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丝绵的内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7432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5: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丝绵的内衣,其包括文胸主体,文胸主体包括自左往右依次连接的左后比、左罩杯、鸡心布、右罩杯、右后比,左罩杯和右罩杯均包括从前往后依次设置的模杯层和丝绵层,模杯层呈弧口朝后的弧形杯体结构,模杯层后表面的下部凸设有承托部,丝绵层覆盖模杯层的后表面,丝绵层包括两层外面布和填充于两层外面布之间的丝绵。穿着带丝绵的内衣时,模杯层的弧形结构与胸部形状吻合,使胸部受到的压迫减少,同时胸部与模杯层贴合时与丝绵层接触,由于丝绵的柔软会使舒适感得到提升,而且胸部会受到承托部的承托,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用。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丝绵的内衣


[0001]本技术涉及内衣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丝绵的内衣。

技术介绍

[0002]文胸是女性使用的内衣之一,又称乳罩,有时也以泛称“内衣”来代替,其功能是用以遮蔽及支撑乳房。目前有些文胸在下拖处增加了杯垫进行支撑和加高胸部,但是,此类文胸的下拖部分对人体局部通常有压迫作用,容易对胸部产生束缚感,从而无法同时满足人们紧身调整胸部曲线和柔软舒适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丝绵的内衣,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0005]一种带丝绵的内衣,其包括文胸主体,所述文胸主体包括自左往右依次连接的左后比、左罩杯、鸡心布、右罩杯、右后比,所述左罩杯和所述右罩杯均包括从前往后依次设置的模杯层和丝绵层,所述模杯层呈弧口朝后的弧形杯体结构,所述模杯层后表面的下部凸设有承托部,所述丝绵层覆盖所述模杯层的后表面,所述丝绵层包括两层外面布和填充于两层外面布之间的丝绵。
[000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07]穿着带丝绵的内衣时,模杯层的弧形结构与胸部形状吻合,使胸部受到的压迫减少,同时胸部与模杯层贴合时与丝绵层接触,由于丝绵的柔软会使舒适感得到提升,而且胸部会受到承托部的承托,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因此带丝绵的内衣同时满足人们紧身调整胸部曲线和柔软舒适的要求。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承托部呈弧形,弧形的承托部形成斜向上的拉力有利于托起胸部,防止胸部变形的同时凸显女性气质。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丝绵层与所述模杯层车缝在一起,使带丝绵的内衣结实耐用。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带丝绵的内衣还包括下扒,所述下扒的上沿同时与所述左罩杯、所述鸡心布和所述右罩杯的下沿连接,所述下扒的左右两端分别于左后比和右后比连接,使得自左往右依次连接的左后比、左罩杯、鸡心布、右罩杯、右后比之间的连接强度更好,同时起到很好的包覆作用。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下扒的下沿设有呈左右延伸设置的第一强化骨,第一强化骨的设置使得下扒具有更好的支撑强度。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强化骨呈弧形,所述第一强化骨包括位于左侧的左延段、位于中部的上凸段、位于右侧的右延段,所述左延段延伸至下扒的左端,所述右延段延伸至所述下扒的右端,设置上凸段,上凸段自中部往两侧斜向下延伸,在
第一强化骨受到向下的力时能够提供支撑力,该第一强化骨具有更好的支撑力。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后比和所述右后比呈布状,增大所述左后比和所述右后比与身体的接触面积,从而可以有效托起胸部,并防止赘肉外泄。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后比与所述左罩杯的连接位置、所述右罩杯与所述右后比的连接位置均设置第二强化骨,拉开左后比和右后比带丝绵的内衣进行穿戴时使左后比和右后比保持平整,提供一定的支撑力。
[00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带丝绵的内衣还包括左肩带、右肩带,所述左罩杯和所述右罩杯的上沿均设置连接扣,所述左肩带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左罩杯上的连接扣,所述左肩带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左后比左部的上沿,所述右肩带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右罩杯上的连接扣、所述右肩带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右后比右部的上沿,所述左肩带和所述右肩带均设置有调节扣,内衣可适用胸围不同的人群,使用者根据自己的胸围对内衣进行调节,使所述左肩带和所述右肩带不易滑落。
[00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后比的左端设置有至少一排钩扣,所述右后比的右端设置有至少一排钩圈,内衣可适用胸围不同的人群,使用者根据自己的胸围对带丝绵的内衣进行调节,使带丝绵的内衣更好地贴合胸部,不易滑落。
附图说明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所提供的带丝绵的内衣,其一实施例的后视图;
[0019]图2是技术所提供的带丝绵的内衣,其一实施例的部分剖视图,其中四箭头分别表示前向、后向、上向和下向;
[0020]图3是技术所提供的带丝绵的内衣,其一实施例的部分剖视图,其中四箭头分别表示左向、右向、上向和下向。
具体实施方式
[0021]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技术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
[002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如果具有“若干”之类的词汇描述,其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
[0024]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5]参照图1至图3,本技术的带丝绵的内衣作出如下实施例:
[0026]在本实施例中,一种带丝绵的内衣,其包括文胸主体100,文胸主体100包括自左往右依次连接的左后比110、左罩杯120、鸡心布130、右罩杯140、右后比150和下扒160,下扒160的上沿同时与左罩杯120、鸡心布130和右罩杯140的下沿连接,下扒160的左右两端分别于左后比110和右后比150连接,使得自左往右依次连接的左后比110、左罩杯120、鸡心布130、右罩杯140、右后比150之间的连接强度更好,同时起到很好的包覆作用。同时左后比110和右后比150呈布状,增大左后比110和右后比150与身体的接触面积,从而可以有效托起胸部,并防止赘肉外泄。在鸡心布130的上面设置有装饰物,提升带丝绵的内衣的美感。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左后比110和右后比150也可设置为网纱结构,提升透气性能。
[0027]为进一步提升带丝绵的内衣的性能,在左后比110的左端设置有至少一排钩扣111,右后比150的右端设置有至少一排钩圈112,内衣可适用胸围不同的人群,使用者根据自己的胸围对带丝绵的内衣进行调节,使带丝绵的内衣更好地贴合胸部,不易滑落。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钩圈112和钩扣111为可拆卸设置,在洗带丝绵的内衣时可将钩圈112和钩扣111拆卸下来,避免洗带丝绵的内衣放入洗衣机清洗时损坏。
[0028]参照图2,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丝绵的内衣,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文胸主体(100),所述文胸主体(100)包括自左往右依次连接的左后比(110)、左罩杯(120)、鸡心布(130)、右罩杯(140)、右后比(150),所述左罩杯(120)和所述右罩杯(140)均包括从前往后依次设置的模杯层(121)和丝绵层(122),所述模杯层(121)呈弧口朝后的弧形杯体结构,所述模杯层(121)后表面的下部凸设有承托部(123),所述丝绵层(122)覆盖所述模杯层(121)的后表面,所述丝绵层(122)包括两层外面布和填充于两层外面布之间的丝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丝绵的内衣,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部(123)呈弧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丝绵的内衣,其特征在于:所述丝绵层(122)与所述模杯层(121)车缝在一起。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丝绵的内衣,其特征在于:所述带丝绵的内衣还包括下扒(160),所述下扒(160)的上沿同时与所述左罩杯(120)、所述鸡心布(130)和所述右罩杯(140)的下沿连接,所述下扒(160)的左右两端分别于所述左后比(110)和所述右后比(150)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丝绵的内衣,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扒(160)的下沿设有呈左右延伸设置的第一强化骨(170)。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带丝绵的内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强化骨(170)呈弧形,所述第一强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嘉敏梁捷敏陈笑仪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新怡内衣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