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马桶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7300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5: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层马桶盖,包括转动连接在马桶座后端的坐便圈和翻盖,所述翻盖面向坐便圈的端面具有挡尿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挡尿面与马桶座的后端转动连接,在男士小便使用时,翻起翻盖即可使用,为防止尿液飞溅至坐便圈上,使用时应当将坐便圈一起翻起,通过挡尿面将尿液引导至便池内,并且使用者可以更加接近挡尿面,容易尿准;在大便使用时,坐便圈放倒,第一部翻起,第二部翻下用于盖住挡尿面,防止污染人体衣物,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操作更为简便,符合传统使用习惯,对于已经装好马桶的家庭同样可以低成本替换,适用范围广泛。泛。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层马桶盖


[0001]本技术涉及卫浴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双层马桶盖。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卫生的需求越来越高,现在不但公共卫生间和酒店宾馆等都使用抽水马桶,而且几乎家家户户也都使用了抽水马桶。然而,因为各种原因一般家庭的卫生间不设专门的小便池,大部分男性直接站着向马桶的便池内小便,这样很容易尿不准或溅起尿液,造成对马桶、马桶周边的地面以及衣物的污染。
[0003]例如现有技术公开号CN205729233U公开了一种男性小便池与座便式马桶结合的新型马桶,便池上设置上中下三层盖板,外层可覆盖中下层,中层盖板面上设计一面挡尿板,其底部与马桶中层盖板前端活动连接;进水系统用于对所述挡尿板实施冲洗尿液动作;排污系统用于对从所述挡尿板表面流过的尿液以及自来水实施排放。
[0004]虽然该新型马桶具有结构简单、防溅等优点,但依然存在缺陷:(1)其挡尿板处于收起状态,需要使用下层盖板时,中层盖板会被翻起,挡尿板将会被倒置,若挡尿板上还有尿液和水未挥发,则会倒流,对上层盖板造成污染;(2)挡尿板直立状态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难免会有尿液溅射出来或者尿液滴下来,而挡尿板前方没有收集装置,因此会污染地面;(3)挡尿板的底部与中层盖板前端活动连接,使用时用户需要站在马桶的前方,需要足够的空间,不适用空间狭窄的卫生间。
[0005]同时,对于一般家庭而言,马桶的使用年限较久,不会频繁更换,因此该新型马桶不利于社会普及,并且一旦损坏,维修和更换成本较高且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层马桶盖,适用现有马桶,防止尿液溅射,操作简便,提高卫生环境。
[0007]一种双层马桶盖,包括转动连接在马桶座后端的坐便圈和翻盖,所述翻盖面向坐便圈的端面具有挡尿面。
[0008]通过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男士小便使用时,翻起翻盖即可使用,而为防止尿液飞溅至坐便圈上,使用时应当将坐便圈一起翻起;在大便使用时,坐便圈放倒,翻盖翻起即可,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结构更为简单,使用更加方便。
[0009]通过翻盖与马桶座的后端转动连接,相比现有技术,挡尿面前方为便池,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即使还会有尿液飞溅的情形,绝大部分也会在便池范围内,相比现有技术不会污染地面。同时,因为挡尿面与马桶座的后端转动连接,男士小便时需要站在小便池的两侧,因此对于使用空间的要求更低,即使空间狭窄的卫生间也可以使用,适用范围广。
[0010]优选的,所述翻盖包括有转动连接的第一部和第二部,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折叠时将所述挡尿面遮盖。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部与所述第二部的转动连接处紧密配合,使得第一部与第二部相对转动时具有适当的阻尼,使第二部可以转动至任意位置而不会与第一部发生相对转动。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部与所述第二部的最大打开角度为180度。
[0013]优选的,所述第一部的底端与所述马桶座的后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部的底端与所述第一部的顶端转动连接。
[0014]在实际翻动过程中,马桶盖会遇到马桶座或者水箱而停止,当翻动速度过快而造成骤停时,会将挡尿面上的尿液和水震动从而使尿液和水脱离挡尿面,相比现有技术的挡尿功能面朝向上层盖板或者朝向马桶前方,本技术的挡尿面始终朝向便池或便池上方,即使尿液和水因震动脱离挡尿面,也会进入便池中。
[0015]优选的,所述挡尿面在所述翻盖的长度方向上从所述第一部的底部向第二部延伸,所述翻盖面向所述坐便圈的端面在所述挡尿面的边缘设有凸出端面的凸起结构,所述翻盖与所述坐便圈贴合时,所述凸起结构位于所述坐便圈内。
[0016]优选的,所述凸起结构的凸起高度自所述翻盖的顶部至底部逐渐增大。
[0017]优选的,所述挡尿面延伸至所述第二部,所述凸起结构在所述第一部与所述第二部的连接处断开,将凸起结构分为位于第一部的第一凸起结构和位于第二部的第二凸起结构,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折叠状态下,第一凸起结构位于第二凸起结构外侧,或者第一凸起结构位于第二凸起结构内侧。
[0018]优选的,所述挡尿面为内凹的曲面。
[0019]优选的,所述翻盖面向所述坐便圈的端面设有至少一个连接有水源的出水端,用于冲洗所述挡尿面。
[0020]优选的,所述凸起结构的底部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连接有排水通道,所述排水通道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马桶座的便池内。
[0021]优选的,所述出水端位于所述挡尿面的上方或者侧方或者两者的结合,所述出水端的喷水方向朝向所述挡尿面。
[0022]优选的,所述出水端连接有给水通道,所述给水通道位于所述翻盖内部。
[0023]优选的,还包括有控制机构,用于控制所述出水端出水,所述控制机构为机械式控制或者感应式控制。
[002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5]1.本技术的挡尿面与马桶座的后端转动连接,在男士小便使用时,翻起翻盖即可使用,为防止尿液飞溅至坐便圈上,使用时应当将坐便圈一起翻起,通过挡尿面将尿液引导至便池内,并且使用者可以更加接近挡尿面,容易尿准;在大便使用时,坐便圈放倒,第一部翻起,第二部翻下用于盖住挡尿面,防止污染人体衣物,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操作更为简便,符合传统使用习惯。
[0026]2.本技术的挡尿面始终朝向便池或便池上方,相比现有技术挡尿板的挡尿功能面朝向上层盖板或者朝向马桶前方,即使还有少数尿液飞溅的情况,绝大部分也会在便池范围内,相比现有技术不会污染地面。
[0027]3.本技术的翻盖与马桶座的后端转动连接,男士小便时需要站在小便池的两侧,因此对于使用空间的要求更低,即使空间狭窄的卫生间也可以使用,适用范围更广。
[0028]4.在翻盖转动遇到马桶座而停止时,挡尿面上的尿液会因震动而脱离挡尿面,相比现有技术挡尿板远离马桶座后端的转轴,本技术的挡尿面更加靠近转动连接处,因此相同角速度下受到的振动更小,尿液更不易脱离挡尿面,对空气和地面造成污染。
[0029]5.本技术的第一部和第二部组成了翻盖,相当于传统马桶盖的盖板,因此本技术只需两层即可额外实现男士小便防溅的功能,相比现有技术的上中下三层结构,更为符合人们的生活习惯,结构更加简单,生产成本更低,对于使用者来说操作更为简便。
附图说明
[003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 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1]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2为图1中坐便圈放倒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3为本技术侧视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中: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马桶盖,包括转动连接在马桶座(4)后端的坐便圈(1)和翻盖(3),其特征在于:所述翻盖(3)面向坐便圈(1)的端面具有挡尿面(3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马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翻盖(3)包括有转动连接的第一部(32)和第二部(33),所述第一部(32)和所述第二部(33)折叠时将所述挡尿面(31)遮盖。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层马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32)与所述第二部(33)的转动连接处紧密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层马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32)与所述第二部(33)的最大打开角度为180度。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层马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32)的底端与所述马桶座(4)的后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部(33)的底端与所述第一部(32)的顶端转动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层马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尿面(31)在所述翻盖(3)的长度方向上从所述第一部(32)的底部向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平
申请(专利权)人:安吉云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