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蚌埠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升降式拦污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7923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6: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升降式拦污栅,包括上层移动栅网、下层固定栅网和混凝土底座。上层移动栅网包括自上向下依次设置的上层移动栅网顶板和上层移动栅网底板以及依次设置在上层移动栅网顶板与上层移动栅网底板之间的若干沿纵向设置的上层栅网。下层固定栅网包括自上向下依次设置的下层固定栅网顶板和下层固定栅网底板以及依次设置在下层固定栅网顶板与下层固定栅网底板之间的若干沿纵向设置的下层栅网。下层固定栅网底板上安装有液压杆,液压杆的上端与上层移动栅网底板相连,下端固定在下层固定栅网底板上。该拦污栅高度可以根据河道水位进行调节,以对河道中的垃圾进行高效拦截,便于对河道中的垃圾进行及时有效地清理。理。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升降式拦污栅


[0001]本技术涉及拦污栅
,具体涉及一种升降式拦污栅。

技术介绍

[0002]河流湖泊等水体中经常会混入生活垃圾,为了维护水体质量,保护河流湖泊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美观度,需要对水体中的垃圾进行定期清理;而且如果有垃圾从泵站或者水电站的进水口处进入抽水设备内,会损坏抽水设备,为了保护抽水设备,也需要及时水体进行垃圾清理。目前,通常采用拦污栅对水体中的垃圾进行集中拦截清理。河道水位在不同时节会出现较大波动,而传统的拦污栅高度是固定的,使用时存在以下问题:一、汛期水位上升后,传统的拦污栅高度不够,无法有效拦截河道中的全部垃圾,不利于泵站和水电站设备安全和生态环境建设;二、传统的拦污栅高度达不到水面高度后,为了避免垃圾污染环境、破坏泵站和水电站设备,需要人工打捞河道中的垃圾,耗时耗力且打捞不全面,无法将河道中的垃圾及时清理干净,水位下降后垃圾会随水流散落到河岸边,造成河岸垃圾污染;三、河道水位较低且河道整洁时,传统的拦污栅就露出在河面,不利于河面过船和河道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升降式拦污栅,该拦污栅高度可以根据河道水位进行调节,以对河道中的垃圾进行高效拦截,便于对河道中的垃圾进行及时有效地清理。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升降式拦污栅,包括上层移动栅网、下层固定栅网和混凝土底座;所述上层移动栅网与下层固定栅网活动相连,下层固定栅网的下端安装在混凝土底座上。
[0006]所述上层移动栅网包括自上向下依次设置的上层移动栅网顶板和上层移动栅网底板以及依次设置在上层移动栅网顶板与上层移动栅网底板之间的若干沿纵向设置的上层栅网。
[0007]所述下层固定栅网包括自上向下依次设置的下层固定栅网顶板和下层固定栅网底板以及依次设置在下层固定栅网顶板与下层固定栅网底板之间的若干沿纵向设置的下层栅网;所述下层固定栅网底板上安装有液压杆,液压杆的上端与上层移动栅网底板相连,下端固定在下层固定栅网底板上。
[0008]进一步的,还包括液压控制系统,所述液压控制系统与液压杆信号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上层栅网的下端与下层栅网的上端交错设置,且上层栅网与下层栅网滑动配合。
[0010]进一步的,所述下层固定栅网顶板位于上层移动栅网顶板与上层移动栅网底板之间。
[0011]进一步的,所述上层移动栅网底板上开设有下层栅网过孔;所述下层固定栅网顶板上开设有上层栅网过孔。
[0012]进一步的,所述混凝土底座上开设有预留槽孔。
[0013]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所述的拦污栅的高度可以根据河道水位进行调节,以对河道中的垃圾进行高效拦截,便于对河道中的垃圾进行及时有效地清理。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其中:
[0016]1、上层移动栅网顶板,2、上层栅网,3、下层固定栅网顶板,4、上层栅网与下层栅网重叠处,5、上层移动栅网底板,6、下层栅网,7、下层固定栅网底板,8、液压控制系统,9、液压杆,10、预留槽孔,11、混凝土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18]如图1所示的一种升降式拦污栅,包括上层移动栅网、下层固定栅网和混凝土底座11。所述上层移动栅网与下层固定栅网活动相连。所述下层固定栅网的下端安装在混凝土底座11上后,再采用混凝土进行二期浇筑,从而将下层固定栅网与混凝土底座11连接为一体。混凝土底座11设置在河道底部。
[0019]所述上层移动栅网包括自上向下依次设置的上层移动栅网顶板1和上层移动栅网底板5以及依次设置在上层移动栅网顶板1与上层移动栅网底板5之间的若干上层栅网2。上层栅网2沿纵向设置,其上端焊接在上层移动栅网顶板1上,下端焊接在上层移动栅网底板5上。若干上层栅网2依次间隔设置,各相邻上层栅网2之间的距离相等。
[0020]所述下层固定栅网包括自上向下依次设置的下层固定栅网顶板3和下层固定栅网底板7以及依次设置在下层固定栅网顶板3与下层固定栅网底板7之间的若干沿纵向设置的下层栅网6。所述下层固定栅网底板7上安装有液压杆9,液压杆9的上端与上层移动栅网底板5相连,下端固定在下层固定栅网底板7上。
[0021]进一步的,还包括液压控制系统8,所述液压控制系统8与液压杆9信号连接。所述液压控制系统8,采用现有技术控制液压杆的工作原理。混凝土底座11上开设有预留槽孔10,通过预留槽孔可将液压系统线路接到岸上的液压控制系统中。
[0022]进一步的,所述上层栅网2的下端与下层栅网6的上端交错设置,且上层栅网2与下层栅网6滑动配合。通过使上层栅网2的下端与下层栅网6的上端交错设置,能够在上层栅网2随上层移动栅网底板5向上移动的过程中,在拦污栅纵向方向的各个高度处,始终有栅网存在,避免上层移动栅网与下层固定栅网之间形成缝隙,使垃圾从缝隙中逃脱。上层栅网2与下层栅网6可以采用滑块与滑槽来实现滑动配合,也可以采用套管来实现滑动配合,通过使上层栅网2与下层栅网6滑动配合,能够在液压杆9的驱动下,上层移动栅网底板5带动上层栅网2、上层移动栅网顶板1一同升降,避免下层固定栅网干涉上层移动栅网的升降。
[0023]进一步的,所述下层固定栅网顶板3位于上层移动栅网顶板1与上层移动栅网底板5之间。下层固定栅网顶板3,一方面用于和下层固定栅网底板相配合,对各个下层栅网起到固定作用,提高下层固定栅网结构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对上层移动栅网底板5的运动起到限位作用,在液压杆的行程范围内,使上层移动栅网底板5向上最大运动到下层固定栅网顶板3处。
[0024]进一步的,所述上层移动栅网底板5上开设有下层栅网过孔,用于下层栅网6穿过。下层栅网过孔与下层栅网6间隙配合。所述下层固定栅网顶板3上开设有上层栅网过孔,用于上层栅网2穿过,上层栅网过孔与上层栅网2间隙配合。通过设置上层栅网过孔和下层栅网过孔,能够在液压杆驱动上层移动栅网升降时,避免下层固定栅网对上层移动栅网的运动过程造成干涉。
[0025]本技术的工作过程为:
[0026]液压杆工作时,会带动上层移动栅网底板上下移动,上层移动栅网底板移动,就会带动上层栅网与上层移动栅网顶板一同升降,从而实现整个拦污栅高度的调节。当河道水位上升时,可以在液压杆的驱动下,使上层移动栅网向上运动,增加拦污栅的高度,使河道水体各个高度位置处的垃圾都能够被及时有效地拦截住,后续进行集中处理。当河道水位下降时,可以在液压杆的驱动下,使上层移动栅网向下运动,降低拦污栅的高度,避免拦污栅的上端伸出水面,对水面上方的船只移动等活动造成障碍。
[0027]综上所述,本技术所述的拦污栅适用于河道、水库或湖泊等水体中,可以根据水体的水位变化来调节高度,以在各种水位情况下都能有效拦截水体中的垃圾,提高垃圾的拦截率,便于对垃圾进行集中清理,且在水位较低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升降式拦污栅,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层移动栅网、下层固定栅网和混凝土底座;所述上层移动栅网与下层固定栅网活动相连,下层固定栅网的下端安装在混凝土底座上;所述上层移动栅网包括自上向下依次设置的上层移动栅网顶板和上层移动栅网底板以及依次设置在上层移动栅网顶板与上层移动栅网底板之间的若干沿纵向设置的上层栅网;所述下层固定栅网包括自上向下依次设置的下层固定栅网顶板和下层固定栅网底板以及依次设置在下层固定栅网顶板与下层固定栅网底板之间的若干沿纵向设置的下层栅网;所述下层固定栅网底板上安装有液压杆,液压杆的上端与上层移动栅网底板相连,下端固定在下层固定栅网底板上。2.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慧王晶陈万军杨兰汪艳芳武心嘉
申请(专利权)人:蚌埠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