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铭炎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变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6298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5: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变速器,属于变速器技术领域。包括盖合形成腔体的左壳体以及右壳体,腔体内设置有平行的输入轴、输出轴以及从动轴,输入轴以及输出轴的一端均与左壳体或右壳体内壁相抵,输入轴以及输出轴的另一端均伸出左壳体或右壳体外,位于腔体内的输入轴上成型有第一齿轮以及第二齿轮,输出轴上滑动套设有正转齿轮以及反转齿轮,第二齿轮与反转齿轮相啮合,从动轴通过成型于左壳体以及右壳体内壁的盲孔固定,从动轴上成型有从动齿轮,输出轴上成型有输出齿轮,输出齿轮上套设有齿套,正转齿轮与反转齿轮相向的一侧均成型同步齿轮,齿套上设置有拨杆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零件磨损小,使用寿命长等优点。使用寿命长等优点。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变速器


[0001]本技术属于变速器
,特指一种新型变速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变速器是能固定或分档盖边输出轴和输入轴传动比的齿轮传动装置,又称变速箱。变速器有传动机构以及变速机构组成,可制成单独变速机构或与传动机构合装在同一壳体内。传动机构大多用普通齿轮传动,也有用行星齿轮传动。普通齿轮传动变速机构一般用滑移齿轮盒离合器等。而普通的变速器,包括盖合形成腔体的左壳体以及右壳体,而在腔体内设置相互平行的轴,轴上分别套设有用于前进以及后退的齿轮,通过拨叉轴对齿轮进行调整位置,实现对平行的输出轴进行正转以及翻转。虽然上述变速器能够达到变速效果,但结构往往设置较为复杂,变速器内零件较多,装配存在一定的困难,并且长时间使用下,零件之间容易发生磨损,从而引起机械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新型变速器,其结构简单,内部零件设置较少,降低零件之间的磨损程度,保障机械的正常使用。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新型变速器,包括盖合形成腔体的左壳体以及右壳体,所述腔体内设置有平行的输入轴、输出轴以及从动轴,输入轴以及输出轴的一端均与所述左壳体或右壳体内壁相抵,输入轴以及输出轴的另一端均伸出左壳体或右壳体外,位于腔体内的输入轴上成型有第一齿轮以及第二齿轮,输出轴上滑动套设有正转齿轮以及反转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反转齿轮相啮合,所述从动轴通过成型于左壳体以及右壳体内壁的盲孔固定,从动轴上成型有分别与第一齿轮以及正转齿轮相啮合的从动齿轮,所述输出轴上成型有位于正转齿轮以及反转齿轮之间的输出齿轮,输出齿轮上套设有相适配的齿套,所述正转齿轮与反转齿轮相向的一侧均成型有与所述齿套相适配的同步齿轮,所述齿套上设置有用于齿套左右滑动的拨杆机构。
[000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拨杆机构包括开设于齿套外壁的齿套环槽,齿套环槽内卡接有C形连接杆,所述腔体内设置有拨杆轴,连接杆滑动套设于沿拨杆轴上,所述连接杆的上端设置成型有销轴,所述左壳体穿设有变速转杆,变速转杆的底部与所述销轴通过连杆相连接,当转动变速转杆时,所述连接杆的一端沿拨杆轴上左右滑动,所述齿套滑动至正转齿轮的同步齿轮上或反转齿轮的同步齿轮上。
[000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杆一端设置有套设于变速转杆底部的套筒,连杆的另一端成型有与所述销轴相适配的U形开口。
[000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输入轴、输出轴以及从动轴的两端均套设有与左壳体以及右壳体内壁相抵的轴承。
[000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反转齿轮的直径大于所述正转齿轮的直径。
[0010]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0011]1、本技术通过齿套的左右移动从而让输出齿轮是与正转齿轮同步转动还是与反转齿轮同步转动,变速方式简单,同时设置于腔体内的输入轴、输出轴以及从动轴结构简单,零件数量较传统大幅缩减,减少了零件之间的碰撞摩擦,保障传动效果得同时,还延长了使用寿命。
[0012]2、本技术所设置的拨杆机构传动方式简单,对于齿套的移动移动范围小,减少零件之间的损耗,保障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腔体内的结构示意图一;
[0015]图3是本技术腔体内的结构示意图二
[0016]图4是本技术局部爆炸示意图;
[0017]附图标记:
[0018]1‑
左壳体;10

腔体;
[0019]2‑
右壳体;
[0020]3‑
输入轴;30

第一齿轮;31

第二齿轮;
[0021]4‑
输出轴;40

正转齿轮;400

同步齿轮;41

反转齿轮;42

输出齿轮;
[0022]5‑
从动轴;50

从动齿轮;
[0023]6‑
齿套;
[0024]7‑
拨杆机构;70

连接杆;71

拨杆轴;72

销轴;73

变速转杆;74

连杆; 740

套筒;741

U形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图4:
[0026]一种新型变速器,包括盖合形成腔体10的左壳体1以及右壳体2,所述腔体10内设置有相互平行的输入轴3、输出轴4以及从动轴5,输入轴3以及输出轴4的一端均与所述左壳体1或右壳体2内壁相抵,输入轴3以及输出轴4 的另一端均伸出左壳体1或右壳体2外,位于腔体10内的输入轴3上成型有第一齿轮30以及第二齿轮31,输出轴4上滑动套设有正转齿轮40以及反转齿轮41,所述第二齿轮31与反转齿轮41相啮合,所述从动轴5通过成型于左壳体1 以及右壳体2内壁的盲孔固定,从动轴5上成型有分别与第一齿轮30以及正转齿轮40相啮合的从动齿轮50,所述输出轴4上成型有位于正转齿轮40以及反转齿轮41之间的输出齿轮42,输出齿轮42上套设有相适配的齿套6,所述正转齿轮40与反转齿轮41相向的一侧均成型有与所述齿套6相适配的同步齿轮 400,所述齿套6上设置有用于齿套6左右滑动的拨杆机构7。
[0027]优选的,所述拨杆机构7包括开设于齿套6外壁的齿套环槽60,齿套环槽60内卡接有C形连接杆70,所述腔体10内设置有拨杆轴71,连接杆70滑动套设于拨杆轴71上,所述连接杆70的上端设置成型有销轴72,所述左壳体1穿设有变速转杆73,变速转杆73的底部与所述销轴72通过连杆74相连接,当转动变速转杆73时,所述连接杆70的一端沿拨杆轴71上左
右滑动,所述齿套6 滑动至正转齿轮40的同步齿轮上或反转齿轮41的同步齿轮上。
[0028]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以下两种状态:
[0029]当变速转杆73转动将与连杆74所连接的连接杆70向左发生偏移时,齿套 6向左移动,此时齿套6与从动齿轮以及正转齿轮一侧的同步齿轮400同时啮合,而与正转齿轮40相啮合从动齿轮50因与第一齿轮30相啮合,所以输入轴上的第一齿轮30转动方向与此刻的输出轴4转动方向为一致的,而此时的反转齿轮 41的同步齿轮400未与齿套6相啮合,所以转动的反转齿轮41在输出轴上滑动转动;
[0030]当变速转杆73将与连杆74所连接的连接杆70向右发生偏移时,齿套6则相右移动,此时齿套6则与从动齿轮50以及反转齿轮41一侧的同步齿轮400 相啮合,从而输出轴与反转齿轮同步转动,而反转齿轮41与输入轴3上的第二齿轮相啮合,所以输入轴3的转向与输出轴的转向相反,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变速器,包括盖合形成腔体(10)的左壳体(1)以及右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10)内设置有相互平行的输入轴(3)、输出轴(4)以及从动轴(5),输入轴(3)以及输出轴(4)的一端均与所述左壳体(1)或右壳体(2)内壁相抵,输入轴(3)以及输出轴(4)的另一端均伸出左壳体(1)或右壳体(2)外,位于腔体(10)内的输入轴(3)上成型有第一齿轮(30)以及第二齿轮(31),输出轴(4)上滑动套设有正转齿轮(40)以及反转齿轮(41),所述第二齿轮(31)与反转齿轮(41)相啮合,所述从动轴(5)通过成型于左壳体(1)以及右壳体(2)内壁的盲孔固定,从动轴(5)上成型有分别与第一齿轮(30)以及正转齿轮(40)相啮合的从动齿轮(50),所述输出轴(4)上成型有位于正转齿轮(40)以及反转齿轮(41)之间的输出齿轮(42),输出齿轮(42)上套设有相适配的齿套(6),所述正转齿轮(40)与反转齿轮(41)相向的一侧均成型有与所述齿套(6)相适配的同步齿轮(400),所述齿套(6)上设置有用于齿套(6)左右滑动的拨杆机构(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变速器,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铭炎周懋萍
申请(专利权)人:蔡铭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