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驱动用底座、透镜驱动装置、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86890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5: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摄像马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透镜驱动用底座、透镜驱动装置、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它解决了现有检测线圈安装效率低等技术问题。本透镜驱动用底座包括第一座体,用于承载透镜载体;第二座体,用于承载上述的第一座体;检测线圈,固定于第一座体和第二座体之间,并用于检测承载透镜载体在光轴轴向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优点在于:利用双座体,即第一座体和第二座体的设计,其可以降低检测线圈的安装难度,以及进一步提高组装效率。以及进一步提高组装效率。以及进一步提高组装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透镜驱动用底座、透镜驱动装置、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0001]本技术属于摄像马达
,尤其涉及一种透镜驱动用底座、透镜驱动装置、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透镜的自动对焦需要驱动机构,驱动方式一般为电磁驱动。
[0003]在透镜对焦过程中,需要对透镜在光轴轴向的位置进行检测。传统的检测采用霍尔传感器并且设置在底座的挡墙上,传感器与检测磁石配合实现位置检测,虽然这种方式较为常见,但是,这种方式其成本较高并且对于安装工艺要求也较高。为此,有专利技术人设计了一种采用线圈替代霍尔原件的音圈马达,申请号201811234789.1,其主要创新思路是利用检测线圈对透镜进行位置检测,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工艺安装难度。
[0004]虽然上述的专利技术创造有如上的优点,但是,上述的检测线圈其安装工艺复杂并且难度较大,设计不合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透镜驱动用底座、透镜驱动、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0007]本透镜驱动用底座包括:
[0008]第一座体,用于承载透镜载体;
[0009]第二座体,用于承载上述的第一座体;
[0010]检测线圈,固定于第一座体和第二座体之间,并用于检测承载透镜载体在光轴轴向位置。
[0011]在上述的透镜驱动用底座中,所述的第一座体靠近第二座体的一端面和第二座体靠近第一座体的一端面之间形成线圈容纳空间,所述的检测线圈固定于线圈容纳空间。
[0012]在上述的透镜驱动用底座中,所述的第一座体靠近第二座体的一端面设有线圈固定槽,线圈固定槽的槽口朝下。
[0013]在上述的透镜驱动用底座中,所述的第二座体靠近第一座体的一端面内缘设有线圈固定台阶槽,线圈固定台阶槽具有与线圈固定槽槽口连通的相对槽口,所述的线圈固定槽和线圈固定台阶槽形成上述的线圈容纳空间。
[0014]在上述的透镜驱动用底座中,所述的检测线圈部分伸入并固定于线圈固定槽,检测线圈剩余部分伸入并固定于线圈固定台阶槽。
[0015]在上述的透镜驱动用底座中,所述的检测线圈的外圆壁固定于线圈固定台阶槽的台阶圆周立面,检测线圈的一端面固定于线圈固定台阶槽的线圈固定台阶槽的台阶圆周平面。
[0016]在上述的透镜驱动用底座中,检测线圈的另一端面固定线圈固定槽的槽底。
[0017]本技术进一步提供了一种透镜驱动装置,其具有所述的载体和上弹片的透镜驱动用底座。
[0018]本技术进一步提供了一种摄像装置,其具有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
[0019]本技术进一步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其具有所述的摄像装置。
[0020]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21]利用双座体,即第一座体和第二座体的设计,其可以降低检测线圈的安装难度,以及进一步提高组装效率。
[0022]利用双座体可以有效降低电磁驱动推力,以进一步降低制造成本。
[0023]可以有效延长检测线圈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透镜驱动装置俯视状态示意图。
[0025]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透镜驱动装置立体状态示意图。
[0026]图3是图1中A

A沿线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7]图4是图3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8]图5是本技术提供的透镜驱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9]图6是本技术提供的摄像装置结构示意图。
[0030]图7是本技术提供的电子设备结构示意图。
[0031]图8是本技术提供的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
[0032]图中,第一座体1、线圈固定槽10、供电金属脚11、透镜载体2、下弹片21、上弹片22、第二座体3、线圈固定台阶槽30、外壳4、检测线圈4a、驱动磁石40、驱动线圈41、FPC电路板6。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以下是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34]实施例一
[0035]如图1

图3所示,本透镜驱动用底座包括第一座体1,用于承载透镜载体2;进一步地,透镜载体2的下端面通过下弹片21与第一座体1连接,透镜载体2的上端面通过上弹片22与扣合在第一座体1上的外壳4连接,下弹片21和上弹片22使得透镜载体2内置于第一座体1和外壳4形成的腔室内。
[0036]在外壳4的内壁设有驱动磁石40,以及侧绕于透镜载体2外圆面的驱动线圈41,驱动磁石40和驱动线圈41配合驱动透镜载体2在光轴a轴向移动,实现对焦。
[0037]驱动磁石40的固定位置有两种:
[0038]第一种,驱动磁石40固定于外壳4的相应直边;第二种,驱动磁石40固定于外壳4的四个角部。
[0039]外壳可以采用沉台以使得上弹片具有运动空间,也可以采用在外壳内顶部设计垫片方式使得上弹片具有运动空间,这里的上运动空间是指在光轴a轴向移动的运动空间。
[0040]第二座体3,用于承载上述的第一座体1;
[0041]第一座体1四个角部分别设计的供电金属脚11,其中两个供电金属脚和上述的驱
动线圈41电连,以驱动透镜载体2运动。
[0042]检测线圈4a,固定于第一座体1和第二座体3之间,并用于检测承载透镜载体2在光轴a轴向位置。剩余的两个供电金属脚对检测线圈4a进行供电,以使得检测线圈4a能够起到检测功能。
[0043]检测线圈4a通电后感应驱动磁石的磁场变化,达到透镜位置检测的目的。
[0044]优选地,在第二座体3远离第一座体1的一端面连接有FPC电路板6,FPC电路板6给检测线圈4a和驱动线圈41供电,即,供电金属脚11和FPC电路板6连接。
[0045]在本实施例中
[0046]利用双座体,即第一座体1和第二座体3的设计,其可以降低检测线圈的安装难度,以及进一步提高组装效率。
[0047]其次,利用双座体可以有效降低电磁驱动推力,以进一步降低制造成本。
[0048]另外,可以有效延长检测线圈4a使用寿命。
[0049]如图3

图4和图8所示,优选方案,在第一座体1靠近第二座体3的一端面和第二座体3靠近第一座体1的一端面之间形成线圈容纳空间,所述的检测线圈4a固定于线圈容纳空间。这种结构设计其可以对检测线圈4a形成保护,可以有效延长检测线圈4a的使用寿命。
[0050]具体地,所述的第一座体1靠近第二座体3的一端面设有线圈固定槽10,线圈固定槽10的槽口朝下。其次,第二座体3靠近第一座体1的一端面内缘设有线圈固定台阶槽30,线圈固定台阶槽30具有与线圈固定槽10槽口连通的相对槽口,所述的线圈固定槽10和线圈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透镜驱动用底座,包括:第一座体(1),用于承载透镜载体(2);其特征在于,本底座还包括:第二座体(3),用于承载上述的第一座体(1);检测线圈(4a),固定于第一座体(1)和第二座体(3)之间,并用于检测承载透镜载体(2)在光轴(a)轴向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驱动用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座体(1)靠近第二座体(3)的一端面和第二座体(3)靠近第一座体(1)的一端面之间形成线圈容纳空间,所述的检测线圈(4a)固定于线圈容纳空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镜驱动用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座体(1)靠近第二座体(3)的一端面设有线圈固定槽(10),线圈固定槽(10)的槽口朝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透镜驱动用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座体(3)靠近第一座体(1)的一端面内缘设有线圈固定台阶槽(30),线圈固定台阶槽(30)具有与线圈固定槽(10)槽口连通的相对槽口,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斌代迪钱宇恒
申请(专利权)人:新思考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