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骨科辅助牵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87165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5: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骨科辅助牵拉装置,包括肢体支撑座,其用于承托患者肢体,其上端两侧分别设有可相互连接的固定带;支撑部件,其包括两个底端分别铰接在所述肢体支撑座两侧的套筒以及滑动套设在所述套筒内的倒“L”型杆,且该套筒与该倒“L”型杆之间通过定位螺栓一固定;牵拉部件,其分为左右两个竖直设置的牵拉块,且分别固定设在两个所述倒“L”型杆的上端部;两个所述倒“L”型杆之间设有用于调节所述牵拉块间距的间距调节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巧妙,易固定且固定方便;无需医护人员手动牵拉开口,节省人力,减轻医生助理的负担,大大提高医护人员的手术效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与肢体更加贴合,稳定性高,实用性强。实用性强。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骨科辅助牵拉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用品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骨科辅助牵拉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骨科是各大医院最常见的科室之一,主要研究骨骼肌肉系统的解剖、生理与病理,运用药物、手术及物理方法保持和发展这一系统的正常形态与功能,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更,骨科伤病谱有了明显的变化,例如,骨关节结核、骨髓炎、小儿麻痹症等疾病明显减少,交通事故引起的创伤明显增多,骨科伤病谱的变化,无疑也是对骨科各种辅助器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0003]骨科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使用牵拉工具对骨折的两侧骨头进行牵拉,目的是牵拉韧带、肌腱等从而暴露手术视野,方便医生操作。目前,对于肢体骨科手术而言,临床上所使用的手术牵拉装置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普通的拉钩需要用手牵拉,这样的牵拉方式在牵拉的过程中需要助手一直牵拉几个小时,这样不仅浪费大量的人力,而且易造成助理疲劳,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且在给患者肢体进行手术时,由于肢体表面并非平面,导致现有的牵拉器不方便放置。
[0004]综上所述,目前亟需设计一种克服上述及问题的新型骨科辅助牵拉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的新型骨科辅助牵拉装置。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骨科辅助牵拉装置,包括肢体支撑座,其用于承托患者肢体,其上端两侧分别设有可相互连接的固定带;
[0007]支撑部件,其包括两个底端分别铰接在所述肢体支撑座两侧的套筒以及滑动套设在所述套筒内的倒“L”型杆,且该套筒与该倒“L”型杆之间通过定位螺栓一固定;
[0008]牵拉部件,其分为左右两个竖直设置的牵拉块,且分别固定设在两个所述倒“L”型杆的上端部;
[0009]两个所述倒“L”型杆之间设有用于调节所述牵拉块间距的间距调节组件。
[0010]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0011]进一步地,所述间距调节组件包括两个分别通过铰接轴铰接在所述倒“L”型杆内侧壁的螺纹杆以及螺纹连接在两个所述螺纹杆之间的套管,所述铰接轴与所述倒“L”型杆的横杆平行;
[0012]两个所述螺纹杆上分别设有左旋外螺纹和右旋外螺纹,所述套管的两端分别设有与所述左旋外螺纹和所述右旋外螺纹相互匹配的左旋内螺纹孔和右旋内螺纹孔。
[0013]进一步地,所述套管两端的内部分别设有与所述左旋内螺纹孔和右旋内螺纹孔轴心重合的柱形空腔,两个柱形空腔分别与所述左旋内螺纹孔和右旋内螺纹孔相互连通,该柱形空腔的内径大于所述左旋内螺纹孔和右旋内螺纹孔的内径;
[0014]所述螺纹杆位于所述柱形空腔内的一端固定连接一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外径小
于所述左旋内螺纹孔和右旋内螺纹孔的内径。
[0015]进一步地,所述套管的外壁设有防滑层。
[0016]进一步地,两个所述螺纹杆分别铰接在所述倒“L”型杆的横杆之间。
[0017]进一步地,两个所述倒“L”型杆的横杆端部分别套设有“L”型伸缩杆,所述“L”型伸缩杆与所述倒“L”型杆的横杆之间通过定位螺栓二固定,两个所述“L”型伸缩杆分别对称设置,两个所述牵拉块分别通过竖杆与所述“L”型伸缩杆的端部固定连接。
[0018]进一步地,所述肢体支撑座上设有用于放置肢体的弧形凹槽,所述弧形凹槽的内表面设有弧形气囊,所述肢体支撑座的侧壁上设有充气泵,所述充气泵通过充气管与所述弧形气囊相互连通,所述弧形气囊的外侧壁上设有排气孔。
[0019]进一步地,所述肢体支撑座的底端设有吸盘。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1]1、本技术的一种新型骨科辅助牵拉装置,其通过设置用于承托患者肢体的肢体支撑座,在肢体固定座的两侧设置支撑组件和牵拉组件,可以很好地利用患者的肢体对肢体支撑座的压力以及固定带将牵拉组件固定住,解决了现有的牵拉装置不易固定使用的问题,使本装置易固定,操作方便,结构巧妙。
[0022]2、本技术的一种新型骨科辅助牵拉装置,其通过在倒“L”型杆的横杆之间设置间距调节组件,可利用间距调节组件调节两个倒“L”型杆的横杆的间距,进而实现调节两个牵拉块间距的目的,起到牵开患者伤口的目的,实现手术操作,不需医生助理全程手动牵拉拉勾,节省人力,减轻医生助理的负担,大大提高医护人员的手术效率。
[0023]3、本技术的一种新型骨科辅助牵拉装置,其通过在套管的两端设置两个具有相反螺纹的螺纹杆,可通过旋转套管实现两个螺纹杆同时伸出或回缩至套管,以实现调整两个牵拉块间距的目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省时省力,实用性强。
[0024]4、本技术的一种新型骨科辅助牵拉装置,其通过在弧形凹槽内设置弧形气囊,可使患者的肢体与肢体支撑座的内壁更加贴合,不易晃动,也使患者更加舒适。
[0025]5、本技术的一种新型骨科辅助牵拉装置,其通过在肢体支撑座的底端设置吸盘,可利用吸盘较强的吸附能力将整个肢体支撑座与手术床固定牢固,避免晃动,影响牵拉操作,避免因晃动造成患者伤口撕扯,提高了手术中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新型骨科辅助牵拉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间距调节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8]附图标记说明:
[0029]1、肢体支撑座;11、固定带;111、魔术贴毛面;112、魔术贴勾面;12、弧形凹槽;13、弧形气囊;14、充气泵;15、充气管;16、排气孔;17、吸盘;
[0030]2、支撑部件;21、套筒;22、倒“L”型杆;23、定位螺栓一;24、“L”型伸缩杆;241、定位螺栓二;
[0031]3、牵拉部件;31、牵拉块;32、竖杆;
[0032]4、间距调节组件;41、螺纹杆;411、左旋外螺纹;412、右旋外螺纹;413、限位块;42、套管;421、左旋内螺纹孔;422、右旋内螺纹孔;423、柱形空腔;424、防滑层;43、铰接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34]请参阅图1至图2,一种新型骨科辅助牵拉装置,其包括:
[0035]肢体支撑座1,其用于承托患者肢体,其上端两侧分别设有可相互连接的固定带11;两个所述固定带11上分别设有相互匹配的魔术贴毛面111和魔术贴勾面112,两个固定带11可通过魔术贴粘接,也可以是扣接等其他连接方式;
[0036]支撑部件2,其包括两个底端分别铰接在所述肢体支撑座1两侧的套筒21以及滑动套设在所述套筒21内的倒“L”型杆22,且该套筒21与该倒“L”型杆22之间通过定位螺栓一23固定;
[0037]牵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骨科辅助牵拉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肢体支撑座(1),其用于承托患者肢体,其上端两侧分别设有可相互连接的固定带(11);支撑部件(2),其包括两个底端分别铰接在所述肢体支撑座(1)两侧的套筒(21)以及滑动套设在所述套筒(21)内的倒“L”型杆(22),且该套筒(21)与该倒“L”型杆(22)之间通过定位螺栓一(23)固定;牵拉部件(3),其分为左右两个竖直设置的牵拉块(31),且分别固定设在两个所述倒“L”型杆(22)的上端部;两个所述倒“L”型杆(22)之间设有用于调节所述牵拉块(31)间距的间距调节组件(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骨科辅助牵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距调节组件(4)包括两个分别通过铰接轴(43)铰接在所述倒“L”型杆(22)内侧壁的螺纹杆(41)以及螺纹连接在两个所述螺纹杆(41)之间的套管(42),所述铰接轴(43)与所述倒“L”型杆(22)的横杆平行;两个所述螺纹杆(41)上分别设有左旋外螺纹(411)和右旋外螺纹(412),所述套管(42)的两端分别设有与所述左旋外螺纹(411)和所述右旋外螺纹(412)相互匹配的左旋内螺纹孔(421)和右旋内螺纹孔(42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骨科辅助牵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42)两端的内部分别设有与所述左旋内螺纹孔(421)和右旋内螺纹孔(422)轴心重合的柱形空腔(423),两个柱形空腔(423)分别与所述左旋内螺纹孔(421)和右旋内螺纹孔(422)相互连通,该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