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材料可燃性试验炉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64014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5: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材料可燃性试验炉子,涉及试验炉子技术领域,包括试验炉子本体,所述试验炉子本体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控制设备主体,所述控制设备主体的前方设置有指令控制按钮,所述控制设备主体的右侧设置有试验仓体,所述试验仓体的内部设置有材料固定装置,所述材料固定装置的两侧设置有夹持架,所述夹持架的两侧设置有固定卡接条,所述固定卡接条的数量设置为四个。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过滤装置、风机、过滤层、活性炭吸附层、臭氧分解装置和出风口的结合,通过过滤装置里设置的风机能够对试验仓体内的燃烧后产生的废气进行吸出,经过过滤层、活性炭吸附层和臭氧分解装置的层层过滤分解,保证了气体过滤彻底性,有效保护环境。环境。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材料可燃性试验炉子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试验炉子,涉及试验炉子
,具体涉及一种建筑材料可燃性试验炉子。

技术介绍

[0002]燃烧系统(例如加热炉和火炬)是石油化学工业中的重要装备,传统上,人们可以通过一些基本的设计准则和模型来设计燃烧系统,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市场对于燃烧系统的原料和产品种类的需求趋于多样化,对燃烧系统的环保要求也越来越高,鉴于燃烧系统的工艺复杂性,需要了解新设计的燃烧系统在实际工作条件下的工作状况,以此来校验或优化燃烧系统的设计,从而确保其满足特定的客户需求和规定的环境要求。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0003]1、现有的建筑材料可燃性试验炉子,不能对燃烧后产生的气体进行处理再进行排出,导致对空气造成严重污染;
[0004]2、市场上的炉子在高温加热后,不能及时对腔内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在使用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整个炉子都处在高温危险状态下,且等待过程较长,会降低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材料可燃性试验炉子,其中一种目的是为了具备及时散热功能,在使用后能够通过试验仓体内设置的传热装置进行有效传热至腔外,进行有效散热,缩短使用间隔时间,解决散热问题;其中另一种目的是为了解决污染气体排出的问题,通过过滤装置能够对燃烧材料产生的废气进行过滤,以达到安全排放效果。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建筑材料可燃性试验炉子,包括试验炉子本体,所述试验炉子本体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控制设备主体,所述控制设备主体的前方设置有指令控制按钮,所述控制设备主体的右侧设置有试验仓体,所述试验仓体的内部设置有材料固定装置,所述材料固定装置的两侧设置有夹持架,所述夹持架的两侧设置有固定卡接条,所述固定卡接条的数量设置为四个,所述试验仓体对内部两侧固定安装有传热装置,所述传热装置的外表面设置有传热孔。
[0008]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试验炉子本体的顶部设置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的内部设置有风机,所述风机的上方设置有过滤层,所述过滤层的上方设置有活性炭吸附层。
[000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通过过滤装置里设置的风机能够对试验仓体内的燃烧后产生的废气进行吸出,经过过滤层和活性炭吸附层的层层过滤分解,保证了气体过滤彻底性。
[0010]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活性炭吸附层的上方设置有臭氧分解装置,所述臭氧分解装置的上方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的上方设置有封盖。
[00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臭氧分解装置和出风口,能够将废气充分过滤并排出。
[0012]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试验仓体的前方设置有安全观察窗,所述安全观察窗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警报灯。
[00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安全观察窗能够方便实验人员进行观察。
[0014]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材料固定装置的上方设置有固定调节块,所述固定调节块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稳定支撑梁,所述固定装置的中部设置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数量设置为两个。
[00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能够对夹持装置进行固定支撑。
[0016]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撑腿的中部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外表面设置有摩擦粒。
[00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摩擦粒增加了材料与固定装置的摩擦力,增加材料固定的稳定性。
[0018]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撑腿的前方设置有杂质收集盒,所述杂质收集盒的中部设置有助燃装置,所述助燃装置的底部固定连接在试验仓体的底部上表面。
[001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助燃装置能够将固定好的材料进行点燃,不需要工作人员手动进行点燃,增加了安全性与便捷性。
[0020]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0021]1、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材料可燃性试验炉子,通过过滤装置、风机、过滤层、活性炭吸附层、臭氧分解装置和出风口的结合,通过过滤装置里设置的风机能够对试验仓体内的燃烧后产生的废气进行吸出,经过过滤层、活性炭吸附层和臭氧分解装置的层层过滤分解,保证了气体过滤彻底性,有效保护环境。
[0022]2、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材料可燃性试验炉子,通过材料固定装置、固定调节块、固定卡接条、夹持架、摩擦粒、固定板和支撑腿的结合,通过材料固定装置上方固定安装的固定调节块能够调节夹持架的高度问题,通过固定卡接条、夹持架和摩擦粒的结合,能够对建筑材料进行有效固定,摩擦粒增加了材料与固定装置的摩擦力,增加材料固定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技术材料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本技术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1、试验炉子本体;2、过滤装置;21、风机;22、过滤层;23、活性炭吸附层;24、臭氧分解装置;25、出风口;3、试验仓体;31、传热装置;32、传热孔;4、控制设备主体;5、指令控制按钮;6、安全观察窗;7、材料固定装置;71、固定调节块;72、固定卡接条;73、夹持架;74、摩擦粒;75、固定板;76、支撑腿;8、助燃装置;81、杂质收集盒。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9]实施例1
[0030]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材料可燃性试验炉子,包括试验炉子本体1,试验炉子本体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控制设备主体4,控制设备主体4的前方设置有指令控制按钮5,控制设备主体4的右侧设置有试验仓体3,试验仓体3的内部设置有材料固定装置7,材料固定装置7的两侧设置有夹持架73,夹持架73的两侧设置有固定卡接条72,固定卡接条72的数量设置为四个,试验仓体3对内部两侧固定安装有传热装置31,传热装置31的外表面设置有传热孔32,传热孔32内部设置为金属,能够有效进行传热,增加了散热的速度,以此增加装置的散热效果,试验炉子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过滤装置2,过滤装置2的内部设置有风机21,风机21的上方设置有过滤层22,过滤层22的上方设置有活性炭吸附层23,通过过滤装置2里设置的风机21能够对试验仓体3内的燃烧后产生的废气进行吸出,经过过滤层22、活性炭吸附层23和臭氧分解装置24的层层过滤分解,保证了气体过滤彻底性,有效保护环境,活性炭吸附层23的上方设置有臭氧分解装置24,臭氧分解装置24的上方设置有出风口25,出风口25的上方设置有封盖。
[0031]实施例2
[0032]如图1

4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材料可燃性试验炉子,包括试验炉子本体(1),所述试验炉子本体(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控制设备主体(4),所述控制设备主体(4)的前方设置有指令控制按钮(5),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设备主体(4)的右侧设置有试验仓体(3),所述试验仓体(3)的内部设置有材料固定装置(7);所述材料固定装置(7)的两侧设置有夹持架(73),所述夹持架(73)的两侧设置有固定卡接条(72),所述固定卡接条(72)的数量设置为四个;所述试验仓体(3)对内部两侧固定安装有传热装置(31),所述传热装置(31)的外表面设置有传热孔(3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材料可燃性试验炉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炉子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过滤装置(2),所述过滤装置(2)的内部设置有风机(21),所述风机(21)的上方设置有过滤层(22),所述过滤层(22)的上方设置有活性炭吸附层(2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材料可燃性试验炉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吸附层(23)的上方设置有臭氧分解装置(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帅郑俊红常亚菲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中州建筑材料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