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研究细胞趋化性的可视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85759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5: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体外细胞培养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研究细胞氧趋化性的可视化装置。该可视化装置包括:可视化的第一壳体、与第一壳体的第一端连通的第二壳体和与第一壳体的第二端连通的第三壳体;第一壳体的高度小于第二壳体的高度和第三壳体的高度,从而使第一壳体相对于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形成凹陷部;第二壳体具有第一进气口、第一加样口和第一出气口;第三壳体具有第二进气口、第二加样口和第二出气口;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分别位于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的侧部;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分别靠近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设置。通过该可视化装置能够利用“过桥涵洞”原理简单快捷地证实细胞对某种气体是否具有趋化性,并且成本低廉。本低廉。本低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研究细胞趋化性的可视化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体外细胞培养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研究细胞趋化性的可视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体外细胞传代培养已经成为现代医学、现代药学和生物学不可或缺的重要实验室技术。既往的研究表明,某些细胞具备电趋化性,具有在电场下定向移行和定向增殖能力;某些细胞具备光趋化性,细胞内存在对可见光或不可见光的方向性受体,并且表现出细胞内生理改变。最近的研究显示,某些细胞具有磁趋化性。对于特定的细胞而言,例如哺乳动物的正常上皮细胞,其生长发育需要氧气供应。哺乳动物的上皮细胞主要利用溶解于血液中的氧和血红蛋白。目前哺乳动物的上皮细胞是否具备氧趋化性仍是一个假说,并没有可视化的实验证据证实正常上皮细胞具备氧趋化性,即正常上皮细胞向溶解氧梯度高的区域定向移行或定向增殖。与正常上皮细胞所不同的,绝大多数上皮来源的恶性肿瘤细胞由于长时间处于缺血缺氧状态而不能直接通过三羧酸循环进行能量代谢,而只能通过无氧酵解产生能量,即Warburg效应,很可能表现为不具备氧趋化性。
[0003]国外在研究细胞氧趋化性主要应用微管或微气泡形成的局部氧梯度差,需要配合相应的微电子单片机进行控制,形成复杂的多层复合培养板,造价十分高昂,不利于大范围推广。并且这种用微管或微气泡形成的局部氧梯度差,在更换气体类别时,例如将氧气换成一氧化碳,用于研究一氧化碳对于神经元细胞的损害,需要重新设计装置,增加扩展的费用。更重要的是,由于微管或微气泡系统的存在,将物理性的影响贴壁细胞的移行,进而产生系统误差。
>[0004]因此,需要一种简单快捷验证细胞是否具有氧趋化性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研究细胞趋化性的可视化装置,方便观察和判断细胞对待研究气体是否具有趋化性。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研究细胞趋化性的可视化装置,该可视化装置为密闭装置;该可视化装置包括:可视化的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一端连通的第二壳体和与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二端连通的第三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二壳体的高度和所述第三壳体的高度,从而使所述第一壳体相对于所述第二壳体和所述第三壳体形成凹陷部;
[0007]所述第二壳体具有第一进气口、第一加样口和第一出气口;所述第三壳体具有第二进气口、第二加样口和第二出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和所述第二进气口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壳体和所述第三壳体的侧部,并且靠近所述第二壳体和所述第三壳体的高于所述第一壳体的表面;所述第一出气口和所述第二出气口分别靠近所述第一进气口和所述第二进气口设置;所述第一加样口和所述第二加样口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壳体和所述第三壳体的端部。
[0008]优选地,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均由透明的材料制成。
[0009]优选地,所述第一进气口、所述第一出气口、所述第二进气口和所述第二出气口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0010]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可以为长方型结构,所述第一加样口和所述第二加样口均由密封盖密封。
[0011]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2]通过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
[0013]图1示出了本技术提供的用于研究细胞趋化性的可视化装置的示意图。
[0014]其中:1

第一壳体;2

第二壳体;201

第一进气口;202

第一加样口;203

第一出气口;3

第三壳体;301

第二进气口;302

第二加样口;303

第二出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以下描述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技术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
[0016]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研究细胞趋化性的可视化装置,该可视化装置为密闭装置;该可视化装置包括:可视化的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一端连通的第二壳体和与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二端连通的第三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二壳体的高度和所述第三壳体的高度,从而使所述第一壳体相对于所述第二壳体和所述第三壳体形成凹陷部;
[0017]所述第二壳体具有第一进气口、第一加样口和第一出气口;所述第三壳体具有第二进气口、第二加样口和第二出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和所述第二进气口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壳体和所述第三壳体的侧部,并且靠近所述第二壳体和所述第三壳体的高于所述第一壳体的表面;所述第一出气口和所述第二出气口分别靠近所述第一进气口和所述第二进气口设置;所述第一加样口和所述第二加样口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壳体和所述第三壳体的端部。
[0018]在本技术中,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和所述第三壳体均为规则形状,均具有水平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因此,所述第一壳体的高度是指第一壳体的下表面到上表面的最小距离;所述第二壳体的高度是指第二壳体的下表面到上表面的最小距离;所述第三壳体的高度是指所述第三壳体的下表面到上表面的最小距离。
[0019]在本技术中,所述第一进气口、所述第一出气口、所述第二进气口和所述第二出气口所在的位置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壳体的高度,以防止加入到可视化装置中的培养液堵塞所述第一进气口、所述第一出气口、所述第二进气口和所述第二出气口,同时因所述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的液面上方不同的待研究气体体积浓度于所述第一壳体中的所述培养液形成溶解有待研究气体浓度梯度差,具体为,因所述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的液面上方不同的氧体积浓度于所述第一壳体中的所述培养液形成溶解氧浓度梯度差。
[0020]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选择透明的材料制作第一壳体,以实现第一壳体可视化。第
一壳体、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均由透明的材料制成,便于操作人员观察,在一个示例中,该可视化装置中的细胞趋化性实验进展。透明的材料可以包括:聚氯乙烯(PVC)、聚苯乙烯(PS)、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俗称有机玻璃)、甲丙烯酸甲酯(俗称亚克力)和聚碳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0021]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进气口、所述第一出气口、所述第二进气口和所述第二出气口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0022]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经验确定可视化装置的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的形状和构造。为了便于制造和实验观察,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壳体可以为长方型结构。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与第一壳体的非连接端分别为逐渐变窄的缩颈结构,所述第一加样口和所述第二加样口分别设置在所述缩颈结构上,所述第一加样口和所述第二加样口均由密封盖密封。
[0023]本技术提供的用于研究细胞趋化性的可视化装置,将含待研究细胞的培养液从第一加样口和/或第二加样口加入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研究细胞趋化性的可视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可视化装置包括:可视化的第一壳体(1)、与所述第一壳体(1)的第一端连通的第二壳体(2)和与所述第一壳体(1)的第二端连通的第三壳体(3);所述第一壳体(1)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二壳体(2)的高度和所述第三壳体(3)的高度,从而使所述第一壳体(1)相对于所述第二壳体(2)和所述第三壳体(3)形成凹陷部;所述第二壳体(2)具有第一进气口(201)、第一加样口(202)和第一出气口(203);所述第三壳体(3)具有第二进气口(301)、第二加样口(302)和第二出气口(303);所述第一进气口(201)和所述第二进气口(301)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壳体(2)和所述第三壳体(3)的侧部,并且靠近所述第二壳体(2)和所述第三壳体(3)的高于所述第一壳体(1)的表面;所述第一出气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一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曼德医疗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