水井本体内竖直开设有一排水槽,所述排水井本体对应排水槽本体输水平开设有一于排水槽连通的流通槽,所述排水槽的上端固接有环形板,环形板上侧卡接有一盖体,所述盖体的表面开设有多个透水槽,所述盖体的下侧设置有一可拆卸连接于盖体的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下侧设置有一圆管,圆管外设置有一封闭套,所述封闭套的下端开设有筛孔。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水通过盖体的透水槽进入排水槽内,雨水能够流入连接环以及封闭套内,雨水中夹杂的落叶等杂质能够进入到封闭套内,雨水流入透水槽内,再流入流通槽流出,当封闭套内的落叶过多时,能够将盖体取出,将连接环拆卸下来,对封闭套内的落叶进行倾倒清理。
[0009]可选的,所述连接管的下端固接有一倒锥管,倒锥管的下端固接于圆管的上端。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倒锥管下端的直径较小,能够使雨水聚集,增大雨水的冲击力,提升了雨水流动速度。
[0011]可选的,连接管、倒锥管、圆管以及封闭套的周面均开设有多个透水孔。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侧壁的透水孔能够提升雨水的流动速度。
[0013]可选的,所述圆管内固接有多个套杆,各套杆内均开设有长槽,所述套杆的下端开设有与长槽连通的通孔,套杆内插设有一滑杆,滑杆的上端固接有一挡环,所述挡环的直径
大于所述通孔的直径,各所述滑杆的下端均固接于封闭套的内底面,所述滑杆外穿设有一弹簧,所述弹簧的上端固接于挡环的下侧,所述弹簧的下端固接于所述套杆的内底面,常态下,弹簧能够推动滑杆向上移动。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落叶积攒过多后,沾水的落叶重量加重,落叶下压封闭套,向下拉动封闭套,使落叶也下落,在圆管中的落叶高度将会下降,圆管的上端的透水孔会敞开,减少落叶的拥堵,增加水流的速度。
[0015]可选的,所述盖体的下侧固接有一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内周面固接有螺纹,所述连接管的上端外周面开设有外螺纹,所述连接管螺纹连接于连接环。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盖体取出时能够转动连接管,将连接管内以及封闭套内的落叶等杂质进行清理。
[0017]可选的,所述排水槽内固接有一圆环,圆环与排水槽同轴线设置,圆环内圈的直径小于封闭套的直径。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环的上侧能够抵接于封闭套的下端,能够避免弹簧拉伸过度,导致弹簧失效。
[0019]可选的,所述圆环的表面开设有两弧形槽。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封闭套的下端抵接于圆环的上侧时,透水孔流出的雨水能够通过弧形槽流出,增大雨水的流量。
[0021]可选的,所述弧形槽的两侧边均开设有斜面,斜面的上侧趋向远离弧形槽方向倾斜。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斜面能够加速雨水滑入排水槽内。
[00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4]1.雨水通过盖体的透水槽进入排水槽内,雨水能够流入连接环以及封闭套内,雨水中夹杂的落叶等杂质能够进入到封闭套内,雨水流入透水槽内,再流入流通槽流出,当封闭套内的落叶过多时,能够将盖体取出,将连接环拆卸下来,对封闭套内的落叶进行倾倒清理;
[0025]2.所述连接管的下端固接有一倒锥管,倒锥管的下端固接于圆管的上端;
[0026]3.落叶积攒过多后,沾水的落叶重量加重,落叶下压封闭套,向下拉动封闭套,使落叶也下落,在圆管中的落叶高度将会下降,圆管的上端的透水孔会敞开,减少落叶的拥堵,增加水流的速度。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市政雨水排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为表现排水槽的剖面示意图。
[0029]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0030]图4是图2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0031]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为表现滑杆的套杆的剖面示意图。
[0032]图6是图2中C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0033]附图标记说明:1、排水井本体;11、排水槽;111、环形板;12、流通槽;13、盖体;131、透水槽;132、连接环;14、连接管;141、倒锥管;142、圆管;143、封闭套;144、透水孔;145、筛
孔;15、套杆;151、长槽;152、滑杆;153、挡环;154、弹簧;16、圆环;161、弧形槽;162、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以下结合附图1

6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5]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市政雨水排放系统。
[0036]参照图1和图2,一种市政雨水排放系统包括排水井本体1,排水井本体1内竖直开设有一排水槽11,排水井本体1水平开设有一流通槽12,流通槽12的中部与排水槽11下端连通,雨水能够通过排水槽11进入至流通槽12内,在经过流通槽12排放至外界的收集装置。
[0037]参照图2和图3,排水槽11的上端固接有一环形板111,环形板111与排水槽11同轴线设置,环形板111上侧卡接有一盖体13,盖体13的表面开设有多个弧形的透水槽131,多个透水槽131沿盖体13的圆周方向排列。
[0038]参照图3和图4,盖体13的下侧固接有一连接环132,连接环132与盖体13同轴线设置,连接环132内周面固接有螺纹,连接环132的下侧设置有一连接管14,连接管14上端的外周面设置有外螺纹,连接环132螺纹连接于连接管14,连接管14的下端固接有倒锥管141,倒锥管141与连接管14同轴线设置,倒锥管141的下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市政雨水排放系统,包括排水井本体(1),排水井本体(1)内竖直开设有一排水槽(11),所述排水井本体(1)对应排水槽(11)本体输水平开设有一于排水槽(11)连通的流通槽(12),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槽(11)的上端固接有环形板(111),环形板(111)上侧卡接有一盖体(13),所述盖体(13)的表面开设有多个透水槽(131),所述盖体(13)的下侧设置有一可拆卸连接于盖体(13)的连接环(132),所述连接环(132)的下侧设置有一圆管(142),圆管(142)外设置有一封闭套(143),所述封闭套(143)的下端开设有筛孔(14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雨水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环(132)与所述圆管(142)之间设置有连接管(14),所述连接管(14)的下端固接有一倒锥管(141),倒锥管(141)的下端固接于圆管(142)的上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市政雨水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连接管(14)、倒锥管(141)、圆管(142)以及封闭套(143)的周面均开设有多个透水孔(14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雨水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管(142)内固接有多个套杆(15),各套杆(15)内均开设有长槽(151),所述套杆(15)的下端开设有与长槽(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静朱丹屠伟民包滟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市报慈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