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部支承套及夹持组件
[0001]本申请涉及应用于核电设备控制棒驱动机构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外部支承套及夹持组件。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薄壁套制造主要通过内孔成形后,以各类芯轴对内孔进行支承,再加工外圆面至最终零件尺寸。同时,若不考虑无缝需求,可采用薄板卷制焊接成形;进一步,若放宽材料限制,也可采用轧制、浇筑等方法成形,薄壁精度控制难度极大。
[0003]然而,对于马氏体不锈钢的超薄壁无缝管加工,内孔成形后在加工外圆的方法为常规方法,但由于极大的外径与壁厚比(超过500),其芯轴装置的设计及精度控制极为关键,由于内孔为定位面,芯轴安装后对内圆的支承性会影响切削的一致性,因此芯轴的方式需要谨慎选择,弹簧芯轴的适用性大大降低,在0
‑
0.5mm壁厚区间,随着壁厚的减小,芯轴弹力对工件受力变形的影响将会成倍放大,在加工完成后,弹簧芯轴卸力过程将会对最终尺寸产生较大影响,尺寸控制困难。而且轧制方法制造的无缝管,由于工件超低的刚度,尺寸精度控制难度大,稳定性较差。因此现有的超薄壁无缝管加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部支承套,用于在将零件毛坯加工为薄壁套壳的过程中使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支承套组装并固定在一待加工的零件毛坯的外圆面上,在所述零件毛坯被切削制作精加工内孔面时作为支承面;其中,所述外部支承套包括:基体,所述基体具有一内孔面,所述基体的内孔面与所述薄壁套壳的外圆面相配合;以及锁紧装置,环绕所述基体的轴向及周向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部支承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装置采用锁紧螺母或压板方式对所述基体进行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部支承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装置与所述基体的配合方式包括间隙配合、过盈配合或过渡配合中的任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部支承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零件毛坯的材质包括马氏体不锈钢或奥氏体不锈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部支承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支承套的基体为电气部件本体;在所述零件毛坯被加工为薄壁套壳后,所述电气部件本体与所述薄壁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伟建,于耀华,薛松,楼杭飞,李翔,徐辉,汪艳芬,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第一机床厂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