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测量定位防划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测量定位防划伤
,具体为一种测量定位防划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生产的不断进步,对于工件的加工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在实际的生产中会对哦工件进行测量定位处理,以便检验工件的质量,但在测量定位的过程中,易由于工件的移动导致工件表面产生划痕,进行导致工件的合格率降低,同时测量定位中安装的垫片,长时间的使用下易磨损,需对垫皮进行更换,但在对垫皮进行安装时采用粘接剂剂粘接,进而不利于对垫皮进行拆卸,从而增加了后期的更换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测量定位防划伤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测量定位防划伤装置,包括第一刻度板、装置主板、第一垫片、第一弹簧、侧盖、第一夹紧柱、第一连杆、第一滑块、第一封盖、第二垫片、通槽、第一齿轮、第二连杆、滑动槽、橡胶垫、夹紧滑杆、第二弹簧、第二齿轮、连接杆、手柄、第三齿轮、第二夹紧柱、指针、第三弹簧、第二滑块、第二封盖、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测量定位防划伤装置,包括第一刻度板(1)、装置主板(2)、第一垫片(3)、第一弹簧(4)、侧盖(5)、第一夹紧柱(6)、第一连杆(7)、第一滑块(8)、第一封盖(9)、第二垫片(10)、通槽(11)、第一齿轮(12)、第二连杆(13)、滑动槽(14)、橡胶垫(15)、夹紧滑杆(16)、第二弹簧(17)、第二齿轮(18)、连接杆(19)、手柄(20)、第三齿轮(21)、第二夹紧柱(22)、指针(23)、第三弹簧(24)、第二滑块(25)、第二封盖(26)、夹紧块(27)、L型块(28)、第四弹簧(29)、卡口槽(30)、卡块(31)、复位键(32)、连接柱(33)、第五弹簧(34)、第三连杆(35)、把手(36)、第二刻度板(37)、第三垫片(38)、第一空腔(39)、第二空腔(40)和齿条(4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板(2)的顶部一侧与第二刻度板(37)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装置主板(2)的一侧均匀开设有第一空腔(39),所述装置主板(2)的一侧开设有通孔,且该通孔贯穿第一空腔(39)的中心处,同时第一夹紧柱(6)在该通孔中滑动,所述第一夹紧柱(6)的一端位于装置主板(2)一侧的外部,所述第一夹紧柱(6)的另一端贯穿装置主板(2)一侧开设的通孔与第一封盖(9)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封盖(9)位于第一垫片(3)一侧均匀开设的凹槽内,所述第一垫片(3)的另一侧紧贴装置主板(2),所述第一夹紧柱(6)的中心两侧分别与第一连杆(7)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连杆(7)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滑块(8)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滑块(8)的另一端开设有凹槽,且该凹槽内与第一弹簧(4)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空腔(39)的两侧开设有圆柱槽,且第一滑块(8)在该圆柱槽中滑动,所述第一弹簧(4)的另一端与第一空腔(39)两侧开设的圆柱槽内固定连接,所述装置主板(2)与第一垫片(3)相邻一侧与第二垫片(10)固定连接,所述装置主板(2)与第一垫片(3)相邻一侧开设有通槽(11),且通槽(11)内放置有L型块(28),所述L型块(28)的下部开设有滑槽,且夹紧块(27)的一端位于该滑槽内滑动,所述L型块(28)侧面中心一侧开设有卡口槽(30),且卡块(31)位于卡口槽(30)内,所述卡块(31)靠近L型块(28)的一端与第五弹簧(34)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装置主板(2)与卡口槽(30)的连接处开设有空腔,且第五弹簧(34)的另一端与该空腔中开设的凹槽内固定连接,同时该空腔内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连接柱(33),所述连接柱(33)的中心处与卡块(31)中心一端开设的通孔套接固定,所述卡块(31)的另一端与复位键(32)的一端贴合,所述复位键(32)的另一端位于装置主板(2)与卡口槽(30)的连接处开设的空腔外部,且装置主板(2)与复位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林明,
申请(专利权)人:大伟惠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